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85|回复: 28

[其他] 学者孙逐明解读平水韵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1958

回帖

6542

积分

超版

超版|诗词理论轮值首席

积分
6542

轮值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0-1-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柳先生 于 2021-4-13 13:16 编辑

  【转】学者孙逐明解读平水韵
      由于切韵体系根本不记载古音的实际音值,因此,所谓隋唐时期正宗的、古色古香的声韵美,是后人不可能知道和领略的。
      后代的人使用平水韵,实际上,是各自用自己的方言去切古音(按,请参照《王力古汉语字典》),只是个别字音类别的归属,根据平水韵做了调整而已。(按,当时也一样是南腔北调)
      湖南人领略的实际是湘方言的声韵美,江西人领略的实际是赣方言的声韵美(惟个别字眼的读音做了调整),馀可类推。
      它能使得所有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方言欣赏领略自己熟悉的声韵美。至于个别字眼声韵的不合,和调整的不便,就可以容忍下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平水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平水韵不可废的根本原因。
      按据此,我们可以大略理解中古音系“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有关论述。
至于新旧韵之争,不管延续多久,而双轨并行,终究是较为明智的调和办法。简言之,争来争去,还是各行其是,可能没有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0

主题

4247

回帖

3万

积分

站长

网站总编辑|执行站长

积分
31667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执行站长网站总编辑

发表于 2020-1-1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双轨并行,新旧兼容”,可行性强,亦切合古典与时代。元旦快乐!
微信:TYYR375382267昙园伊人(陈莹);手机:133582381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4

回帖

93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32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0-1-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漆园 于 2020-1-1 10:17 编辑
昙园伊人 发表于 2020-1-1 09:36
“双轨并行,新旧兼容”,可行性强,亦切合古典与时代。元旦快乐!

赞同此论,问候站长新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58

回帖

6542

积分

超版

超版|诗词理论轮值首席

积分
6542

轮值首席超级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1-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恭贺新禧,问候师友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639

回帖

1893

积分

轮值首席

诗词理论轮值首席

积分
1893

轮值首席优秀诗手

发表于 2020-1-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该规范的实施不会取代旧韵书,将在尊重个人选择,“知古倡今、双轨并行”的原则下,与当前使用的旧韵书并存。
——《中华通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639

回帖

1893

积分

轮值首席

诗词理论轮值首席

积分
1893

轮值首席优秀诗手

发表于 2020-1-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吾闽 于 2020-1-1 16:20 编辑

切韵系统的好处,是采用模拟音,故大体都能适用南腔北调。
新韵(通韵)的推出,是配合普通话使用;普通话依赖现代技术采用标准音。但它同样可以“切”。区别在于,普通话已经没有入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415

回帖

1243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43
发表于 2020-1-2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1458

回帖

3628

积分

超版

国学经典研讨会分区总版主|论坛顾问

积分
3628

敬业首席优秀诗手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0-1-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能根据自己的方言欣赏领略自己熟悉的声韵美。至于个别字眼声韵的不合,和调整的不便,就可以容忍下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平水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平水韵不可废的根本原因。===正是这个道理。。
前些时,我们一些全国各地的诗友用本地方言吟唱古诗,就是有一点这个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58

回帖

6542

积分

超版

超版|诗词理论轮值首席

积分
6542

轮值首席超级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切韵系统的好处,是采用模拟音,故大体都能适用南腔北调。——确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58

回帖

6542

积分

超版

超版|诗词理论轮值首席

积分
6542

轮值首席超级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墨言之 发表于 2020-1-4 17:33
都能根据自己的方言欣赏领略自己熟悉的声韵美。至于个别字眼声韵的不合,和调整的不便,就可以容忍下来了。 ...

赞同,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58

回帖

6542

积分

超版

超版|诗词理论轮值首席

积分
6542

轮值首席超级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首席,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1458

回帖

3628

积分

超版

国学经典研讨会分区总版主|论坛顾问

积分
3628

敬业首席优秀诗手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0-2-2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言之 于 2020-2-27 23:21 编辑
根据平水韵做了调整而已。(按,当时也一样是南腔北调)

是啊~中古音也是有流变的。。也有古代各个地方的官话。。并不完全都是标准发音

普通话也是,每个地方的普通话都不一定一样。。

所以觉得,有人提出今人不能读出中古音(原话是平水),其实不然。。
中古音南迁已经证实,并保留其切韵发音模式。。有一个五十六十年代的潮汕拼音方案也说明了这个。。

就是说,普通话都说得不一样。。何况读平水韵(广义为中古音)和当时的标准发音要一模一样吗?普通话的独饮若没有训练,特别是南方人很难读得标准的,但是普通话南北之人还是相互听得懂的(老一辈两广福建或一些地区的人除外)。。

说今人不能读平水,就是一个偷换概念。。将标准读音和发音模式混为一谈。。以此混为一谈来说平水没有用。。

以上,本人是站在“双轨并行,新旧兼容”的观点上,仅仅从发音上表达一下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58

回帖

6542

积分

超版

超版|诗词理论轮值首席

积分
6542

轮值首席超级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墨言之 发表于 2020-2-27 23:20
是啊~中古音也是有流变的。。也有古代各个地方的官话。。并不完全都是标准发音

普通话也是,每个地方 ...

确论,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

回帖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2
发表于 2020-4-13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本帖各楼回帖,建议楼上诸位花几个月的时间系统学学音韵学。所论的问题包括本帖引文作者孙逐明也没搞清楚。
切韵原书虽然不传,但序还有,建议认真读一下,看看成书时是如何分韵的。
再说一下汉语语音的流变,南方方言如粤语、客家话虽然一定程度的保留了中古语音元素,但其不能与中古音划等号。汉语语音除了声、韵、调之外还有调值,而调值需要依靠现代仪器才能测出来,所以中古音完全复原是不可能的。况且目前中古音系有很多问题没解决,比如四等韵有无介音、重纽等,这里面不仅涉及音韵学问题还间接涉及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内容,更谈不上所谓的“合不合”,用南方方言读古诗就能领略古代的声韵美?只能说某种程度上是,但更多的是“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11

回帖

30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08
发表于 2020-4-13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统计不会撒谎:
使用新韵  和官话区域中涉猎古诗时间不长的人
之间有很强的线性关联。
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ngjibird6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2-5 20:41 , Processed in 0.0718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