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1|回复: 1

[随笔] 漫谈生死系列之(六)

[复制链接]

86

主题

251

帖子

962

积分

版主

散文特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6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3-9-27 1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谈生死系列之(六)

从俗世到宗教,从一元论到二元论,从肉体到灵魂,从元素始基到因果大全,从离散组合到循环守恒……迷迷糊糊绕了一大圈,抬眼一望,依旧立在原地,依旧困惑迷惘,但有一点却是清楚明白的,那就是:困惑之我还在,此时此刻我在困惑着——“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生。

看来,笛卡尔这个“我思”才是生死的真担当。我以为,这个“我思”也就是每个人的“自我意识”。至于肉体、灵魂、元素或者其他什么,即使永恒不朽,但是却不能保证“自我意识”的存在;没有了自我意识,永恒和死亡又能有什么不同呢?试想一下,哪怕只是失去自我意识中的记忆,人将会陷入一种怎样的情境:“如果灵魂是不朽的,是在人诞生时进入人体之内的,那么何以我们一点记不起前生前世?为什么我们没有保留下一些从前所做的事情的痕迹?但是如果心灵的能力已经被改变得这样厉害,以致关于过去所做的事情,它都已经失掉了一切记忆,那末,这种状态,我想,离我们称为死者已相去不远。因此,显然以前存在的已经死去,现在存在的,是现在才造成。”(《物性论第三卷》)

肉体不是自我意识,大脑不是自我意识,灵魂也不是,而不朽的元素更不是,它们只不过是意识的容器或载具,那么什么才是?印象和记忆吗?比如某个冬夜扎痛过你的那份孤独和寒冷的感觉,比如某个春天莽原上一缕野花的芬芳带给你的欣喜,比如第一次远离双亲和故园时那份怅惘……凡此曾经有意无意触动过心弦的印象、记忆或想象,皆为意识所捕捉、连缀、整理,冠之以“我的印象”、“我的记忆”、“我的什么”,并始终将之统摄、归属在一个“我”之下,使其成为“我”的组分,成为“自我意识”之内容,成为万千存在中独一的我。

某一天当所有的故事、印象、记忆、意识随风散尽,那个独一的、不可替代的我也就不复存在了;而元素、气、灵魂又与我何干?它们的朽或不朽又如何能够安慰我,安慰那必定随风散尽的意识的我?而这岂不正是那个埋伏着的陷阱——把“载具之我”误为“本体之我”。

在不断消逝继起的时间中,一个人的遭际便一刻不息地漫漶铺陈开来,在被没来由地偶然抛入这个陌生世界时,遇到陌生的父母、祖父母,陌生的姊妹兄弟、陌生的邻人路人,然后遇上你的妻子、孩子、朋友、对手……与他们或长或短的同一段路,有些仅是一面之缘,一别终身,过后即忘,不留一点记忆的痕印;有些,则随岁月之淘洗,印象日渐模糊,直至零落尽净;有些则生死与共,至死方休,刻骨铭心。

其实,这些时间中不断邂逅的人和事,最终都以印象和记忆方式生成着自我的内容,构建着自我的历史,兴替着自我生命的各个部分;然后,在即生即灭的时间之流中,不断地或快或慢地褪色,模糊,遗忘,消灭。这便是死亡。

“它从来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一点一点死去,先是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如果你已到中年,当你蓦然回首时,你多半会像杜甫那样心惊:“访旧半为鬼,惊呼热衷肠”。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自己的青春,自己激情和期望,那些自我生命中的部分,不知何时、不知何地竟然已经弃你而去,随风散尽。死亡在生命历程中何尝一刻停止过,“死是一种此在(活着的人)刚一存在就承担起来的去存在的方式。‘刚一降生,人就立刻老得足以去死。’。”“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就是时间迁流中之天命。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251

帖子

962

积分

版主

散文特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62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9-27 13: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清零一下吧,这个时代多的只是写手,文字垃圾不过抄书耳,所谓有点嚼头的就是笑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4-28 01:00 , Processed in 0.0461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