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08|回复: 4

[理论] 历代诗画中的西湖十景 丹青篇

[复制链接]

359

主题

1198

帖子

3371

积分

论坛嘉宾

闽浙诗词嘉宾

Rank: 6Rank: 6

积分
3371

论坛嘉宾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0-8-1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 周尚文《西湖全景图屏》


柏舟谈诗(11):历代诗画中的西湖十景(丹青篇)


(本文原写于2014年12月,这次有几处略作修改)


这次回杭州授课期间购得两部西湖画册,一部为清代康熙朝的王原祁所绘《西湖十景图》,一部为乾隆朝的钱维城所绘《西湖三十二景图》,终日玩赏,爱不释手。王、钱二位都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宫廷画家,又都擅长山水,画风虽异,但这两部作品都是难得的传世之作。《西湖十景图》原作为绢本设色,将西湖十景全部绘制在长卷之上,并用泥金书标出各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读者可尽览西湖山水的全貌。《西湖三十二景图》(套装共2册)设色绢本折装,每开有裘日修的对题书法以介绍各景点之地理位置、胜景来由及清以来各皇帝南巡时之御题,印制装帧颇为精良,可为藏书者匮中宝。





清 王原祁 《西湖十景图》


清 钱维城 《西湖三十二景图》封套


西湖山水之妙,除了她的天然秀质之外,更少不了人文气韵的不断渲染。而“西湖十景”正是这两方面相互激发而作合的产物。


据考证,“西湖十景”最早出现在南宋。按照宋代山水画的传统,画家笔下的山水都要有一个富有诗意的题名,因此,在马远等人的画卷上,便出现了“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双峰插云”这样的点题之句,这便是“西湖十景”的由来。马远之子马麟也是描绘西湖山水的重要画家,有《西湖十景图》等作品。马远的西湖画今天已经看不到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是马麟的《荷香清夏图》。





南宋 马麟《荷香清夏图卷》


现存最早的西湖全景图是署名李嵩(1166—1243)所绘的《西湖图》。全图逼真地展现了800多年前的西湖,除了没有湖心亭和三潭印月,这幅图几乎包括了西湖周围(从断桥、宝石山起一直到南屏山一带)的景物。画中的“雷峰塔”是南宋时的式样,与后期的西湖画完全不同,是据实写真描绘西湖全景的佳作。





南宋 李嵩《西湖图》


李嵩《西湖图》局部


现存最为完整的宋人绘“西湖十景”是叶肖岩所画的《西湖十景图册》。其风格似马远而略拘谨,山石多用湿笔轻染,石顶稍加小斧劈皴,与夏珪的大笔拖染、磅礴挥洒不同。该图传入清宫,乾隆帝为其题诗,遂成诗画合一的图册。但仔细观察后,却有些疑问。其中所绘景致与西湖十景相去甚远,如题为“断桥残雪”的那一幅,画中既没有桥,背景的山峦上也不见那最具标志性的保俶塔。我怀疑所谓“十景”,极可能是后人添加的。



南宋 叶肖严 《西湖十景图册》


叶肖严《断桥残雪图》


叶肖严《柳浪闻莺图》


另有南宋杭州籍画家陈清波善画山水,南宋理宗宝祐(1253-1258)年间为画院待诏,多作大幅西湖全景。《南宋院画录》《绘事备考》著录其作品有《断桥残雪图》《三潭映月图》《雷峰夕照图》《曲院荷风图》《苏堤春晓图》《南屏晚钟图》等34件。传世作品有《湖山春晓图》纨扇绢本,描绘杭州西湖春晓秀丽风光,现藏故宫博物院。






南宋 陈清波 湖山春晓图


现存的元代画家所画有关西湖十景的画作不多,唐棣的《西湖暮雪页》算是难得的一幅。图中有耸立于山峰上的宝塔,斜跨于柳堤上的拱桥,与断桥残雪的构图极为接近。





元 唐棣 《西湖暮雪页》


明代画家所绘西湖十景有一些,但保留较为完整的只有蓝瑛的《西湖十景图》。

蓝瑛,生于公元1585年,卒年不详。字田叔,号蜨叟。早年生长于杭州,自号西湖研民,又号西湖外民、西湖外史。二十三岁寓居松江,后来长期活动于杭州、嘉兴、南京、扬州、绍兴等地,卖画授徒,影响深远,其追随者主要集中于杭州一带,被称为“武林派”(武林为今杭州别称)。其画风融合南北两宗,自成一家,属于一位文人化的职业画家。蓝瑛一生画过大量与杭州有关的作品,其中《西湖十景图》是其力作(现存扬州文物商店)。蓝瑛之孙蓝深也是一位画家,所绘山水得其祖传,有《雷峰夕照》图轴传世。





明 蓝瑛《西湖十景图》1


明 蓝瑛《西湖十景图》2


蓝瑛 两峰插云立轴绢本设色


清 蓝深 《雷峰夕照图》

我手头这一卷《西湖十景图》是王原祁为康熙皇帝提供回忆西湖胜景而绘。康熙一生六下江南,五次幸临杭州。自第二次南巡开始,其后每次均临幸西湖。这幅“十景”图以实景为依据,描绘西湖的名胜景点,并用泥金书标示出一百二十五个景目,其中的“西湖十景”依次为:断桥残雪、平湖秋月、?院风荷、苏堤春晓、两峰插云、花港观鱼、三潭映月、雷锋夕照、南屏晚钟、柳浪闻莺。画卷起首自杭州城的钱塘门至卷末的清波门城墙,首尾互相衔接。描绘之景物刚好是三百六十度环湖一周的展示,这与一般手卷的构景惯例大异其趣。全画山峦起伏,林木繁茂,群山之中,穿插?城墙、楼阁、亭榭。沿湖景色秀丽,特别是苏堤夹道遍植桃花、柳树,红绿相间,与散布于湖岸一带的古剎精舍相映成趣。湖面宽阔如镜,轻舟荡漾,将西湖的春日景致尽收眼底。


此图卷原为清宫所藏,后溥仪以赏赐溥杰为名,将其与一批名贵书画经天津运往长春伪宫。日本战败后,溥仪携此逃跑途中被截获,现归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清 王原祁《西湖十景图卷局部》1


清 王原祁《西湖十景图卷局部》2


黄鼎(1650-1730),字尊古,号旷亭,别号闲浦、独往客,晚号凈垢老人,江苏常熟人。擅画山水。黄鼎先是向王原祁学习元人画法,尤其对黄公望研习较深。沈德潜曾说:当代以画出名的有五个人,他们是恽寿平、吴历、王原祁、王翚和黄鼎。王原祁有官职,出名容易,其它人就比较难了。但恽寿平、吴历、王翚都得到了官方的推介和宣传,比黄鼎又容易些,因此最难出名的就是黄鼎了。言外之意,黄鼎能与二王吴恽相提并论,全凭他的画艺之高。

这套“古杭州十八景”册页,便是他功力深厚与结合自然的杰作。“杭州十八景”除却“西湖十景”外,另八景即:葛岭朝暾、冷泉猿啸、北关夜市、灵台樵歌、孤山霁雪、九里云松、浙江秋涛。在黄鼎这曲西湖长歌中,长堤延伸,六桥起伏,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清 黄鼎《西湖十景册》


黄鼎《断桥残雪图》


黄鼎《雷峰夕照图》


清代康乾二帝每次南巡前后,都会有官绘本西湖图问世,或是为皇帝南巡作详导,或是总结皇帝南巡圣迹。故而,传世“西湖十景”图以清宫旧藏为主体。在这些清宫旧藏的“西湖十景”图中,董邦达为数最巨,有五件之多。


董邦达(1699-1769),字孚存,号东山,富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得中进士,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学士、户部、工部及吏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钦赐“紫禁城骑马”,此为当时清皇室给予汉人的最高政治待遇。乾隆三十四年(1769)董邦达去世后,乾隆皇帝特赐祭葬,谥“文恪”。


董邦达具有双重身份——重臣和画家。为官一生,仕途通达,荣耀无限。作画乃董邦达,“副业”,确切的讲,董邦达乃典型的“词臣画家”;由于自身深厚的学养,其于书画一道,颇深造诣。尤其以山水画闻名,其画风远师董源、巨然、和“元四家”,近学董其昌、和“清初四王”。他的山水画作品水墨疏淡,设色雅丽,用笔轻柔,擅用枯笔,皴法松秀,重视以烘染来加强干笔勾勒皴擦之韵味,使笔墨浑然一体,文人情趣极浓。颇得乾隆赏识,甚至将他与董源相比肩。


据称《西湖四十景》画册一直藏于乾清宫中直至清未,一九二五年清室善后委员会发现一份详列宣统皇帝溥仪所赠予其弟溥杰逾千件书画的清单,此画册即为其中之一。后故宫佚失书画,至一九四五年,此画册被发现于东北长春市。此套画册1993年成为苏富比香港分公司的一件拍品。由于有上述故事,另有“乾隆”、“嘉庆”、“宣统”、“鉴藏宝玺”等玺印,故价位达至三百多万元,被我国台湾收藏家黄任中先生以332万港元所购。





董邦达《西湖十景册》


董邦达《曲院风荷图》


《西湖揽胜全图》为董邦达之子董诰所绘。前扉篆书“御制巡幸诗记恭缋西湖揽胜全图,臣董诰进”。从题目可知,《胜揽》奉旨绘画皇帝题诗的西湖景迹。全图恭绘康熙、乾隆临幸的西湖四十五景,每幅以奏折形式,记述景迹名貌及康乾二帝巡幸御制诗、画和题字。《揽胜》绘于乾隆三十年,即乾隆皇帝第四次巡幸杭州期间。曾任内阁中书、经筳侍读的许京祖后跋:“蔗林先生妙通六法,时以扈从余间,恭绘西湖揽胜全图呈进。”


董诰承家学,擅书画,所呈画本屡经干嘉二帝题咏,收录于《石渠宝笈》。蒋宝龄《墨林今话》赞誉:董诰“承东山宗伯(董邦达)家学,早岁即深通六法,有‘大小董’之称。数十年来海内士橐笔游都门者,得其指授无不着声艺林。公退直余闲,寡所嗜好,门庭萧冷,每于盘礴寄情。尺幅寸缣,得者奉为珍璧。”





清 董诰《三潭印月图》


清 董诰《南屏晚钟图》


钱维城(1720—1772),字幼安,字宗磐,号纫庵,又号稼轩,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乾隆十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刑部侍郎。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善画山水、花卉。钱维城的山水画直接得自于董邦达(1699-1769)的传授和指点,带棱角的石形、双勾少皴的树干,以及中锋含蓄的细笔、淡墨勾皴的线条,都存有董邦达的笔意,但他更擅长缜密的用笔和青绿、赭石相间的设色,其中也显示出清初“四王”的流派风格,他的作品经常呈现出来的是一派宫廷富贵的气息。在乾隆的收藏目录《石渠宝芨》中,收录钱维城作品有160多幅,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钱维城作品的赏识程度。


这套已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的《西湖三十二景图》,设色绢本折装,每开纵12.7厘米,横10.4厘米,对题书法以介绍各景点之地理位置、胜景来由及清以来各皇帝南巡时之御题。末帧绘画落款为“臣钱维城恭画”钤有“臣”、“城”朱文印。书法落款为“臣裘曰修敬书”钤有“臣”、“裘白修”朱文印。


画中山峰崚嶒雄奇,起伏连绵,远处芸凝岭谷,显其无穷。此套图为小青绿山水,笔力工细严谨,山石绚丽和润而略带棱角,轻皴而染,气韵舒放。围墙、曲院、楼台、亭阁、屋宇,水榭错落其间,丛林环绕,奇石欹斜,小桥横跨,树木交叉披靡,疏密有致,巧得生机,气韵骀宕,极具清雅之趣。





钱维城 《西湖三十二景图》


美中不足,这部图册中有几处错误。由于画面上没有景名题词,只靠裘曰修的对题书法加以说明,有些图景与文字匹配出现了错误,如“柳浪闻莺”与“花港观鱼”就弄颠倒了,“柳浪闻莺”在西湖东岸,背景不应有山;而“花港观鱼”在苏堤南端的西部水域,背景正是西山。类似的情况还有“湖心平眺”与“梅林归鹤”。此外“平湖秋月”的图景也被错置于“冷泉猿啸”册页上。这可能是画作与文字由不同的人分别制作,在合成装帧时出现的错误。





钱维城《花港观鱼图》(应该是《柳浪闻莺》)


钱维城《柳浪闻莺图》(应该是《花港观鱼》)


另有翁大澄所绘《西湖十景册页》。翁大澄画史不传,大致生活于晚清同光年间,作品稀见,此件册页弥足珍贵。作品描绘之西湖十景大致本其西湖原貌而演绎,作品风格为焦秉贞一路,亭榭建筑吸取西洋透视画法,赋彩浓郁,描绘精致,点景人物之恣态亦清晰可辨,富于生趣,难能可贵。





清 翁大澂《西湖十景》册页


有趣的是,乾隆帝弘历也有一幅《兴寓湖山图卷》。乾隆帝一生附庸风雅,周围常有一批像董邦达、钱维城这样的有才华的文臣侍陪,时而也逞露炫耀一下自己才能。这幅西湖画卷在艺术上毫无可取之处,画面以呆滞的山峰为主,有长堤和湖中岛屿,对岸的雷峰塔也依稀可见,西湖的东边是一堵城墙,将杭州城与西湖隔开。画面中有乾隆的题款与“烟雨楼宝”、“太上皇之宝” 等玺印。





清 弘历 《兴寓湖山图卷》


这些古人画作中的西湖都多少有一种超然世尘的逸境,像王维的山水诗,充满古意和野趣,与我现在感觉中的西湖有很大差别。城市现代化对西湖造成了太大的影响,要想体会西湖往日的清幽,我们只能从古人的画作中去寻找了。最后题绝句一首为本篇作结。


梦里西湖且漫游,
清幽只在画中求。
风光莫向湖东望,楼外高楼不尽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653

帖子

9737

积分

超版

超版|督导助理

Rank: 8Rank: 8

积分
9737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0-8-12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1198

帖子

3371

积分

论坛嘉宾

闽浙诗词嘉宾

Rank: 6Rank: 6

积分
3371

论坛嘉宾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楚风兄鼓励,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主题

396

帖子

1375

积分

论坛顾问

诗词理论栏目嘉宾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75

优秀诗手论坛顾问

发表于 2020-8-16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洋大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1198

帖子

3371

积分

论坛嘉宾

闽浙诗词嘉宾

Rank: 6Rank: 6

积分
3371

论坛嘉宾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青山兄赏赞鼓励,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3-29 21:49 , Processed in 0.0540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