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知己王朝云》[辑](读诗解意) 如果说王弗是人生上的伴侣、王闰之是生活里的港湾,那么,第三任妻子王朝云就是苏轼精神上的红颜知己。在苏轼最后的流离岁月里,王朝云可以说是苏轼的精神支柱,多次在诗词中称朝云为“天女维摩”。 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东坡37岁的时候,正在杭州通判任上。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在好事之徒的附会之下,苏轼将王朝云买下,纳为侍妾,并带着一起经历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最后直至英德、惠州。那一年,王朝云只有11岁,“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经过调教,竟然成了一个识词解意的“如夫人”。 在苏轼的侍妾中,王朝云是最聪明的,也是最解苏轼心意的。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你是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公元1091年五月,苏东坡回到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其门人秦少游也在秘书省任职。苏轼让王朝云向少游讨词,少游便写了一首《南歌子》赠给朝云: “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 不应容易下巫阳。祗恐翰林前世、是襄王。 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 瞥然飞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以巫山神女比朝云,以楚襄王比东坡。说像神女般美丽的朝云,是不肯轻易与人结合的,只恐怕东坡是前世的楚襄王,才能得到朝云。 苏轼读后,也作了一首《南歌子》作为回答: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 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 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上片写朝云鬓发如绿云,红妆如朝霞,宛如神女般美丽。下片写朝云的舞姿犹如鸾燕飞舞,千万不要让红袖挥过帘栊,以免被杨花勾引嫁给了东风。可见苏轼对王朝云的珍爱。 旧党上台后,苏轼曾有短暂的春风得意之时,但终因自己的“不合时宜”,再次遭到外放。特别是在宋哲宗亲政以后,竟然因莫须有的罪名贬谪到英州,今天的广东英德市。此时的苏轼已经57岁,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了。他身边的侍妾纷纷离去,只有王朝云陪伴在身边,就算苏轼劝其离开也是不允,追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英德,直至惠州。 关于朝云不肯离他而去,后来苏轼曾有一首诗记述甚详: 长春如稚女,飘飘倚轻飔。卯酒晕玉颊,红绡卷生衣。 低颜香自敛,含睇意颇微。宁当娣黄ju,未肯似戎葵。 谁言此弱质,阅岁观盛衰。頩然疑薄怒,沃盥未可挥。 瘴雨吹蛮风,凋零岂容迟。老人不解饮,短句余清悲。 从诗里可以看出,朝云不怕蛮烟瘴雾,万里追随苏轼,要她离开,反倒让她生气。最终是两人到了惠州后相依为命,患难与共。苏轼想起白居易曾有一个爱妾杨柳枝,在白居易老病的时候离开了他。现在苏轼不仅老病,而且被贬南荒,境遇比白居易差得多,但朝云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为此苏轼专门写了一首《朝云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并自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夫妻谈笑戏谑间,苏轼的满足和感激由此可见。 在苏轼的三任妻子中,写给王朝云的诗词也是最多的。 如《蝶恋花 花褪残红》: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当时,苏轼和妾朝云在花园闲坐。正值秋霜初降,落叶萧萧之际,苏轼凄然有悲秋之意,吩咐朝云拿酒来,唱《蝶恋花 花褪残红》一词。朝云刚开口,还未唱就已泪满衣襟。苏轼问她为什么感伤,朝云说:“‘我最怕唱到词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触景生情实在太伤人。”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却又伤春。” 还有情感与宗教混合的《殢人娇 白发苍颜》: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最著名的一首怀念朝云的词,还是要数《西江月.梅》: “玉骨哪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对这位知他懂他,不离不弃的红颜知己,苏轼是感恩的。朝云理解他的“不合时宜”,始终对他“钟敬如一”, 朝云是苏轼晚年的精神支柱。只可惜,因受当时法律规定,王朝云不得扶正为妻。恐怕这是苏轼和王朝云共同的遗憾。1096年,33岁的王朝云因为感染瘴疫亡故。那年,苏东坡六十岁。对朝云的伤逝恐怕不能用悲痛来形容了,一生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三次至爱先后离他而去,悲痛之余,又多了一种旷达与淡然。在悼亡词里,苏轼写道: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首联是叹息朝云生的幼子苏遁早夭,颔联与颈联中流露出对美好生命逝去的无奈,尾联写出了作者在爱妾死后悲痛中的放达,以及对朝云永久性的怀念。诗前小引中云:“(朝云)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四句谒语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意思就是“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像梦、幻、泡、影,又像露水,像闪电,转眼之间就永远消逝了,因此没必要过于在意。”这番话不只是朝云对禅道的彻悟,其中也隐含着她临终时对东坡的无尽牵挂。这是以佛禅之道求得人对生命无力把握的解脱。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还在朝云的墓上筑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楹联形象、真切地概括了东坡与朝云当年贬谪生活的点点滴滴。 自此以后,一代风流才子苏东坡鳏居不娶,直到生命的终结。 回顾苏轼的一生,虽然侍妾众多,但他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子做到了感情真挚、情意深厚,尤其是给王弗写的悼亡词《江城子 记梦》,比起元稹的,要言行真切得多,感情诚挚得多。因此,苏轼一生可以说是风流而不薄幸,情深而遭天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