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5|回复: 2

[诗话] 中古音“平分阴阳”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223

主题

1759

回帖

6951

积分

版主

玉山酬酢版主

积分
6951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3-11-2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古音“平分阴阳”是怎么回事?
  作者:乐只
  中古音不仅有“平上去入”四声,还有“各分阴阳”八调,所谓“四声八调”。四声也罢了,八调是怎么回事?不懂音律者,方言不带入声者,很容易捣糨糊。
  简单的说,四声指调类,八声指音高。即四声的每一类又分高低两个调值。如客家话“入声”分阴入(调值2,如“一”)、“阳入”(调值5,如“佛”)“上去入”各分两个音高调值容易理解,唯独“平分阴阳”最令人头痛。
  首先要明确,早先中古音的“阳平”调值是直线的→,“阳”读“yāng”。大约晚唐开始,全浊、次浊的平声变成上斜线,“阳”由yāng变成了yáng,但是还属于平声,只是调值有了起伏。
  举例:
  我的客家话(新民话)的“因”是阴平,调值是33;“人”是阳平,调值是11(后来变成了13),这就是“平分阴阳(yāng)”。现在的合浦话,阳平的调值仍然是直线,并没有变成上斜线,保留了前期中古音。如“床前” 念成“cōng qiān”,比客家话更古老。
  普通话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的“阳平”(调值35)就是中古音全浊、次浊的平声演变的结果。但是,普通话的“上声、去声” 只有一个高度,不再分阴阳两个层次的音高,加上“入派三声”,虽然减少了学习难度,但是造成调值落差大(说话不够婉转柔弱)、层次感不够丰富(三声四调)、浊音变清音(说话嗓门尖高)、尖团音不分(同音字增加),大大减少了古汉语的韵味。
  2019年3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4万

回帖

10万

积分

论坛嘉宾

玉山酬酢栏目嘉宾

积分
102391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3-11-20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音律知识,推荐高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中坛常务副站长|核心特区2总首席

积分
26684

论坛管理员敬业首席常务副站长

发表于 2023-11-20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问好乐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2-23 18:45 , Processed in 0.06194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