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54|回复: 5

[其他] 反弹琵琶兴味长

[复制链接]

18

主题

70

帖子

234

积分

论坛嘉宾

诗词理论栏目嘉宾

Rank: 6Rank: 6

积分
234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0-9-4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槐香梦园 于 2020-9-4 22:04 编辑

                 反弹琵琶兴味长
    文人见解不同,作文驳难攻讦的情况屡见不鲜,假以大块文章,既可从论点论据论证诸方面刀刀见血,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深刺痛点。其文也花团锦簇、精彩绝伦;其读也淋漓酣畅、欲罢不能。著名者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千载之下重读仍感到气场逼人,具有一种“理足气盛,劲悍廉厉”(吴汝纶)的震撼力量。
    诗歌向以温柔敦厚为灵魂,有没有不同观点、不同看法的碰撞呢?答案是明确的,虽然不算多,因为这种文学形式实在不便用来承载批驳论证的功能。然而或明确、或委婉、或直截、或含蓄地反驳对方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还是差强人意的。当然,很多时候,诗人并非真正要与对方辩个天圆地方你黑我白,多是点到为止,这里选几组对照着阅读,也别有一番情趣。

一、唐·王昌龄 VS唐·王勃  
        王勃《秋江送别》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两位老王家自己人都是名满天下的文坛重量级人物:一个是六岁能文的神童,一个是“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他们的对决,理当精彩。
    王勃的送别诗流露出浓浓的惜别情绪,表现了淡淡的伤感。
    王昌龄的送别诗,充满着乐观与旷达。
    作为王勃逝世20年后才出生的晚辈,王昌龄这里也是毫不客气地与前辈唱了反调。只要是同一条流水,同一道青山,同一个明月,就不能说“两乡”啊。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他隐藏着这样一句“潜台词”:前辈啊,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豪情哪里去了?
    两诗都是名篇,但王昌龄诗表达出更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送别之时,对远行朋友也更具心理抚慰,当然也就流传更广。直至今日扶桑,仍能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诗句,给饱受疫情戕害的国人以鼓励。
    pk指数:★★★
  
二、唐·高适 VS唐·王维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维的这首送别诗写得情景交融、意味深长,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成之后即广为流传,披以管弦,交口传唱。
    如果说王维少年得名的话,高适却是在五十岁才开始学诗。他的诗语言质朴,多胸臆间语,加之天赋高,所以很快就登堂入室。晚年封为“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唐才子传》),是唐代著名诗人里唯一被封侯,地位最显赫的人。人生成功辉煌,诗歌也境界开阔。
    高适的诗写于天宝六载(公元747年),有学者认为董大是礼部尚书房琯的琴师董庭兰,彼时董与高都不得志,四处流浪,正好相逢于河南商丘之睢阳,惺惺相惜,分手时高适吟诗赠别 。
    高、王两诗写作时间相近,难说孰先孰后,从内容上感觉高诗唱了反调,应该稍后一些。如果说王诗重在珍惜当下,那么高诗则放眼于将来;一个劝朋友多喝几杯,珍惜眼前短暂的相聚;一个鼓励勇敢前行,四海之内不愁知交。如果说,边陲之地条件艰苦一般人不愿意前往,元二因公出使官身不由己,算不上一趟美差,故王维诗里多了些缠绵情谊。高适性格豪爽,此时落拓失意,浪迹江湖,更多寄希望于未来的改变,所以诗里没有迷惘犹豫的情绪,只具乐观自信的心态。这既是安慰董大,也是与君共勉。
   高王两诗结尾不期而遇地产生了碰撞,火花四溅、照亮了唐代送别的诗坛。风格不同、情趣有异、各寓深情,皆为传世名篇。
    pk指数:★★

三、北宋·王安石 VS 晚唐·杜牧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若论历史上最著名的失败的英雄,首屈一指当推霸王项羽了。基于肯定其历史地位及同情失败者的心理,司马迁把他列入只有帝王才能专享的“本纪”以示尊崇。后人诗词多有论及,其中杜牧的《乌江亭》绝对是安慰失败、劝人翻本的心灵浓鸡汤。
    他在诗里议论战争成败之理,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进行假设性推想。“胜败不期”“包羞忍耻”“江东才俊”“卷土重来”这些经他之手定格为成语的鼓励,给予多少绝望的人燃起东山再起的希望之火。可惜此时杜牧没有了写《阿房宫赋》的严谨和深刻,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为不能“包羞忍耻”。这个结论能否普遍接受值得商榷,果然,213年后,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路过安徽和县乌江亭,在杜牧题诗的地方,针锋相对地写下了这首“叠题”诗。
   如果认为“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杜牧不过是个情感丰富的诗人,偶尔展示自己吊古伤今忧国情怀的话,王安石则是个老练成熟的政治家,赋诗言志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他冷静地看到楚汉相争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用一个反诘句,无可争辩地指出,再多才俊的江东子弟,也不会为争君王的项羽卖命。理性判断,睿智精警,独具只眼,不容置疑。虽然辛辣冷峻,却准确把握住人心向背是胜败存亡的关键和根本,可谓一针见血。我们有理由相信,他题在乌江亭墙壁上的诗,是明确地向外界昭示其将来改革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
    其实反用其意作为吸睛手段,小杜运用最为纯熟,他于诗中多有惊人之语。《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题商山四皓庙》:“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不曾想惯作反调的他,偏偏碰到了不断求新、敢于较真的拗相公,被怼个灰头土脸也是理所当然了。至于探究项羽失败原因,古人也批评小杜识见之差:“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但是,作为诗中议论的含蓄手法,却又启发后人,“开宋人门径”(清吴乔《围炉诗话》)。不管初心如何,这两首诗都在中国文学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芒。
      pk指数:★★★★★
四、五代前蜀·韦庄VS 晚唐·高蟾
高蟾《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韦庄《金陵图》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六朝金粉,十里秦淮,历来是画家和文人喜爱描绘和吟诵的对象。一个不知名的诗人,一个落第书生,当他路过金陵时,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看到“金陵望晚”图,面对“浮云”“落日”这些落寞景象,看到晚翠、秋山这些暗淡色彩,想到晚唐危机四伏政治颓败,自己屡试不第遭遇坎坷,不禁忧从中来,百感交集,于是在画上题下这首诗。不料想,这一笔下去,竟然成就了他的诗名,从此,占据诗坛一席之地。
    题画诗讲究诗画互补,诗传画外意,画寓诗人情。高蟾面对画作,心潮起伏:六朝已随秋风去,大唐风雨飘摇又将何往?我也有建功立业挽狂澜于既倒的雄心壮志,却报国无门。一腔孤愤凝成“一片伤心画不成”,七个字胜过千言万语,其中饱含凄凉与无奈,丰富的意蕴,融化了无数诗人的灵魂。据说清代第一才子纳兰性德极其喜爱这句,曾在词里直接引用。
    毕竟都在晚唐诗歌爱好者朋友圈里混,韦庄对这首诗一定读过且背熟了,当他同样面对“金陵图”时,不由得沉吟:我欣赏你的诗,却不一定赞成你的观点。于是振笔疾书“谁谓伤心画不成”,不留情面地迎头怼向高蟾。
    不是韦庄口无遮拦,风度欠佳,他有迎面直怼的胆气和资本。论诗文成就,高蟾藉藉无名,韦庄却是与温庭筠齐名的才子。一篇《秦妇吟》成为三唐不二之作,昂首屹立在古典叙事诗的高峰上。论郡望地位,高蟾身世不详,韦庄官宦书香出身,乃韦右相七世孙、韦苏州四世孙,自己也从晚唐校书郎做到前蜀宰相。最重要一点的是他认为,“画不成”是不愿意画。不信看俺韦某人施展手段,帮你揭示缘由:只为迎合世人喜好,不愿面对现实是画不成的心理因素;只着眼六朝往事歌舞升平金粉繁华,不直面凄凉衰败枯树寒云的实际是画不成的现实因素。只有剥去六朝粉饰太平的面子,露出千疮百孔社会真实的里子,这才是一片伤心能“画成”的关键。
    表面上看,两诗所持结论相反,其实表现主题一样。都是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都深藏着对晚唐社会现实深沉的隐忧。
  pk指数:★★★★
五、明末清初·陈忱 VS 中唐刘禹锡
刘禹锡《乌衣巷》
    朱鹊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陈忱《叹燕》
    春归林木古兴嗟,燕语斜阳立浅沙。
    休说旧时王与谢,寻常百姓亦无家。
    刘禹锡诗以“野草”“夕阳”铺垫,再以燕子归巢却蓦然发现,王公贵族的高宅大院已经变成普通百姓的栖身之所。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盛衰兴亡皆为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如果说刘禹锡咏叹的是一种改朝换代的兴亡之感,那么陈忱的诗则深藏着国破家亡的民族遗恨。他经历明末连续不断的农民战争,看到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导致民不聊生的现状,更亲自经历了清兵入关后的大肆杀戮:扬州三日、嘉定十屠,十室九空,万户萧疏。燕子归来,只见千里焦土,断壁残垣,哪里找寻常百姓的屋檐?昔时王谢燕,尚有百姓家可巢。今日百姓流离失所,燕子栖息何处?燕犹如此,人何以堪!有家与无家的强烈对比,刺痛了着诗人的眼睛;血肉横飞的残暴镇压,让他只能把深深的哀痛埋在心底。刘诗表现六朝兴衰,陈诗表现亡国之恨。改朝换代百姓尚在,而亡天下则玉石俱焚矣。此诗令人不忍卒读,更难以深味,其思想感情更为深沉痛切。
    陈忱明亡后绝意仕进,遁迹林泉,穷困潦倒,卖卜为生。曾与顾炎武、归庄组织惊隐诗社,创作《水浒后传》,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
     pk指数:★★★★
    其实,诗人反弹琵琶,不过是一种表现手法,故意翻案,跌入一层,推陈出新,翻出新意,这既是江西诗派“脱胎换骨”的技巧,也是谢枋得“死中求活” 的手段。对照阅读取其趣,不可胶着粘滞,死钻牛角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22

帖子

1983

积分

常管

诗词理论常务管理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

栏目管理员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0-9-5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向以温柔敦厚为灵魂,有没有不同观点、不同看法的碰撞呢?答案是明确的,虽然不算多,因为这种文学形式实在不便用来承载批驳论证的功能。然而或明确、或委婉、或直截、或含蓄地反驳对方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还是差强人意的。当然,很多时候,诗人并非真正要与对方辩个天圆地方你黑我白,多是点到为止,这里选几组对照着阅读,也别有一番情趣。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22

帖子

1983

积分

常管

诗词理论常务管理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3

栏目管理员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0-9-5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唐·王昌龄 VS唐·王勃  
王勃《秋江送别》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两位老王家自己人都是名满天下的文坛重量级人物:一个是六岁能文的神童,一个是“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他们的对决,理当精彩。

王勃的送别诗流露出浓浓的惜别情绪,表现了淡淡的伤感。
王昌龄的送别诗,充满着乐观与旷达。

作为王勃逝世20年后才出生的晚辈,王昌龄这里也是毫不客气地与前辈唱了反调。只要是同一条流水,同一道青山,同一个明月,就不能说“两乡”啊。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他隐藏着这样一句“潜台词”:前辈啊,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豪情哪里去了?
   
两诗都是名篇,但王昌龄诗表达出更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送别之时,对远行朋友也更具心理抚慰,当然也就流传更广。直至今日扶桑,仍能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诗句,给饱受疫情戕害的国人以鼓励。

——颇耐品味!   有诗例,有“真相”;有对比,便有“伤害”。呵呵,亦一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597

帖子

2305

积分

论坛嘉宾

诗词理论嘉宾

Rank: 6Rank: 6

积分
2305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0-9-6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有情趣的解读。后人怼前人,其实很多并非有意唱反调,而是借此借反调的形式,更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把这样一种唱反调,从隔空硬怼的角度去做解读,读出思想的碰撞来,读出点火药味来,很有创意,读来也趣味十足。问好先生,感谢又奉谢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主题

396

帖子

1375

积分

论坛顾问

诗词理论栏目嘉宾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75

优秀诗手论坛顾问

发表于 2020-9-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70

帖子

234

积分

论坛嘉宾

诗词理论栏目嘉宾

Rank: 6Rank: 6

积分
234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阅读,请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4-20 12:40 , Processed in 0.0665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