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21-8-24 19:03 编辑
合璧之三 联绝合璧:联绝连环体(“藏诗体”对联) 联绝合璧最初叫“藏诗体”对联,后来一般叫做联绝连环体。从这是对联和诗两种文体的合璧上说,它是联绝合璧体。我在网上查到的联绝合璧的首创者似乎是kkyj,这从他的诗序中可以看出。 首创“藏诗体”对联 kkyj 谁说对联是“诗余”?一副对联可以藏下整首诗呐! 关于对联和诗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讨论或争论了很久。诗中含有对联,几近常识。最明显的,律诗的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按正格规定都用对联。于是,有人把对联称为“诗余”,好像就对联和诗的关系而言,对联只能是诗的一部分甚至是附属品。谬矣! 对联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好的对联是一首诗;诗却不可能是对联(排律也只是对联的组合,而全诗并不是一副对联)。 对联的形式十分活泼、非常生动,如设计一种对联形式或体裁,将诗包容在其中,是完全可能的。在对联创作实践中,我试着首创了这么一种对联形式或体裁,姑且称之为“藏诗体”对联。 笔者拟数联如下── 一、《秋岭枫红》 一夜风霜生意境; 万坡枫叶灿秋嵩。(该联用了本句自对) 二、《海滩晨色》 白玉沙滩邀挚友; 雪涛花海映朝霞。 三、《春怀故梓》 醉客芳春如蜀锦; 忆家乡梦似琼浆。 四、《无题》 不忍看花闲玉瑟; 也曾弹剑泣金鞍。 五、《处世闲吟》 懒看风潮随起落; 厌谈功苦任西东。 以上对联,每联都藏有一首七绝“连环诗”。“连环诗”大家并不陌生,如“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便是。“藏诗联”的联题即诗题。读法如下:下联作为诗的首句,第二句则从下联第四字读起再接上联头三字,上联作第三句,第四句从上联第四字读起再接下联头三字,全诗结束。上面五副“藏诗联”所藏 “连环诗”如下── 一、《秋岭枫红》 万坡枫叶灿秋嵩,叶灿秋嵩一夜风。 一夜风霜生意境,霜生意境万坡枫。 . 二、《海滩晨色》 雪涛花海映朝霞,海映朝霞白玉沙。 白玉沙滩邀挚友,滩邀挚友雪涛花。 . 三、《春怀故梓》 忆家乡梦似琼浆,梦似琼浆醉客芳。 醉客芳春如蜀锦;春如蜀锦忆家乡。 . 四、《无题》 也曾弹剑泣金鞍,剑泣金鞍不忍看。 不忍看花闲玉瑟,花闲玉瑟也曾弹。 . 五、《处世闲吟》 厌谈功苦任西东,苦任西东懒看风。 懒看风潮随起落,潮随起落厌谈功。 这“藏诗体”对联,看起来多少带有文字游戏的味道。其实,这些对联本身并没有这种“味道”,但凡是是“连环诗”就带有文字游戏的味道。诗能游戏,对联也非不能。 我的尝试,旨在说明以下三点:其一,诗能的,对联也能!其二,诗只能运用对联;而对联,不但本身就可能是一首诗,她还可以把整首诗藏在短短的一副对联之中!其三,对联的形式本来就很活泼而丰富多采,但她仍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诗之形式所不及的! 该文斗胆题之为《首创“藏诗体”对联》,是因为本人在迄今为止的对联书籍、对联研究文章和对联作品中,尚不曾见过这种对联形式或体裁。如属作者孤陋寡闻,恳请方家赐教! . 在这里,试留一“藏诗体”上联,欢迎有兴趣的同好应对交流。 联题《寒梅》 出句──雪后花残香不谢 雪后花残香不谢,(kkyj出句) 洞前霞冷日才斜。(钢铁散人应对) 读做 寒梅 洞前霞冷日才斜,冷日才斜雪后花。 雪后花残香不谢,残香不谢洞前霞。 . 联绝合璧,又叫藏诗体对联(叫法不大准确),又叫联绝连环体(刚刚取名)。又能回文的通常又叫回文联诗。 藏诗体特点就是对联藏有一首七绝“连环诗”,“藏诗联”的联题即诗题。 “连环诗”大家并不陌生,如“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便是,也就是脱卸回环诗。这种诗是连环,不是回文,现在许多人却把它混同于回文联诗了。 因此联绝合璧,首先表面看起来就是一副对联,两句组成上下联。但它通过脱卸回环,却又能读出一首绝句。 七言的联绝连环体的写作方法是: 对联的写法是3、10、14字同韵。平仄安排由作者决定。 读法如下:下联作为诗的首句,第二句则从下联第四字读起再接上联头三字,上联作第三句,第四句从上联第四字读起再接下联头三字,全诗结束。 即把下联提做第一句用,然后用14字的脱卸回环的方法读。创作方法可参考14字的脱卸回环的创作方法,再增加对偶。 脱卸连环诗制联要点 上联第三字、下联的第三字和第七字这三个字要押韵,即“对联的写法是3、10、14字同韵”。 着意春风梳绿柳 适时新雨润青筠 这是己丑斋主人写的一副描绘春天景色的对联。从下联读起,可以读成一首七绝连环诗: 适时新雨润青筠,雨润青筠着意春。 着意春风梳绿柳,风梳绿柳适时新。 桃李园 藏诗体对联(“联绝连环体”) 刚刚 素李花浓披锦缎 艳桃杈笑似霓霞 读法 艳桃杈笑似霓霞,笑似霓霞素李花。 素李花浓披锦缎,浓披锦缎艳桃杈。 叹妙玉欲洁(新韵) 刚刚 对联: 白玉洁难愁扼腕, 脆枝折易慕飞蝶。 读法: 脆枝折易慕飞蝶,易慕飞蝶白玉洁。 白玉洁难愁扼腕,难愁扼腕脆枝折。 颂香港回归祖国(联绝连环体) 陈学梁 联 喜悦随心歌盛世; 宝珠归国制扬威。 绝 宝珠归国制扬威,国制扬威喜悦随。 喜悦随心歌盛世,心歌盛世宝珠归。 寄赠喀左县楹联家协会 联 妙笔题诗临喀左 丽词栖韵颂辽西 绝 丽词栖韵颂辽西,韵颂辽西妙笔题。 妙笔题诗临喀左,诗临喀左丽词栖。 . 第二种是五言的。它需要与回文结合。 (一)仄起仄收式: 1.首句平起仄收式 上联:(仄)平平仄仄,下联:(平)仄仄平平。 在解读时,上联作为诗的第三句,下联作为诗的第四句。那么第一句和第二句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要依赖于上下联自身的回文。如上联回文成:仄仄平平(仄),作为诗的第一句。下联回文成:平平仄仄(平),作为诗的第二句。归纳起来就是: 上联回文:仄仄平平仄, 下联回文:平平仄仄平。 上联:(仄)平平仄仄, 下联:(平)仄仄平平。 . 2.首句仄起仄收式 上联:(仄)仄平平仄,下联:平平仄仄平。 在解读时,与1有所不同。上联作为诗的第一句,下联作为诗的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同样依赖上下联自身的回文,上联回文成:仄平平仄(仄),作诗的第三句,下联回文成:平仄仄平平,作诗的第四句。归纳起来就是: 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上联回文:仄平平仄(仄), 下联回文:平仄仄平平。 (二)、首句平起仄收式: 1.首句平起仄收式 上联:(仄)平平仄仄,下联:平仄仄平平。 在解读时,上联作为诗的第一句,下联作为诗的第二句。上联回文成:仄仄平平仄,作诗的第三句。下联回文成:平平仄仄平,作诗的第四句。归纳起来就是: 上联:(仄)平平仄仄, 下联:平仄仄平平。 上联回文成:仄仄平平(仄), 下联回文成:平平仄仄平。 2.首句仄起仄收式 上联:(仄)仄平平仄,下联:平平仄仄平。 在解读时,与1有所不同。上联作为诗的第三句,下联作为诗的第四句。上联回文成:(仄)平平仄仄,作诗的第一句。下联回文成:(平)仄仄平平,作诗的第二句。归纳起来就是: 上联回文成:平平仄仄(仄), 下联回文成:平仄仄平平。 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 五言 几、夫 鱼簇荷边月 霞盈水面花 解读成诗: 鱼簇荷边月,霞盈水面花。 月边荷簇鱼,花面水盈霞。 . (三)、五言联可读作七言诗,用减字转尾法读。减字转尾读法:上下联共十字。顺读一至七字为首句,四至尾字为第二句。倒读时十至四字为第三句,七至首字为第四句。 祝枝山是一代书法家,晚上无事,家家户户都关门睡觉,他便一家家给人写对联。这家是好人,就写几句好话,这家人不好,就写几句讽刺的挖苦,而且所写内容都帖合主人的行当。 当写到杭州最坏的一家人——徐子建家门口时,他提笔写道: 财丁旺日少, 悲哀无事来。 次日徐看见此句,便大开明伦堂(从前读书人的学校),找来一帮杭州读书人来与苏州才子祝枝山辩理。 谁想反被祝枝山说得哑口无言。原来老祝把那句对联,解释成了佳句。 谁知道他怎么解释么? 答案:祝之山把对联改成了减字转尾的四句诗: 财丁旺日少悲哀,日少悲哀无事来。 来事无哀悲少日,哀悲少日旺丁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