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柏舟|逍遥羽毛 于 2020-6-10 10:52 编辑
柳宗元和他的《祷雨文》
2010年7月
我来柳州这几日正值7月盛暑高温天气。一日清晨,独步于龙潭公园内,向西绕过大龙潭,径直走至雷潭处。潭约一亩见方,在三面峭壁环抱中,正面的岩壁上隐约可见“雷潭”两个大字。见有人在潭中戏水,顿生凉意,好不悠哉!此处便是柳宗元当年祷雨处,近处有“祷雨亭”,亭内立有柳宗元“祷雨文”石碑。其文如下:
惟神之居,为坎为雷;专此二象,宅于岩隈。风马云车,肃焉徘徊;能泽地产,以祛人灾。神惟智知,我以诚往;钦兹有灵,爰以庙飨;苟失其应,人将安仰?岁既旱暵,害兹生长;敢用昭告,期于盻蝥。
某自朝受命,临兹裔壤;莅政方初,庶无淫枉。廉洁自持,忠信是仗;苟有获戾,神其可罔!擢擢嘉生,惟天之养;岂使粢盛,夷于草莽!腾波通气,出地奋响;钦若成功,惟神是奖。
回来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柳宗元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从永州调任柳州刺史,时值大旱,湖广一带数月无雨。按照当时礼制,作为地方长官要率领官员和百姓祈神求雨。柳宗元于七月十六日率众前往雷塘(即现在的“雷潭”)举行祭神求雨活动,并作此祭文。
祭文分为两段。第一段点明主题,说明为什么要到“雷潭”来祈求上苍降雨。第一句首先从八卦中的“坎”、“雷”二象入题,“坎”、“雷”都与雨水有关,而此潭又正好叫做“雷”,所以这里一定是神灵的居所。第二句是写神灵的威严与力量,风为马、云为车,肃穆行走于天地之间,能使大地物产丰足,人类灾病祛除。第三句是解释神灵与人的关系。神灵有的是智慧,而人类有的是诚意;只要神灵显灵,人类就会对神灵永远供奉;如果神灵不显应,那么人类还能信仰谁呢?接着说明用意,因为旱情严重,才在这里举行“昭告”仪式,期盼神灵能有所感应,赐降雨水。
祭文第二段是以自己地方长官的身份向上苍进行汇报并作出承诺。第一句讲自己受朝廷的委任来治理这偏远的南方,刚刚开始处理政务,并没有什么放纵和过错。第二句说到自己为官“廉洁自持”,处事原则全凭忠信,如果有罪过,怎么能够躲过神灵监查!接着提到天下万物全靠上天滋养,怎么能让奉供您的这些祭品枯死在“草莽”之中!最后再一次请求神灵显灵,若能实现降雨,我和百姓们一定会对您百倍赞美和信奉。
读此祭文,感触颇深。祭文展现了一位古代官员的精神世界。他爱民而敬天,爱民以其仁爱之心为民求雨,敬天不惜以其人格向天立誓,他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他有坚定的信仰。当读到“神惟智知,我以诚往;钦兹有灵,爰以庙飨;苟失其应,人将安仰?”这几句时,我被他的诚意所感动,神灵有知安能不为所动?作为一州的刺史,为民祈雨是其职责所在,而在祭文中敢以自身的所作所为向上苍起誓发愿者不多也。请听——“廉洁自持,忠信是仗,苟有获戾,神其可罔!”这是多么掷地有声的誓言!敢发此毒誓的一州刺史,除了柳宗元,还能有谁?据记载,柳宗元于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十一月八日在柳州病逝。他为官一生,死后却无留下半点钱财,孤儿寡妇生活艰难,丧葬费用还是朋友帮助筹措的。这就是柳宗元,他最终实践了自己对上苍许下的诺言。
柳宗元在柳州为官4年,于公元819年死于任上,享年46岁。他虽然身后没有留下钱财,却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一座丰碑,被人们称为“柳柳州”。柳宗元不仅是柳州人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附一】七律·龙城咏怀柳柳州三首
2010年7月
1.祷雨碑亭
柳公失意守南陲,正值田园旱暵时。
祷雨一文惊上界,雷塘此日起蛟螭。
诚将忠信通神意,敢以廉名作誓辞。
死后衣冠清气在,亭前伫立久沉思。
2.柳侯祠 ①
荔子诗碑三绝妙,② 罗池夜月亦清涵。③
江边老却龙城柳,④ 亭畔长生楚客柑。⑤
政令亲民成教化,风俗异地起挨蓝。
四时庙宇常祠祭,事迹千秋传美谈。
3.登柳州东门城楼 ⑥ 步韵柳子厚
东门城上想南荒,风雨云霄思渺茫。
晴岭何年归白鹤,⑦ 危檐依旧护残墙。
登临一洒孤臣泪,望远空怀锦绣肠。
遗有文章惊海内,柳江曲处是云乡。
① 柳侯祠:柳宗元病死柳州后的第三年,即长庆元年(821?年),地方人士按照他“馆我于罗池”的遗愿,在罗池旁建庙以作纪念。唐代就有官绅及文人墨客游历柳侯祠。
② 三绝碑:“荔子碑”是过去每年祭祀柳宗元时用的祭歌,摘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的《柳州罗池庙碑》中的《享神体》,此碑是公元1217年(宋代嘉定10年)刻的,因开头有“荔子”二字,所以叫做“荔子碑”。由于碑文是韩愈写的绝好文章,又是宋代名书法家苏东坡写的绝好行书,歌颂的是柳宗元绝好故事;因而叫做“韩诗苏字柳事碑”,又被人们美誉为“三绝碑”。
③ 罗池:“罗池夜月”原为柳州古八景之一。韩愈在《柳州罗池庙碑》写道:柳宗元死后三年,托梦生前部将欧阳翼:“馆我于罗池”,柳州城东关的这一泓池水因此而闻名。据明代李西涯《罗池书屋记》称,古罗池“广袤可数里,澄波汀蓄,准平而鉴照其外”。当月亮升到灯台山上空,倒映罗池水面,境界冷峻空灵,于池边柳下俯仰水天皓月,乃成为绝美景致,“罗池夜月”美景由此而来。罗池也因此成为《辞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的条目。
④ 龙城柳:柳州又称龙城。柳宗元在柳州曾作《种柳戏题》诗一首:“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⑤ 柑香亭:因柳宗元曾在柳州种植黄柑,所著《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广为流传。诗中有句云“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后人兴建“柑子堂”以颂其事。其后原址废坍,清乾隆十九年(1754)在罗池旁重建,后改称“柑香亭”。
⑥ 东门城楼:位于城中区曙光东路的文惠大桥北端,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是目前柳州市保存较好的明代文物古迹。
⑦ 白鹤:驾鹤山与东门隔江相对,为柳州古八景中的“驾鹤晴岚”。
【附二】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