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酒明月 于 2025-1-22 16:34 编辑
又是长安叶落时 封夷彼至,吹落千万叶。长安的深秋总是美的。阴历的八月廿三,我向渭水尽头望去,欲穿过千里、越过千年,望见立于渭水之岸的他,与他望向长安的目光相接。 一千七百四十五年前,也是一个深秋,他被士卒扶到渭水边。日薄西山,他的生命亦日薄西山。对岸就是长安,秋风拂过河水,水里的红日受不住寒,风一掠过,就颤得模糊不清。他尽力远眺,自己半生的理想就在眼前,可他触不到,亦等不到。 一滴遗恨的浊泪落进渭水,与渭水一同奔流而去,离长安越来越远。两岸的树上仅有几片稀少的叶子,一如他将尽的生命。 长安,是季汉北伐最为重要的战略目标,拿下了长安,北伐就成功了一半,兴复汉室的大业就在眼前—— 来不及了。 天上那颗亮得耀眼的星星落在了渭水里,“三投而还”是他的不甘。这次回到成都的少了他,季汉举国悲痛,如塌了半边天。 “忠义之人,天不予寿”,上天在历史上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空留下了一篇悲壮的《出师表》。 丞相,现在到长安再不用走半辈子了,您看见了吗?丞相一定看到了。他的墓朝着东北,朝着故都啊! 平庸,在乱世是一种罪过。刘禅也终是个平庸的人。“将未战,主先降。”秋草枯黄,蜀道崎岖。到洛阳前,他先至长安。渭水边上亦是黄叶稀疏的树,树枝被风吹着,发出萧萧的声音,如同那位早已离他远去之人的长叹。“这是相父曾驻过军的地方。”他苦笑着,头也不回的望向西边。 曾经,丞相在这个离长安只有一步的地方遗恨终生,而如今,刘禅踏在了长安的土地上,望着与丞相归天时一般的红日。 只不过,那轮红日不再属于汉了。被封为安乐公的他闲居洛阳,内心多了一群无法面对的人——那群向死而生,为兴复汉室呕心沥血、战死沙场的理想主义者们,譬如丞相和他的父亲。 我从风雨飘摇的三国回过神来。长安的深秋与千年前一般美,除了自然的美景,还有那汗青中颇为遗憾的壮烈凄美。落叶满地金黄,就像丞相驻军陇上播种的麦子。长安特有的历史底蕴总令人的思绪飘向千年前,恨着史书上那总不完美的结局。 异世通梦,恨不同生。丞相,且看!又是一年叶落时。八月廿三,我于长安遥祭。这天下长安,如丞相所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