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87|回复: 8

[诗话] 求教:能用《词林正韵》作诗作赋吗?

[复制链接]

223

主题

1756

回帖

6943

积分

版主

玉山酬酢版主

积分
6943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3-4-14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提倡用新韵写诗诵诗,我已从音乐的角度进行论证。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商榷,能用《词林正韵》代替《平水韵》吗?尤其是,能用《词林正韵》作赋吗?
    希望诸位老师击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4万

回帖

10万

积分

论坛嘉宾

玉山酬酢栏目嘉宾

积分
102391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3-4-14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不成文的规定是诗依平水韵,词依词林正韵。至于赋作,唐人作赋,所用的韵为诗韵。诗用何韵,既赋用何韵。因为诗与赋都曾经在唐宋为取士之途,凡关系到音韵,必须要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而从《唐韵》到《平水韵》,皆是官方认可或直接官修颁定的韵书,也是唯一的标准。与之相对的是,明清不再以赋取士,赋的用韵也随之渐行渐宽,至晚清,作赋无论平仄韵皆同词韵者,亦常可见到了。但无论如何,其平仄的衡量尺度,始终在中古音系一脉之中。所以,从赋作用韵的变化情况来看,窃以为用《词林正韵》作赋未尝不可。纯属个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1756

回帖

6943

积分

版主

玉山酬酢版主

积分
6943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4-14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峡谷深秋 发表于 2023-4-14 19:35
现在不成文的规定是诗依平水韵,词依词林正韵。至于赋作,唐人作赋,所用的韵为诗韵。诗用何韵,既赋用何韵 ...

谢谢!我的观点是,赋(包括楚辞)发轫于楚汉,跟汉诗同属韵文,特点是四声分押,不可四声混押。即使发展到唐宋,四声分押,仍然是汉诗和赋的相同点。四声混押是词出现以后的事情,如《词林正韵》上声、去声可以互押,少量词牌平仄可以混押(今天的白话文歌词也是平仄混押)。所以,我反对作赋依《词林正韵》,改变了赋的本质特征,犹如作诗,不能上声、去声互押、不能平仄通押,这个根基是不能动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5

主题

529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玉山酬酢栏目嘉宾

积分
14415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3-4-1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词林正韵》写诗,不成问题,从《平水韵》东冬合并开始,宋代已有人用《词林正韵》写诗。
如 宋  冯山  七律   山路梅花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从《平水韵》来看,吹明显出韵,但并未见人批评其出韵。
我一直坚持写诗用《平水韵》,填词用《词林正韵》。
至于赋,那怕有人用《词林正韵》,我也不会跟风,也会坚持用《平水韵》。
未识琴中趣,故劳弦上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5

主题

529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玉山酬酢栏目嘉宾

积分
14415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3-4-1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学诗的体会,感觉到:初学时,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词汇量少,为了表达意思,放宽了要求,用了新韵,随着水平的提高,入门后很快就认识到用新韵写出来的东西,如饮开水,不能回味。所以,想写出有韵味的诗一定要用《平水韵》,填词也一样,只用《词林正韵》。一个人写诗放宽了要求,要想提高水平,很难想象!
未识琴中趣,故劳弦上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5

主题

529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玉山酬酢栏目嘉宾

积分
14415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3-4-1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学诗的体会,感觉到:初学时,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词汇量少,为了表达意思,放宽了要求,用了新韵,随着水平的提高,入门后很快就认识到用新韵写出来的东西,如饮开水,不能回味。所以,想写出有韵味的诗一定要用《平水韵》,填词也一样,只用《词林正韵》。一个人写诗放宽了要求,要想提高水平,很难想象!
未识琴中趣,故劳弦上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1756

回帖

6943

积分

版主

玉山酬酢版主

积分
6943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4-14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枕流叟 发表于 2023-4-14 19:54
用《词林正韵》写诗,不成问题,从《平水韵》东冬合并开始,宋代已有人用《词林正韵》写诗。
如 宋  冯山  ...

《词林正韵》是清人搞出来的,而且依据唐宋以来填词用韵。宋人这首七律算是出律,这种情况应该不多,没有引起人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4万

回帖

10万

积分

论坛嘉宾

玉山酬酢栏目嘉宾

积分
102391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3-4-14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写诗填词与作赋,其用韵无非平水韵,词韵,新韵三种。前两者同属于”中古音系“,后者与《中原音韵》有渊源。而这三种韵都有支持者,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去强迫使用一种韵书,恐不太可能。只能根据个人的喜好使用。不过从更好地欣赏古代作品与传承的角度来说,我个人倾向于使用“中古音系”。当然,亦不反对使用新韵。但使用新韵必须要注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4万

回帖

10万

积分

论坛嘉宾

玉山酬酢栏目嘉宾

积分
102391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3-4-14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林正韵》应出自清朝嘉庆年间,由戈载整理归纳。按照戈载所说的“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其实就是依据《平水韵》并参酌著名词作改编归类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2-22 22:52 , Processed in 0.0596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