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士论文) 格律诗《四种律句成两对轮流排列规则》(四) 戈壁孤狼 ( 老农 )
(续前)
肆、 各种平仄句式在律诗创作中的运用
一、句式平平仄仄平 变为 平平仄平平被淘汰,句式 仄仄仄平平 变为 仄仄平仄平 没有被公认。
如前所述,洋洋130万言的巨著《唐诗琼林》认为:变格就是律句的第四字(五言)平仄发生变化,如 平平平仄仄 变为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变为 仄仄平仄仄,此两式前者是典型变格,后者是公认允许可以补救的“大拗”。相应地 仄仄仄平平 变为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变为 平平仄平平也是第四字平仄发生变化,这应该是“合理的”,并且指出这两种变格在唐代就“广泛使用”了。因此,该书堂而皇之地列出2a—平平仄平平 和4a—仄仄平仄平 这两种“特殊格式句”(即变格)。
事实恰巧相反。《琼林》中卷列出了2319首五言律诗、绝句,并列出其中使用了2a—平平仄平平 有 33首,约占1.4%。使用 4a—仄仄平仄平 23首,约占1% 弱。
关于七言律诗、绝句的情况,载在该书的上卷,没有电子出版物,在网上查阅不到相关资料。没办法,老农只好自己花了一个月时间,检读了《全唐诗》里一半多、共计 9234 首七言律诗绝句 。其中2a—平平仄平平(看后面五字平仄)只有 6 首,约占万分之 6,其中4a—仄仄平仄平 16 首,约占万分之 17。这就是 平平仄仄平的变格 平平仄平平 被实践淘汰和 仄仄仄平平变为 仄仄平仄平 没有被公认的原因。这也说明格律诗在实际创作中只有十种公认允许的平仄句式。
二、格律诗创作实践中十种平仄句式使用情况
老农曾经检读了网上推荐的 916 首五七言律诗绝句的平仄,各句式使用情况如下:
1/ 完全由标准律句(正格)组成的 467首, 占比51%;
2/ 使用了变格A1*-(平)平仄平仄的133首, 占比14,5%;
3/ 使用了变格K1*-(仄)仄仄平仄的 9首,占比1%;
4/ 使用拗救K1*—K2*的 50首,占比 5.5%;
5/ 使用了变格K2*-平平平仄平 或 K2**- 仄平平仄平的89首,占比9.7%;
6/ 使用两种以上变格的59首,占比6.4%。
7/ 出律的 109首占比11%。其中五言律诗绝句80首,约占全部出律的 73%,这充分表明了近体诗由五言向七言发展逐步趋向成熟的过程。
此外,我还检读了 9324 首全唐诗里的七言律诗绝句,其中使用2a-平平仄平平6首,使用4a-仄仄平仄平 的16首,孤平6首,三平尾46首,三仄尾85首,大拗不救14首,失粘85首,失对22首,出律89首,其余约9000首都遵循了《成对轮排规则》。
附;916首五七言律诗绝句使用各种句式的分类表:
(一)、完全由标准律句(正格)组成的 467首,占比51%
(1)、235首五绝里,完全由律句(正格)组成的110首
(2)、248首五律里完全由律句正格组成的94首
(3)、207首七绝里完全由正格组成的145首
(4)、226首七律里完全由律句(正格)组成的118 首
(二)使用了变格A1*-(平)平仄平仄的133首,占比14.5%
(1)、235首五绝里使用了变格A1*的 42首
(2)、在248首五律里有使用变格A1*的 40首
(3)、 207首七绝里使用了变格A1*的 21首
(4)、 226首七律里有 使用了变格A1*的 30首
(三)使用变格K1*-仄仄仄平仄的9 首,占比1%
(1)、 使用变格K1*-仄仄仄平仄2首五绝;2首
(2)、 使用变格K1*-仄仄仄平仄五律 2 首
(3)、 使用变格K1*-仄仄仄平仄的七绝 1首
(4) 使用变格K1*-仄仄仄平仄的七律 4首
(四)使用“拗救的”50首,占比5。5%
(1)、使用拗救的五绝11首
(2)使用拗救K1*-K2*的五律16首
(3)使用拗救的七绝9首
(4)、使用了拗救的七律 14 首
(五)、使用 K2*-平平平仄平 和 K2**-仄平平仄平的89首,占比9。7%
(1) 使用 K2*-或 K2*的五绝13首
(2)1使用K2*-或 K2**五律14首
(3)、使用K2*-或 K2**七绝33首
(4)、使用K2*-或 K2**的七律29首
(六)、使用两种以上变格的59首,占比6.4%
(1)、235首五绝里约使用两种以上变格的14首
(2)、248首五律里使用两种以上变格的29首
(3)、207首七绝里使用了两种以上变格的7首
(4)、226首七律里使用了两种以上变格9首
(七)、出律的109首,占比11.9%
(1)、235首五绝里有35首出律
(2)248首五言律诗里45首出律
(3)、207首七绝里 7 首 出律
(4)、226首七律里22首出律。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