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昙园伊人

[站务] 祝贺石兄荣任『中国诗词论坛』副站长!

[复制链接]

1175

主题

4244

回帖

3万

积分

站长

网站总编辑|执行站长

积分
31584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执行站长网站总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4-10-4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九——说《进山》(新韵)[14]

山青雨后路途滑,隐隐白墙问哪家?世外东风别样媚,杏林深处见袈裟。   

初见此作,便想及白居易有一首: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虽同样写的是寺中春色,但白居易重在单纯的寻觅春色,作者则重在“世外”,借寻春抒尘外情怀。相比之下,白居易的诗更见常人情致——惜春,作者的诗则泠然有欲脱尘俗出去的逸趣。
  
此作四句都没有什么特别出奇出彩的地方,也就像白居易的诗一样,通体清爽。但可贵之处也正在这里。无意于险中求,情致却在平浅中出,就像山间流水,随物赋形。  

再说说局部。起句“山青雨后路途滑”,若把“山青”换成“苔青”如何?这当中的味道就差了不少。虽然原作本就是“山青”,但从讨论诗写作的角度来看,觉得有必要说一说。说到诗的笔致,我常用疏密,这里也是如此。疏与密,既有文字面上的区别,也有意境上的区别。从字面上来说,密笔往往遣字纤工,意象密集。疏笔则相反,不求字工,有时甚至看起来颇为粗浅。于意境上来说,则需深一层体会,意境当然也由文字表现,但因其潜于文字的内里,需先有通篇把握才可进一步深究到意绪的走向,也包括意境的疏与密。从意境的角度来说,疏与密即宏与纤,疏者则宏,密者则纤。举个例子,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中的起头两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从字面上来说,李诗大多以疏见长,杜甫则时见密字。至如这首《月下独酌》也是其典型的文字风格,疏落不拘,洒然而来。但于意境而言,“花间”两句是密笔,“举杯”两句疏笔。其中的分别就在于诗人运其诗思的宏与纤。诗思飘洒、举重若轻者为宏,诗思凝止、举轻若重者为纤。  

再说回“山青”与“苔青”,言“山青”,首先视界宏阔,再者“路途滑”便可作臆测语,因逢雨后望山感而有所思,起为兴笔。若为“苔青”,视界凝止,只能作赋笔来用,诗思也随之窄促,与“隐隐白墙”便不能匹了。



执行站长 微信:TYYR375382267昙园伊人(陈莹);手机:133582381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5

主题

4244

回帖

3万

积分

站长

网站总编辑|执行站长

积分
31584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执行站长网站总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4-10-4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说《傍晚》(新韵)[15]

心思满腹春潮起,梅雨时节送客行。两岸青山夹不住,水天接处一灯明。   

诗有顺笔和逆笔。顺笔,按因果、先后次第写来,逆笔相反。写诗倘若完全用顺笔,大抵读来但没有气势,记得前人有说过:作文如看山。需有起伏之势才更见好。  

就这首诗来说,就文势来说,本身也算是慰帖,并没有有意拗折而行的迹象。如同作者其他的作品一样,起句一般用疏笔。稍有不同之处在于,一句与二句是用逆笔。按正常次序则应该说:梅雨时节送客行,心思满腹春潮起。倘若这样次第写来,意思诚然还在,但文势却没有了。落笔一个“心思满腹”,虽然初觉这样太过粗疏,直接写及“心思”似有不妥。但另一面,反承了第二句,句中的“起”字便有了着重,更为主要的是,遥启第三句之“夹不住”,因为有了逆笔的势,“夹不住”才更见心思。  

至于末句,正如空谷兄所言,作者在诗中似首喜用“灯”的意象,而且也往往用得非常好。这里不直说船,但说灯,就把作者的寄挂的心思全凝在那盏渐远如豆的灯里了。这是借物言情,以为用得相当好。  

引一例,李白诗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句是疏笔,而这里的两句则是密笔。另外,就结句来说,李诗似乎字尽意也尽,而此作的“一灯明”则显得幽远。当然这只是于本句所有的意境来说。若于整体,李诗宏阔雄奇,如大川不入细流,字外的兴象需于整体通读来体会。而这首则幽微杳远,到了末句,则是细流将入大川,也可以从局部来体会。前人说唐诗虽不假工巧,其境自宏大。这种宏大不是来自局部经营,而是来自整体。



执行站长 微信:TYYR375382267昙园伊人(陈莹);手机:133582381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5

主题

4244

回帖

3万

积分

站长

网站总编辑|执行站长

积分
31584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执行站长网站总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4-10-4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一——说《小景》(新韵)[16]

日照牵牛烂漫开,野村无事纸窗白。一声犬吠鸡飞起,小院谁家有客来。

对于这首诗,我想侧重论一下主观之笔与客观之笔。我在诗韵也不时见得一些文字,这些文字从表面上看起来,也与这首差不多,基本上笔笔摹景,但读来味道索淡如嚼蜡。这种文字的缺点在于作者写得太过客观、冷静,变得字中无“我”,字外也无“我”。一首丝毫不带作者主体意识的文字,在我看来是失败的。在这种文字里,作者本人没有对诸事物有所感发,读者也读不出来。我个人以为,主体意识对于文字、尤其是对于诗是非常重要的。说到这里,想起以前曾在《“熟”与“像”》中引用过苏东坡的“恶诗”论,苏东坡在论及恶诗的时候引用了徐凝的一首作品,我觉得很典型,这里也把苏子眼中的这首恶诗抄一下: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子评其为“尘陋”、“伪作”,并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作对比。个中境界高下,这里不想细说,而苏子的“伪作”之论在我看来甚是具眼。因为过于冷静客观便就显得伪了,当中有一种为诗而写诗的心态,而不是为志而写诗了。作诗的原由首先需有“志”,有所感才可下笔,无所感,或者感觉很浅淡,则不宜下笔。说回这首《小景(新韵)》,也就想重点说一下诗中之景致如何安排才能更好形成整体之中,融入诗人的主体意识。首句起笔摹景,算是客观之笔,虽然其中的“烂漫”算是着了些许主体色彩,但写的仍是牵牛花,到了次句“野村无事纸窗白”,因其字间结络,可解说成村中很静没什么能引起人注意的事,也可以说成字外的“我”在村中没什么事。在古典文字当中,经常省略主语,把主语提到文字外面由读者体会。对于我来说,愿意按照文字本身的意义来理解,也就是“野村(把它当成主语)无事”,一个“纸窗白”的素描,写得很是到位,虽然文中之“我”仍然没有浮出来,但一个“白”把野村无事补足之余,同时也把字外之“我”的无事隐隐寓于其中了。这时的“我”处于一种因静而有些许无赖的状态。前二句都算是静景,第三句“犬吠鸡飞”静中起动,有了变化,虽然如此,总前三句仍属客观之笔。与那种过于客观的文字不同的地方在于,诗人很好地把“我”藏在了文字背后,似隐似现,做到客观之中伏有主观。到了第四句,则是主观之笔,但写的又是“谁家小院”,而不是自家小院,猜的是“有客来”,这样就做到主观之中寓客观。  

这里的主观亦即主体意识。前人说的“有我”与“无我”,“有我”自不用说,“无我”并非真的无我,那个“我”只是藏到字的背面。所谓借景言情与景中寓情,这也是有差别的。前者既是言,便有较为明显的表达方式,后者则是隐寓其中,表面看起来似乎很客观,实则是将主体意识一丝一缕地绕进字里行间。作诗者,纯客观的文字应是一忌。或许有人说像王维的有些诗,都显得非常客观,但却觉得好,也就好在王维能把诗人的主体意识隐藏得很巧妙、幽微,亦即字外的兴象,字外的我。[17]


执行站长 微信:TYYR375382267昙园伊人(陈莹);手机:133582381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5

主题

4244

回帖

3万

积分

站长

网站总编辑|执行站长

积分
31584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执行站长网站总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4-10-4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二——说《冬夜》(新韵)[18]

隔窗隐隐大江声,雪落野村听古筝。云外青山山外客,无人识我早吹灯。   

近体中的绝体,亦称截律,按通常的说法,绝体四句可从律中诸联随意组合。就律来说,中间两联由于对仗的原因,在文字安排上本身缺少变化,也就格外讲究诸如轻重、远近、大小的组合安排,以此形成错落的笔致。对于绝句,由于四句当中转圜空间甚窄,句与句之间的错落安排也就更加重要一些,否则,既流于呆板也就影响到作品的体气,轻者伤,重者断。  

对于这首,我也想侧重说一下诗的间架,或者宽泛地说是行文当中的结构。个人认为,这首作品在间架上稍有小疵,也在于一二句。此作四句的远近安排:远——近——远——近。当然,末句虽是近笔,却自有远境。但于间架来说,这样安排就少了些变化,于意而言,我个人认为,一二句应当对换,以近笔起头,末句合于近笔,另生远意,这样会更好一些。调换之后,第三句也得以衔第二句,启第四句。第一句也可起到提契后文作用。  

当然,在间架上诗亦有跳脱之笔,像原作这样,第三句便呈跳脱之势。另外一层,第一句破空而来,在意与境上都与后文有所脱,也就让人觉得前头似乎应该还有几句。否则,第三句跳是跳了,这个“客”却也来得突兀了,兀在跳出第二句,却又与第一句少了遥应。  

另外,这首又出现“灯”的意象,以为也用得非常好。看来作者对灯具有非常敏感的把握能力。关于作者运用“灯”的意象,末首还有一盏,可以在评到末首的时候做个总结。




执行站长 微信:TYYR375382267昙园伊人(陈莹);手机:133582381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5

主题

4244

回帖

3万

积分

站长

网站总编辑|执行站长

积分
31584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执行站长网站总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4-10-4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三——说《乡间》(新韵)[19]

晚来踱步最从容,吆喝一声江水空。惊起鹧鸪三四五,撞飞八九杏花红。

在未选入的作品中,也有一首像这样的,大抵可以称之为数字诗。稍不同的是,另一首中用的均是“一”数,这里则是串数,一、三、四、五、八、九。前人有一首类似的数字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所引的这首,算是把数字用齐了,除了开头的“一去”稍稍点到人之外,其余纯是客观之笔,客观得似乎不带一丝情感到里面。但诗的妙处也在这里,全靠“一去”提契全诗,诸景穿掇便显出诗外之人的欣赏趣味来了。前人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风流即字外的感发,可以从品味的过程中得以体认。而最著名的掇景古典文字莫过于马致远的秋思,他则是在结末点醒前文。作者的这首亦不同,这里是即景,全靠“惊起”、“撞飞”来点醒,以策第二句的那声吆喝。没有这四字,那声吆喝便全无可着处,间架便有断的嫌疑。  

再从马致远的秋思与这首引申一下,可以发现,即便同样是掇景,也有实与虚的区别,秋思中的诸景可以说是虚景,是先有内,再借景形于外,诸景可以不是目前所得,却接得恰到好处。这首则是可以说是实景,是先有外,再有内。当中的感发次序不一样。也可见,诗笔可造景也可摹景,关键还是穿掇的工夫。



执行站长 微信:TYYR375382267昙园伊人(陈莹);手机:133582381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5

主题

4244

回帖

3万

积分

站长

网站总编辑|执行站长

积分
31584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执行站长网站总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4-10-4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四——说《无题》[20]

读罢家书心事动,山前缓步过长桥。转身自语波涛起,霜叶纷纷下晚潮。   

这首中的“转身自语”,以我个人的看法可再改,不直写人,写物可能会更好些。看到“叶纷纷”三字,想及李白的《夜渚牛渚》末句:枫叶落纷纷。李句有欲离之思,此句有欲融之势。作者善于遣物,诸物到了作者笔下似乎都带了灵性,能够很恰和地体现作者的心思,以为这很不容易。如波涛、晚潮,指同一物,可能有人会觉得笔头因此有些凝滞,我不这样看,遣字之间,善于动词很重要,像这里的“起”与“下”便是如此,同一物,延及二句当中,赖此二字托举,这波浪起伏之间,“动”了的心思也才跟着涨落。又因为延及二句十四字当中,才不显得节促,与整体迂徐的体气能够契合。迂徐,是作者诸作品中的一个主要特色,这首也不例外。驱遣同一事物入同一首诗中,手腕更需灵活。  

在文字铺排过程当中,如何把内中的心思化入,且是一丝一丝地化入,一层跟着一层,这关乎一首诗体气稳健与否。比如这首作品,首句直切契提之后,以下三句便渐次推衍。从“缓步过长桥”的淡,渐入“自语波涛起”的渐浓,再到“霜叶纷纷”的浓而远。虽然这三句总体为并,但在推衍的过程中总有变化,不致呆板。这也是手腕的工夫。  

绝体一般在第三句转,整体上为二句一折,像这种似乎可以称之为倒三角体,也有正三角体,即前三句并,末句收。正三角体,因在末句,因此收归难度更为大些。比如像山房网友近期写的一首咏项羽的诗。


执行站长 微信:TYYR375382267昙园伊人(陈莹);手机:133582381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5

主题

4244

回帖

3万

积分

站长

网站总编辑|执行站长

积分
31584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执行站长网站总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4-10-4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五——说《暮色》[21]

故人送罢落潮宽,日下女墙秋已残。新别欲弹还旧曲,余光触手柱弦寒。   

这首作品是十七首当中比较特殊的一首,特殊在末句。其余的十几首的末句独立性很强,且有远境,虽然行文当中不露痕迹,但末句总能够另辟别境,给人强烈的感受,作为读者来看,则是非有数番细心经营不能至,强调的是到了结末有“余音绕梁”的效果。而这首则更重于整体。  

在前面引用过一句:唐人诗不假雕琢,境自宏大。具体地说,应是盛唐的诗。这里的雕琢,可分两层来说,一是文字雕琢,一是间架雕琢。对于唐诗来说,文字不假雕琢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赘言,而在间架方面,唐人诗也多半不假雕琢,唐诗不刻意经营间架,举其一端,就如末句的安排,晚唐、宋诗以下,在这方面下的工夫就比唐诗来得厉害。当然,也并非是说雕琢间架就会降低作品的质量,实际上也并非如此。末句经营得好,能让读者数番回味犹觉意不穷。但话也说回来,过于强调便是刻意,时间一久,经营得多了,作品也多了,间架上的变化少了,力气渐渐都使在一处,作品也就单一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盛唐诗不刻意讲求间架雕琢,乃至能够“境自宏大”,则是来自于情感激荡之际,吐字发辞有若流泉,文势缘情而生,自有起伏,而无需着意经营于哪一处,其境界不在局部,而在整体的流畅当中。这也就是后人所谓的盛唐气象的一个主要部分。晚唐、宋以后诗越作越窄,固然与好字前人已快用光有关,但胸次不敌,着意于局部也有关系,这样笔致就日渐窄促,渐渐形成一种差不多可称之为“作诗笔墨趣味”的倾向。陶醉于经营之中,以此为趣味,笔致也就自然只能窄下去的。  

说了这些,再回到这首作品,应该可以看出,此作倾向于整体,末句要说有经营,那也只在一“寒”字,但末句兴象却也倚赖于前,几乎不能独立自主,另生别境。便是一个“寒”字衍出意境,其余味较之作者其他作品也是相对淡薄了些。但也恰恰好在这里,好在整首作品体现出来的意境浑然融入,无意于一层接一层地经营,无意于要在某处另出。这种融合于整体,贯穿而下,无意而为的作法,以为是值得提倡的。当然,也不是说这首作品真就达到了“不假雕饰,境自宏大”的境地。

执行站长 微信:TYYR375382267昙园伊人(陈莹);手机:133582381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1726

回帖

5507

积分

副站长

副站长|绝句专栏执行首席

积分
5507

优秀诗手副站长执行首席

发表于 2024-10-4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多谢站长,意外。实在不堪重任。有金鱼等诸兄,我真是多余的。当然,门外之人,也当尽力拾柴添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245

回帖

1048

积分

高管专员

《当代诗词》精华与优选执行首席

积分
1048

优秀诗手高管专员执行首席

发表于 2024-10-4 1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石头兄荣任『中国诗词论坛』副站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518

回帖

7794

积分

超版

超版|两广诗词执行首席

积分
7794

超级版主执行首席

发表于 2024-10-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石头不砸人吟兄荣任『中国诗词论坛』副站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4-11-22 13:12 , Processed in 0.0691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