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司马从戎 于 2021-10-30 09:29 编辑
晋中印象
司马从戎
多年前去太原开会,会后一日游,有机会体认了一下晋中风情。
出太原往西南二十余公里,有胜地“晋祠”,系北魏以前纪念西周武王之次子叔虞而创建。
晋祠,原名晋王祠,位于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来晋祠游览者,千千万万,然绝大多数一游而去,了无尘迹。但诗人可不能这样。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云: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鼓萧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人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在诗里,李白对晋祠的流水和美好的景致赞赏有加。传说李白游晋祠时,还在那里喝醉了酒哩!
范仲淹则在《咏晋祠水》中这样写道: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 一源甚澄澈,数步忽潺湲。 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 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 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 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 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衍。 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古树林中,圣母殿金碧辉煌。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而圣母邑姜传为叔虞之母,邑姜是姜子牙之女。圣母殿原名“女郎祠”,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补塑2尊。在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华贵。
对圣母殿内四十三尊塑像,郭沫若先生曾经一一考究其身份,据此,导游对每一尊塑像解说得绘声绘色,这真是晋祠的一大亮点。
郭沫若先生还曾经赋诗:
“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 唐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 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芊沼布葱珩。 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
李世民父子发祥于晋阳,故对晋祠可是非常的爱护。太宗还亲书《晋祠铭》,刻于碑上。
隋末天下动荡。公元617年5月,太原留守李渊反隋之迹日显,副留守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便暗中策划,企图以祈雨之名把李渊诱骗至晋祠,加以杀害。但事被李渊获知,王、高两位反被李渊设计所杀。同年7月,李渊在晋祠誓师,起兵南下,攻入长安,建立了李唐王朝。
整个晋祠,一栏一柱,皆有故事。一亭一台,绰有余韵。
出晋祠南行,奔驰在晋中平原。晋中平原道路通畅,风景迷人。那时路上车辆也不多,交警还归交通部管呢。
晋中平原真是个好地方。平原位于太原盆地,气温适中,日照充足。该地区农耕历史悠久,灌溉条件优越,地下水也较多,农作物既可井灌,也可渠灌。
一路行来,看那稻浪起伏,不由想起江南。望那层叠绿色,疑是梦中故乡。红高粱,青纱帐,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清徐县的葡萄,个大可口。清徐是罗贯中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素有“醋都”之称。
清徐葡萄的特点是:皮薄、粒大、糖分高、味道甜。清徐葡萄色彩鲜艳,主要有白、紫、黑三色。善游者,每至一地,总是体认其特色,清徐葡萄便是清徐的特色产品。
尝过清徐葡萄,便来到交城。交城的山水,奇伟灵秀。有一首歌曾经流行一时,道是:“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交城的山水实呀实在美…”,有山有水,才有所谓青山绿水一说呀!
交城县位于吕梁山东麓,晋中盆地西缘,南带汾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于靠近省城太原,加之交通便利,交城的经济也比较发达。
在交城县城北约3公里处有山名卦山,因群峰环列形同卦象,故而得其名。卦山之景在于林,不可思议的是,许多树木皆成旋扭状。
相传卦山某寺之和尚于晚间窃得一些不义之财,暂埋于一小树之旁,并随手将树扭了一下以作记号。不料次日和尚再来寻找时,却发现树林全部呈旋扭状,他怎么也找不到埋财之地了,由是倒使寺、山、林三名齐盛。只是这一传说还有另外的版本,其中“和尚”变成了“财主”。至于树木扭曲生长的科学成因,至今笔者没见过公开报道。
卦山有许多民间传说,被视为天然道场,文化积蕴颇深,有创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天宁寺、铸铁碑、昆卢阁等景点,它们在唐代就已闻名遐迩。宋代书画大家米芾还曾将卦山列入三山五岳的行列,且称其为“第一山”。
卦山天宁寺是卦山诸多寺庙中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相传中国佛教华严宗初祖法顺(亦称杜顺)(公元557-640年)曾在此山讲经说法,继而建寺,又因太原节度使李说夫妇捐助扩建而成为唐代巨刹。明清时代,又增建了圣母庙、卦山书院、朱公祠等,成为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
在清代,也曾有人将“黄山之松、卦山之柏、云栖之竹”列为华夏树木奇观,可见卦山之柏,早已名声在外。
晋中一地,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可之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