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9|回复: 0

[词曲] 水调歌头·中元节

[复制链接]

1263

主题

1264

帖子

5154

积分

版主

西北诗词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54

优秀诗手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2-8-12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调歌头·中元节》

平仄转换长调·词林正韵·第一部(平声)·一组韵·词林正韵·第十二部(仄声)·二组韵·词林正韵·第十二部(仄声)·三组韵·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苏轼体。

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  
遥礼玉皇庙,普渡九华宫。
殿檐蹲伏鸱吻,廊柱绻虬龙。
谒祖山庄沽酒。祭鬼乡台击缶。荞麦傍莲蓬。
既是好年景,何必盼农丰。

夜寥廓,升满月,素光溶。
烛摇壁影,拖尾花炮裂长空。
盆会盂兰禅授。鬼节中元仙佑。忌日两教同。
窃喜新凉至,杯酒敬天功。

注:
中元节------道教节日名称,民间称为七月十五、鬼节、祭祖节,佛教则称之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普渡-----普渡属于鬼魂崇拜的主要表现形式,应该说是一种民风民俗。“普渡”原是佛教的术语,意为广施法力,使众生遍得解脱。早在汉代之前,中国就有“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中元在七月十五,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迅速发展,佛教中的“目连救母”的故事传播开来。由于目连救母的传说与中国传统的孝道精神和祖先崇拜不谋而合,故很快被人们所接受。经南朝梁武帝的提倡,以目连救母故事为中心的佛教盂兰盆会与道教中元节合而为一,并逐渐取而代之。乾隆版《泉州府志》载:“中元祀先,寺观作盂兰会,俗名普渡。南国风俗,中元夜,家户各具斋供,罗于门外或垌衢,祝祀伤亡野鬼”。

九华宫------即九华山小布达拉宫,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海九华山布达拉宫广场。

击缶-------“缶” 瓦制的盆器,可作为乐器。击缶,即敲击瓦盆,以打节拍。“战国以前,秦处西陲,文化低,无音乐教材,喝到半醉,以击着瓦缶,手拍着大腿打拍子呜呜而歌。到战国中后期,秦国引入郑和卫之民乐,古典宫廷韶乐。秦人以“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为耻,忌讳提及此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这个著名的外交典故,是蔺相如反击秦王羞辱赵国的有力举措,因为秦人不善器乐,难为高雅正统之声,只会击缶为娱,低俗下流,故以死相拼,逼秦王击缶而反击羞辱之,捍卫了赵国尊严。

荞麦傍莲蓬------辽西有农谚曰:头伏种萝卜,二伏种白菜,三伏里面种荞麦。荞麦傍莲蓬,指老农在湖里栽莲藕,而在湖岸的田地种荞麦。

天功------即天的职任和天的功绩,泛指自然的功绩,天时的作用。《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今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何勋之有?岂横叨天功以为己力乎!」《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缔构草昧,敢叨天功。」亦指天道所应行的事。《荀子.天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也作「天工」。

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

2022/8/12农历虎年七月十五中元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5-7 23:50 , Processed in 0.0584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