姜夔词承继周邦彦,仍写恋情与咏物。但在引诗济词方面则和苏辛是相通的,其词具有“清空”和“骚雅”的特色,清空出自苏轼,骚雅脱胎于辛弃疾。和苏辛不同的是,姜夔主动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念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使原本表现恋情的婉约词脱去缠绵悱恻的意味,远离男女恋情的细节,从而变得更为高雅纯洁,超凡脱俗,自此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意境清空、格调骚雅、音律严整的新词风,在艺术上冠绝一时。《扬州慢·淮左名都》、《鹧鸪天·元夕有所梦》、《疏影·苔枝缀玉》等词为其代表作。
后人把以姜夔为典范,包括吴文英、史达祖、高观国、张炎、王沂孙、周密等注重发挥“骚”与“雅”传统的南宋词人合称为“骚雅派”,这是继辛弃疾之后所形成的又一个重要词派。“骚雅派”,又被称为南宋江湖词派,此派以清客身份出现的词人,大多不是庙堂敏感的政客,他们崇尚雅词,反对俚词,承袭周邦彦的词风,刻意追求形式、讲究词法、审音守律、雕章琢句,虽然加强了词表现自我的能力,丰富了词的抒情手段,在词史上有一定的开创之功,但因为一味地追求骚雅,终究还是走上了过于隐晦、细小、破碎、缺少开阔意境与高超手段的道路,将词带入到一个狭小的天地,这对词的发展又起到了不利的限制作用。“骚雅词派”所推动的“乐词复兴”,不仅让词完成了由歌者之词到诗人之词、再到赋者之词的转变,更是间接的将元曲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史达祖是南宋中期“骚雅派”的代表人物,其词“清新闲婉”,以咏物为长。他善于客观地观照“物”这一生命体,再借物之表象特征含蓄地表达自己蓄积于心底深处的感受,其咏物词精雕细琢,刻意研炼,分析入微,引人入胜,在当时极负盛名,《双双燕·咏燕》是其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