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查看: 5281|回复: 35

[活动] 关于白话入诗的专题讨论

[复制链接]

64

主题

1107

回帖

2845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北诗词荣誉首席

积分
2845

敬业首席优秀诗手副站长

发表于 2020-7-3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白话入诗的专题讨论

  由于历史上文言文与生活语言的长期分离,典雅庄重的文言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五四”以来,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现代诗一度成为诗坛创作的主体。但回思百年来中国诗歌的发展,白话现代诗虽然不乏名篇,但真正流传广泛的却是毛泽东、鲁迅、秋瑾、郁达夫等人的古体诗词(据互联网搜索数据统计)。
  作为一代诗词大家的毛泽东曾明确地说:“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致陈毅》)他又说:“谁看哪个新诗?除非给我一万元大洋。”(梅白《回忆毛泽东论诗》)这些观点曾长期由多种原因未曾公开,但却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此外,冷静地看待作为白话文运动闯将的鲁迅先生,在他数百万字的巨著当中,最著名的却是两句古体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知这是对白话文的嘲弄?还是对古全诗词的肯定?引人深思。
  近年来,在中国诗词论坛以及一些著名的诗词刊物中,有许多诗友开始尝试引白话入古体诗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文言与白话的争论,已经过了百年,姑且让历史去作选择。今天,我们可以就如何引白话入诗词等问题展开讨论。讨论无关身份地位、无关名利,也排除一切与诗词创作无关的其他因素,畅所欲言,百无禁忌。
  参与讨论,可于此帖下留言。注意事项如下:
  1.讨论主题:
  (1)如何引白话入古体诗词。
  (2)如何用古体诗格式表达当代人的生活和情志。
  (3)白话入诗词的实践探索(具体作品的展示与点评)。
  (4)新民歌(歌词)经典作品研究与创作探索。
  (3)高雅与通俗的辩证关系。
  2.讨论时严禁与诗词创作无关的人身攻击。
  3.本版对精彩言论进行整理汇编后,将在《西北诗词》上刊发。
  4.欢迎诗友提交专业研计论文,对有质量的论文,《西北诗词》将予优先刊发。
  5.讨论主持人:德声堂、竹园人家、陈皮三两、荣西安、郭宝玉、李英伟、鱼鹰、绿色、穆若兰、刘潇潇【清知】、星说星话。
  6.文稿整理:竹园人家、贺兰云踪、穆若兰、刘潇潇【清知】、星说星话。
                        西北诗词栏目 西北诗词编辑部
                            2020年7月3日

回复

举报

272

主题

2995

回帖

7285

积分

论坛嘉宾

积分
7285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0-7-3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在某些地方谈论过这个话题,,,一些未经整理的文字,发过来大家讨论

白话”或者说“口语”这个在诗歌创作里面的概念提出很早,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再次提出这个概念,以为现代口语或者白话入诗做注脚。
首先,我不反对“白话”或者说“口语”入诗,这是一种创作习惯,古而有之。
但是我们要闹清一件事情,在古代,什么人写诗?像现代这样全民皆可作诗么?答案是否定的。古代,乃至于近现代,读书,是一种特权,参加科举也是一种特权。尤其是封建时代,贫寒百姓之家出读书人万不及一,因为百姓是庶民贱民,没有权利也没有多余资财读书,不读书没学问哪里知道什么是“诗词”怎么写啊?有人说《诗经》之“国风”不就是民歌?别忘了,那是孔夫子亲自删补改过的。竹枝词也是民歌,但是从唐人刘禹锡开始,他写的只是民歌味道的一种诗。回到主题,读书人的“白话”“口语”和庶民百姓的一样吗?基本上不会一样,否则还标榜啥读书人呢。这就是封建社会乃至于近现代具体社会情况读书情况。所以古人提出的“白话”“口语”实际上是读书人的“白话”“口语”,而不是真正民间的“白话”“口语”,搞清楚这个就知道前人教诗时候为什么提出“白话”“口语”乃是“加工过的秀才家常话”入诗了。
用现代眼光观点去枉顾历史具体情况去说或者研究问题,南辕北辙有之,不求甚解有之、半解半谬有之。
如今“白话”“口语”入得诗否?这是要研究的,我主观提倡现代“白话”“口语”入诗要经过提炼加工,有些“白话”“口语”近乎雅语,入诗可直接,但有些则近俚语而俗不可爱的要根据情况加工一下。如同吃饭,天然绿色黄瓜可以摘下来直接吃,种在地下萝卜你直接挖出来吃试试?要思考要根据实际情况历史情况来研究问题。一直在提倡治学之道在于结合当时历史条件来谈,要学会在继承基础上接着往下说。而不是没有基础的谈创新。


德不孤,必有邻
崇仁重信,辩证和合
回复

举报

64

主题

1107

回帖

2845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北诗词荣誉首席

积分
2845

敬业首席优秀诗手副站长

 楼主| 发表于 2020-7-3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兰凯 发表于 2020-7-3 19:21
之前在某些地方谈论过这个话题,,,一些未经整理的文字,发过来大家讨论

“白话”或者说“口语”这个在 ...

感谢纳兰版主支持,遥致谢忱!
回复

举报

29

主题

739

回帖

1715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1715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0-7-3 1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同纳兰版主的意见。在保证诗韵的前提下,白话文和文言文都可以,但是这个尺度不好把握。
回复

举报

29

主题

739

回帖

1715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1715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0-7-3 19: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还是尺度问题,白话文不宜太白,文言文不宜太晦。而且一些现代汉语中的意象更有助于理解诗意,如果一味追求古意,写到涉及现代题材的一些诗时,就得寻求对应的古代意象,增加了写诗的难度。
回复

举报

272

主题

2995

回帖

7285

积分

论坛嘉宾

积分
7285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0-7-4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声堂 发表于 2020-7-3 19:24
感谢纳兰版主支持,遥致谢忱!

您客气,互相探讨
德不孤,必有邻
崇仁重信,辩证和合
回复

举报

11

主题

65

回帖

271

积分

论坛嘉宾

积分
271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0-7-4 1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适当的白话文入诗可以增加诗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然而过犹不及,一些白话文也不适合入诗
回复

举报

86

主题

1091

回帖

3186

积分

论坛元老

西北诗词版主

积分
3186

优秀诗手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0-7-4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话入诗要很高的遣词造句水平,玩好了,别开生面,玩不好就是四不像不伦不类!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时飞腾达封狼后,谁哭西郭士隐甄?
回复

举报

281

主题

6511

回帖

1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执行站长|《当代诗词》精选版执行首席

积分
16097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执行站长执行首席

发表于 2020-7-4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占座支持讨论!                           
一個人的武功分了派别,已自落了下乘。  - 金庸
回复

举报

64

主题

1107

回帖

2845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北诗词荣誉首席

积分
2845

敬业首席优秀诗手副站长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皮三两 发表于 2020-7-3 19:32
我认同纳兰版主的意见。在保证诗韵的前提下,白话文和文言文都可以,但是这个尺度不好把握。

我也进行过相关的尝试,但目前来说确实很难成功。但这或许因为我本人的天赋与才情有限,并不代表这种尝试不能成功。
回复

举报

64

主题

1107

回帖

2845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北诗词荣誉首席

积分
2845

敬业首席优秀诗手副站长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园人家 发表于 2020-7-4 13:37
白话入诗要很高的遣词造句水平,玩好了,别开生面,玩不好就是四不像不伦不类!

对于竹园兄的观点,我很赞同。这个确实很难。
回复

举报

64

主题

1107

回帖

2845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北诗词荣誉首席

积分
2845

敬业首席优秀诗手副站长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英伟 发表于 2020-7-4 10:55
个人觉得,适当的白话文入诗可以增加诗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然而过犹不及,一些白话文也不适合入诗

“可以增加诗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对于这点我很赞同,但度怎么反握,确实是一大难题。
回复

举报

272

主题

2995

回帖

7285

积分

论坛嘉宾

积分
7285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0-7-5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白话入诗根本在于把握“白话”这个程度,这个“白话”绝非口头语,一定是加工过的。现代聂绀弩先生的诗可以做参考,齐白石老先生的诗亦可参考研究
德不孤,必有邻
崇仁重信,辩证和合
回复

举报

1372

主题

4123

回帖

1万

积分

轮值首席

西北诗词轮值首席

积分
15201

轮值首席优秀诗手

发表于 2020-7-5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皮三两 发表于 2020-7-3 19:32
我认同纳兰版主的意见。在保证诗韵的前提下,白话文和文言文都可以,但是这个尺度不好把握。

附议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0-7-5 2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话入诗,若是实验体那么部分赞同。若是其他那么我个人是不赞同的。容易不伦不类,最终获得贻笑大方的后果,也容易写成老干体。目前,一般这样做的诗人,往往是古代汉语水平不好的。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4-7 00:41 , Processed in 0.0674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