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嬴无忌

[其他] 中国诗歌简史

[复制链接]

7

主题

526

回帖

15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5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8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气的形成不在一朝一夕,风气的转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可以说仍处于齐梁文风的余光返照之中,由宫廷诗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也应该看到,这一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及周围文人的宫廷诗虽然多是君臣唱和、应制奉答、宴饮赋咏之作,内容多以歌功颂德、写景、咏物为主,辞藻华美,风格柔丽,讲求对仗,但大部分已经去掉了宫体诗的浮艳淫亵。而且,唐太宗制定的各项政策在日后有力地促进了唐诗向前发展,诗歌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已成必然之势。
    宫廷诗人的代表是上官仪,他的上官体“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上官仪归纳了六朝以后诗歌的对偶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在刘勰提出的“事对”、“言对”、“正对”、“反对”之外,又增之以“双声对”、“叠韵对”、“扇对”等,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的配置。上官体为诗歌的趋于格律化提供了新的范式,正是齐梁以来的新体诗过度到沈、宋律诗的一座桥梁。稍后,元兢在其诗学著作《诗髓脑》中也祖述上官仪之说,进一步规范了格律诗的理论。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26

回帖

15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5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8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唐宫廷诗人之外,第一位有重大影响的诗人便是以《野望》而闻名于世的王绩,他常以阮籍、陶潜自况,作品多以田园、隐逸生活为题材,诗风平淡质朴、清新自然、野趣横生、感情真挚,一改当时许多宫廷诗人卑微浮艳的宫掖之风。王绩不仅对五律的成熟和唐代田园山水诗的兴起,有所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挣脱齐梁馀风的羁绊,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生气,为盛唐诗歌的大繁荣吹响了前奏。
    王绩之外,白话诗僧王梵志亦是大名鼎鼎。从《吾富有钱时》、《富饶田舍儿》、《我有一方便》等作品来看,他的诗歌风格虽然平易浅显,却往往寓生活哲理于嘲戏谐谑之中,寄嘻笑怒骂于琐事常谈之内。王梵志开创的以俗语俚词入诗的通俗诗派,为顾况、皎然、寒山、拾得、丰干、陈师道、黄庭坚等人继承,经久不衰,甚至连王维、白居易这些绝顶诗人也或多或少受到了他的影响。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8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超版

超版|两湖诗词首席

积分
2928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4-12-18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了,谢谢。

点评

哈哈,最怕没人“赏读”,谢谢你!  发表于 2024-12-19 10: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26

回帖

15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5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9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典雅骈俪的诗风,虽然仍旧占据着初唐的主流地位,但经过王绩、王梵志等人的冲击之后,追求新诗风的趋势愈发明显起来,初唐四杰就是典型。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经历、个性非常相似,又“以文章齐名天下”,所以被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的诗歌具有真情实感,刚劲清新而又文辞绰约,突破了宫体诗的桎梏,使诗歌的题材从宫廷走向社会,抒发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愤懑不平之气。初唐四杰的创作,使诗歌的内容和题材得到了拓展,对七古的正式成立和律诗的定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杜审言是四杰同时期著名诗人,与崔融、李峤、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杜审言大力创制五律、讲究对仗,被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而随后的沈佺期、宋之问在以沈约、谢朓、庾信为代表的“永明体”、“徐庾体”基础上,总结出诗歌高低抑扬的平仄变化规律,由原来只讲求一句一联的音节协调发展到全篇平仄讲究粘对以及中间二联必须上下句属对,从而推动着五言、七言律诗体式更趋精密,诗歌艺术逐渐成熟,格律诗体基本定型。由于沈宋曾都是宫廷诗人,一度深为武则天恩宠,他们所作的律诗虽然多为应制奉和之作,内容不过点缀升平而已,但影响极大,律诗的粘对规律由此逐渐为诗人们所认可并遵守。
    但不管是沈宋,还是四杰,他们都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真正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诗歌革新运动的是紧随其后的陈子昂。他明确反对齐梁“宫掖之风”,倡导“风雅”和“兴寄”,高举“汉魏风骨”的主张和旗帜,为诗歌的进一步发展,为扭转齐梁以来的淫靡之风指明了方向,也为盛唐诗歌的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送魏大从军》,即是他具有鲜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26

回帖

15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5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元至大历年间,一般被称为盛唐。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巅峰,不仅出现了王维、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还形成了山水田园和边塞两大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指的是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而形成的诗歌流派。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26

回帖

15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5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继陈子昂之后,丞相诗人张说名重文坛,他主张质文并重,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在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史上,把“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模山范水的六朝山水诗发展成为“以形写神”、抒情写意的盛唐山水诗,张说和张九龄当是至关重要的过渡人物。“二张”在山水诗歌的表现手法、诗境开拓,以及诗体形式的演进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深深地影响了孟浩然、王维等一代盛唐诗人。
    孟浩然曾被张九龄辟为幕府,他的诗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语言洗脱凡俗,诗意单纯明净,风格冲淡自然,彻底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像《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建德江》、《过故人庄》等作品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位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是李白的知交。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8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超版

超版|两湖诗词首席

积分
2928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4-12-20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祝冬安。

点评

“老师”二字不敢当,诗友而已,诗友而已。  发表于 2024-12-21 1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26

回帖

15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5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摩诘居士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不仅使山水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咏物、闺怨、赠别、行旅、边塞等类作品也同样脍炙人口,《老将行》、《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新晴野望》、《山居秋暝》、《终南别业》等传世名篇,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摩诘多才多艺,学庄信道,参禅悟理,精通音律,擅长绘画,各方面的艺术相互渗透对其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表现手法上,他的作品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在风格意趣上,他的作品诗蕴禅意、流动空灵,绘影绘形、神形兼备,淡远脱俗、静谧自然,情景交融、浑然天成,极具艺术之美;在思想内容上,他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崭新境界。王维被后人誉为“诗佛”,此称谓表达了人们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一致肯定。

    除王、孟外,储光羲、裴迪、丘为、李华、綦毋潜等亦是诗史上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8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超版

超版|两湖诗词首席

积分
2928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4-12-2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摩诘多才多艺,学庄信道,参禅悟理,精通音律,擅长绘画,各方面的艺术相互渗透对其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习了!

点评

超版客气了,顺祝冬安!  发表于 2024-12-22 1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26

回帖

15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5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2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则是王昌龄、高适和岑参,其派诗歌主要描写边塞及与之相关的题材。
    王昌龄善于用乐府旧题写边塞诗。他的边塞诗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景况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还能够捕捉到将士们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色彩斑斓,摇曳多姿,别有风情,浑然天成。王昌龄除了擅长抒写边塞题材外,他的宫闱、离别诗也写得特别好,《芙蓉楼送辛渐》、《出塞二首》、《长信怨》等代表作脍炙人口。王昌龄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取得杰出成就的佼佼者,七绝的表现手法日臻成熟,可以说至此而体制大定,故而王昌龄有“七绝圣手”之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26

回帖

15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5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2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适直到四十多岁才开始关注诗歌和文章。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但皆不落前人窠臼,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他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情致委折,思想深刻,所取得的成就非常之高,《燕歌行》、《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等篇章开一代诗风,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岑参青壮年时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曾两次出塞。他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篇中那种对士卒的深切同情,从《碛中作》、《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作品可窥一斑。总体而言,岑参的作品风格造意新奇,想象丰富,夸张大胆,热情奔放,气势雄伟,色彩瑰丽,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
    边塞诗派除王、高、岑之外,还有王之涣、李颀等,王之涣的《凉州词》、《登鹳雀楼》等亦是不朽的名作。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26

回帖

15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5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莲居士李白的诗歌,像《关山月》、《蜀道难》、《侠客行》、《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孟浩然之广陵》、《忆秦娥·思秋》等等作品都已经达到了我国诗歌艺术的巅峰,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诗歌领域李白几乎无所不能,五、七言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其歌行和乐府往往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大开大合,笔法多端,达到了变幻莫测、随心所欲而无迹可寻的神奇境界;其词作,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已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存在。李白的作品立意清晰、语言轻快、想象丰富、意境奇妙,时而清新飘逸,时而豪迈奔放,但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而完全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诗歌艺术在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手中无疑已臻于极境,“诗仙”之誉,名副其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8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超版

超版|两湖诗词首席

积分
2928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4-12-2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作品虽语言上注重修辞,精心雕琢,华美典雅,但过于讲究形式,导致文辞繁缛。~~分析有据!

点评

谢谢超版支持,祝好!  发表于 2024-12-24 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26

回帖

15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5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以古体、律诗见长,诗艺精湛,堪称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位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杜甫的乐府诗不仅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于事而发”的传统,而且创造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形式,为后人开拓了新题乐府的创作途径。至于律诗,杜甫更是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格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没有拼凑的痕迹,完全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他不仅用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而且用律诗写时事,将律诗从文字上的游戏变成了抒发政治抱负的载体,为后来诗人政治题材的写作奠定了基础。从《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等作品来看,杜甫诗歌一贯的主题思想,是忠君忧国悯民,其内容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惨痛,记录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他的作品风格显得格外的沉郁顿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怎么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影响深远,他的诗被誉为“诗史”,而他个人则被尊为了“诗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8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超版

超版|两湖诗词首席

积分
29286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4-12-24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气的转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点评

好在我们中国从来不缺较真的志士。  发表于 2024-12-25 10: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2-5 16:56 , Processed in 0.09399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