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三峡遗踪》再三首 楚蜀鸿沟 连年征战急,蜀楚一鸿沟。 劈壤君王喜,开疆百姓愁。 穷兵争十代,遗祸害千秋。 本是同林鸟,何须斗不休? 附记:在巫峡深处,有一樽巨石独立北岸,石头临江的一面刻有雄劲的四个大字:楚蜀鸿沟。这四个字为清朝乾隆年间荆南观察使西蜀李拔率三峡修江劳工大规模整治河道时所题刻的,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巫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巴东县境内,长江巫峡段有一条小溪从北岸注入长江,这条小溪名鳊鱼溪,历史上为川鄂边界线,现今为渝鄂两省市界河,鳊鱼溪是地理上的“鸿沟”。“楚蜀鸿沟”石刻位于鳊鱼溪汇入长江河口的上游,郭沫若经过这里曾留下诗作:“群壑奔荆楚,一溪定界边。船头已入鄂,船尾尚留川”。 水上人家 巨石矗江堤,房船水上栖。 双肩挑两坝,两坝带双溪。 旅客烧钱喜,渔夫酒醉迷。 相逢如老友,携手赴天梯。 附记:三峡人家位于以险著称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是石、瀑、洞、泉等元素的完美组合。许多三峡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船上,常年以打鱼为生,在水上流动,和风浪搏击,与渔船为伴,形成了"水上人家"。每条帆船上都装有两个乌蓬,比较矮的那个乌蓬里面是卧室,供主人睡觉休息之用,立于船头比较高的另一个乌蓬是为主人推桡、摇橹时遮风挡雨之用。 三游奇洞 峭壁开仙洞,泉名陆羽提。 天钟鸣玉磬,地鼓响金鼙。 二白诗文美,三苏石刻迷。 两游前后至,美煞下牢溪。 附记: 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体,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以石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出三游洞沿石阶下行到下牢溪畔,悬崖腰畔有一方形石井,依峭壁上履石亭,这便是“陆游泉”。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 “二白” 即白居易、白行简。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三苏),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