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玉 七绝(新韵)
紧裹石衣睡亿年,长识未泣不出山。 新琢玉色成传世,旧带晶花化泪颜。 注:8月16日新得一块白灵玉。出至灵璧县,属于石包玉,外包一层杂色石皮和白色晶花,内部玉质白皙。有人说古之和氏璧就可能是百灵玉,姑且信之。当年,玉工不识,两代楚王都惩罚了汴和,汴和受尽冤屈和酷刑,断双足。后哭泣三日泪尽血出,感动第三代楚王,才命玉工剖石出玉,成为一代美玉,名曰和氏璧。和氏璧辗转多年,天下归一,由秦始皇雕刻为玉玺,后面的朝代依次流传,名曰传国玉玺,直至唐末。这次得到的白灵玉自然不可能是当年的和氏璧那样的尊贵,只是想感同身受当年汴和发现玉石的情景。汴和的慧眼,追求真理的执着,对希望的期待都感动了几千年来的国人。所以白灵玉一般都保留部分外部的石衣,结晶和洁白的玉面做对比,给人以不同其他玉石的的质感。近观之,让人感到汴和当年那种蒙受冤屈的哭泣和被认可后的喜极而泣,所洒下泪水仿佛化做点点晶花,落在玉面之上,这就像是汴和的泪脸。几千年过去了,汴和、玉工、楚王、秦始皇等等,甚至和氏璧本身都淹没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而人类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世代相传,直到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