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34|回复: 18

[律绝] 故里 步韵张智深《故乡童年之促织》

[复制链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发表于 2020-10-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里(步韵张智深吟兄《故乡童年之促织》)

泠泠儿

潮汐去来随雨听,每于耳畔枕边生。秋衔岩果鸟声滑,春到石村山色明。
藤老巡檐谁未见,苔新绕宅道非平。可堪乡里人难识,野老惟能记小名。

注:石村,老家"文石村"原名。

2020、10、2、仓山龙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泠泠儿 于 2020-10-2 18:49 编辑

故乡童年之促织
张智深
犹记故园秋可听,每于床下壁间生。
促来梭影千家急,跃上童谣一烛明。
客鬓暗随乡树老,归舟空望海潮平。
忽如昨夜来入梦,犹傍枕边呼我名。

故里
泠泠儿
潮汐去来随雨听,每于耳畔枕边生。
秋衔岩果鸟声滑,春到石村山色明。
藤老巡檐谁未见,苔新绕宅道非平。
可堪乡里人难识,野老惟能记小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文:长乐文石村由来!







文石村原名 石村,因村后山有一石如屋檐下罩貌,故名。“ ”字在古词典中系生僻字。明万历,知县韩绍巡视该村时,村耆老具帖相迎,人皆彬彬文质。县令见帖中“ ”字僻甚,在 字之上加一笔,为“文”。瞩耆老曰:“尔乡文物之盛有邹鲁之风,称为‘文’固甚当,何以 为?”后村名遂改为“文石”。唯至今在文字上虽书为“文石”,而口语仍称“ 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文石村的盛况





文石澳江面广阔,为长乐四大澳口之一。由于该村地占闽江南口,是江海通航的要津,海防重要的处所,海内外船只往来频繁,且村西向的闽江是通往神州的唯一航道,在公路未建成以前称为我县北乡各乡村与神州交通的主要航道,因而这里自然成为船只靠泊港口和出口货物的集散地。“登文道”码头,古时十分繁忙。




明洪武十年(1378)就在这里设一所“把截寨” (把守和阻截的意思) ,二十年(1387)增设烟墩(即烽火台)一处,迨后又在江边马山上设炮位八处。永乐七年( 1409) 三保太监下西洋曾在牛山旁的天妃宫设祭开船。永乐年间朝廷派遣天使前往琉球国封中山王时亦在此设祭开船。当时北乡赴京应考人员多取道文石,在牛山西侧道头乘船出港。万历二十年(1592)各乡文人捐资修砌,乃名“登文道”。此道长一百多米,直达江心,供登舟之用,自此绅衿群众上下船称便而不病涉。舟由公设,儒童上省应试可免费优待。道侧还有经商者公建的渡亭,供待渡者休憩及避风雨。



当时,龙山上建有一所佛寺,名叫龙山寺,寺旁有塔名龙山塔。对面狮山也有一寺名东林寺,寺旁有塔名狮山塔,山上有亭曰初雨,寺右建有公馆一所为接待官吏会议之所。此外,还有天妃宫、毓麟宫、大王宫、土地祠,这些庙宇,建筑雄伟,神像庄严, 蔚为壮观。可见当时文石经济的繁荣, 人民财力的富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初文石村 的劫难


文石于明洪武年间设把截寨、烟墩、炮位,意在防海。明末,尤其嘉靖年间,倭寇对东南沿海为患严重。嘉靖二十九年(1550)、三十六年(1557)、三十八年(1559)、四十年(1561)四次倭寇登陆,首当其冲的文石难以幸免。清顺治十三年(1656)冬,文石与梅花同惨遭劫洗。被擒者十之二,被杀者十之四,溺水者十之三,苟全性命者寥寥无几。村民负痛数年,方冀有日得回故土。不意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为防备郑成功义军活动,命令沿海居民内迁,文石又被迫内迁三十余里。文石人民雪上加霜,惨不可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时局稳定后,省姚督台奏传恢复时,文石村已破败萧条,无业可务。斯时海滨亲属同遭内迁之变,无力相顾,村居民苦无生计,回归者仅十之一、二。原来拥有三千八百余户的市镇,变成人烟稀少的小村落;昔日舟车辐辏,经济繁荣的澳口,成为瓦砾丘墟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被“诬隐”的盗村的盗村
长乐民风淳朴,素重气节,抗御侵略,敌忾国仇是其本性。明室沦落,民心犹在,当时山海起义抗清复明,福建沿海在郑成功倡导下,其风甚炽,文石地处要冲,明军自不能随便放弃,当地人民自然也会参加抗清活动。据现在的文石老人说,当时清军曾数度夜间来袭,俱因六个兽山(即马、牛、龙、蛇、狮、豹等山)能于夜间合拢封闭通道,致清军无法攻入。这虽是神话未可置信,而明将指挥适当,清将不明虚实、无从得手,却是事实。后因清军“师久无功”,遂向上谎报文石全村居民俱是盗寇,请求上级调动大兵来剿,致上述顺治十三年冬的浩劫。

又据文石村民传说,夜间如有情况须动员丁壮者,则以“拖竹排”为信号。这“拖竹排”行动,以后被清军诬隐为“盗贼抢劫”的行动。此后以讹传讹,使文石长期背着“盗村”的黑锅,蒙受不白之冤。





马山炮台是闽江出海口(南线)前沿炮台之一,坐落在文石村外东北角的海岸突出位置,炮台建在东边临水的山坡,背倚马山,居高临下,直视闽江口,一览无遗。明朝时在马山设烟墩(烽火台),到了清顺治年间置炮台,亦称文石炮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顺着牛山脚下的一条小路向江边走去,有一小山丘,人称“马山”,文石寨、烟墩、炮台就在这上面。












它是闽江口炮台群中最外围的炮台之一,面对宽阔的“梅花水道”,与琅岐岛隔江相望。刚上山丘就能看到混凝土般一层层铺就而成的残墟地块,这就是炮台座。据介绍,这其实不是混凝土,而是用糯米汤拌泥土夯实而成,这样铺就的炮台座,坚实耐用,不亚于混凝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望着这一块那一块的炮台座,可以想象当年为抵御侵略,烽火四起,炮声轰鸣的情景。






如今烟墩和炮台遗址皆作为景观迎接游人,马山顶上爬满青藤绿草,山下一块形似“海豹”的大石,惬意地半卧水中,乐享和平的清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文石海豹石(卧马)

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正联手国内7个古港城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预备名单。现还留存的几个相关文化遗产点中,长乐就有登文道、圣寿宝塔及天妃灵应之记碑。

登文道码头

登文道位于潭头文石村,修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是闽江口岸商旅行人水上交通要冲之一,是重要的船舶停靠点和对外通航的一个港口。明清时代绅衿来往及儒童赴乡试赶京考由此转道。取名登文道,表明这是登上文石的道头,也寓意登上文官仕途。郑和下西洋多次在此设祭开洋,扬帆出海。登文道码头是江海交接的关口,是闽江下游水上进出省会的门户。郑和船队曾多次在这个码头出海,也是郑和到长乐修建天妃庙时登陆的地方。登文道由花岗岩大条石铺成,每块长十尺,宽一点八尺,厚一点二尺,重达两吨多,使用双条并列成道,总长约99.7米。明清两代,赴乡试由此经过免收过渡费。长乐、福清学子上省、进京应试都由此登船渡江。由于闽江口风急浪大,加上江边泥沙淤积,船只无法靠岸,许多学子都要让人涉水背到江中登船。后来,学子们在天妃庙烧香许愿:尚若考中或出仕,必献石铺道,随后便有了这条由大石板铺就的登文道。




文石山连着文石浦、文石澳,极具特点,即险奇。文石三面滨海,一面靠陆,又称汶石。文石澳,为长乐大海极边四大澳之一,下通五虎荻门,上联省会福州,北扼闽安镇,历来是长邑北蔽要害。陆上落坐五座山,环绕营卫,著称“文石五兽”:南虎山,西南蛇山,西豹山,东北牛山,东南龙山。山山照应,出“文石八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景中的“登文接踵”,指的是文石登文道。此道在本村江墘,背负圣娘山天妃庙,北以马山为屏障。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首倡者募缘鸠金,历四载艰辛,募及县城、龙门、枫林、菊潭、边兰、阜山、 二刘、岭南等众乡村城镇。道成,成为闽江口岸军旅、商贸、行人水上交通要冲,形成重要的船舶停靠点和对外通航的要津。明清两代,绅衿往来及儒童进京赴考都由此转道,过渡费一律免收。乡人引以为荣耀:文石好道头,真是登文之大道!

文石港与琅岐岛隔江对峙,距五虎礁20海里,是由闽江口登长乐的必经之地。当时,文石港是海舟渔货商旅云集之处,官宦商贾、文人学子络绎不绝,市场非常繁荣。连澎湖列岛的渔民和商家都被吸引来。



登文道码头又是古代长乐客商出远洋的始发地和朝廷使臣去琉球岛的出道,也是中琉关系重要口岸。
现在的登文道,已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和船去舟来。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梅花出美女,文石好道头”,也已成了美好的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石天妃庙

文石天妃庙面向闽江口,地处海港交通要道,距五虎门约20海里,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是研究郑和在长乐活动的一处重要遗址。庙前有明代码头登文道,1956年庙圮废,2001年村民集资,前殿、大殿、后殿全按原规模重建。



文石天妃庙坐落在“王兽奇峰”之间,依山傍海,左揽虎山,右倚牛山,身后坐卧蛇山、狮山、龙山三山,景色秀丽。1409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前曾在此设祭开船,传说郑和船队在海上遇险之际,妈祖显灵保佑,使之安全回到南京。郑和将此事上奏朝廷敕建文石天妃庙,便有了这座富丽堂皇的庙宇和“钦赐天妃庙”的匾额,妈祖塑像端坐大殿中央,大殿的墙壁上绘有妈祖生平与郑和遇难得救、赐匾重修的连环图画。
此后,郑和每次亲率船队下西洋前都在此设祭开洋。郑和之后,明朝廷多次派遣使者前往琉球,册封琉球国王,俱在此设祭开船,记载于史书的有四次。
明成化七年(1471年),朝廷派给事中董旻、行人张辉出使琉球。行前,两人传命长乐地方官将天妃庙修缮一新。嘉靖十三年(1534年),给事中陈侃、行人高澄出使琉球前,再次修缮文石天妃庙。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骚扰闽海居民,天妃庙被焚毁。嘉靖三十七年,琉球世子尚元乞封,朝廷派刑科右给事中郭汝霖(官至南京太常卿)、行人李际春出使琉球。郭、李决心重修天妃庙,传令长乐县地方官编制工程预算。陈侃、高澄闻讯捐奉24金,郭、李二人捐24金,郭汝霖请求闽代巡抚樊斗山赞助,两个月后竣工。郭汝霖请来樊斗山、陈侃、高澄在装饰一新的天妃庙设坛祭海,祈求天妃娘娘庇佑海上安全。祭罢登船开洋,直驰琉球。嘉靖四十一年,郭汝霖从琉球归来后,撰《文石庙碑记》,立在天妃庙前。
万历六年(1578年),萧崇业(官至南京右佥都御史)在筹备出使琉球期间,与谢杰写信给长乐县地方官,要求他们筹资维修文石天妃庙。翌年四月,竣工。萧崇业亲撰《重修文石庙碑记》。今《文石庙碑记》与《重修文石庙碑记》皆不知下落,仅留一残碑和碑座。
中琉之间海上航行十分险恶,常遇飓风,船破货沉,葬身鱼腹的惨剧时有发生。因而,明清历次册封使臣几乎都险遭不测,所以册封使臣都极为重视使团远航的祭祀天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祭祀分为礼部准备谕祭祈报海神文,拜祭所经之地的天妃庙,以及使事完成后的拜谢还愿。陈侃开创先例,此后朝廷通常在确定册封使入选后,礼部移交翰林院撰文道谕祭祈海神文,并行令福建布政使于文石天妃庙备祭二坛:一在启行之时,二于回还之日。使后来继今昔,永著为例,成为之后琉球册封使臣所遵循。自册封使臣在京领命从琉球返航,凡经天妃等海神庙,都要上前行香,明清两朝册封使均有相对固定的谕祭海神地点。明代每次由福州出洋使臣都在长乐太平港或梅花候风启航,因而文石天妃庙成为明代册封使臣祭拜海神之处,在琉球册封中具有重要地位。

历经风涛骇浪,顺利返回的册封使团,对天妃等诸神满怀崇敬与感恩之情,第一大事即前往文石天妃庙举行隆重的谕祭海神典礼,此中宣读皇帝谕祭报海神文,拜谢海神对此远航的庇佑。民间刻龙只刻四爪,朝廷钦赐建造的庙宇才能刻五爪龙。长乐五爪龙石刻有两块。一块存在文石天妃庙内,一块存在稍后三年赐建的长乐县城南山天妃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州、长乐与琉球的关系特殊。史料记载,福州是朝廷指定的通往琉球的唯一港口,长乐是其中一个重要据点,也是中国册封琉球使团起程和返航的地点。明清朝廷十分重视册封使臣的派遣,两朝对琉球册封活动有24次,遣使43名,明朝琉球遣使18次,琉球使臣前来请封、谢封、进贡多达300多人。明清两朝中,共有4名福州人当过册封使。在册封活动中,福州承担了主要任务,如明万历七年(1579年),福建长乐人谢杰(1536-1604)充册封副使,清同治四年(1865年),福建侯官人赵新充册封正使。

明洪武年间,为传播中华文化,朱元璋特赐闽人36姓移居琉球。闽人移居琉球后在治理国家和传播中国文化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24岁的长乐古槐北湖人郑义才,奉旨与梁、高、蔡、王等姓乡亲从长乐移居琉球,成为琉球郑姓始祖,担任总理唐荣司(从二品)。其后裔郑迥,成为琉球国的法司官(从一品),冲绳那霸市还设立郑迥的显彰碑。如今,长乐古槐北湖村后代在冲绳有7000多人,前些年,他们曾两次组团从冲绳回长乐祭祖。嘉靖年间,在琉球的闽人入国子监学习,回国后深受器重,“累官到法司”,故有“三十六姓为法司,自迥始”之说。



福州不仅是通往琉球的唯一口岸、明代建造战舰的中心之一,还是建造琉球册封船的重要基地。琉球来华使臣获准在福州修船造船,建造册封船的船厂从明成化以后从泉州移到福州南台闽江边。册封船由福州南台起航至长乐文石祭海后由梅花所开洋,出闽江口五虎门,驶入台湾海峡至琉球。
郑和下西洋以来,福州成为近代对外交流的重要口岸。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则通过福州和长乐传播到琉球,至今仍影响着琉球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国诗词论坛督导

积分
42459

特别贡献论坛管理员论坛督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正联手国内7个古港城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预备名单。现还留存的几个相关文化遗产点中,长乐就有登文道、圣寿宝塔及天妃灵应之记碑。





登文道码头登文道修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是当年省赴考生员出发地,取名登文道,表明这是登上文石的道头,也寓意登上文官仕途。郑和下西洋多次在此设祭开洋,扬帆出海。登文道码头是江海交接的关口,是闽江下游水上进出省会的门户。郑和船队曾多次在这个码头出海,也是郑和到长乐修建天妃庙时登陆的地方。码头由花岗岩大条石铺成,长十尺,宽一点八尺,厚一点二尺,使双条并列成道。长约99.7米,最宽处有3.5米,每块重达两吨多。明清两代,赴乡试由此经过免收过渡费。长乐、福清学子上省、进京应试都由此登船渡江。由于闽江口风急浪大,加上江边泥沙淤积,船只无法靠岸,许多学子都要让人涉水背到江中登船。后来,学子们在天妃庙烧香许愿:倘若考中或出仕,必献石铺道,随后便有了这条由大石板铺就的登文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4-11-23 00:28 , Processed in 0.0772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