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8|回复: 1

[理论探讨] 永明体是诗体吗

[复制链接]

385

主题

1783

帖子

5170

积分

超版

超版|西南诗词执行首席

Rank: 8Rank: 8

积分
5170

论坛顾问超级版主执行首席

发表于 2021-10-2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明体是诗体吗
一  永明体到底是什么体?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体”的含义。体在古诗中有三个意思,一是诗体,如柏梁体;一是时代风格、流派,如西昆体、晚唐体;一是个人风格,如上官体。
大家几乎都认为永明体是一种诗体:“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其时,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入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个规律来写诗,创作时讲究“四声”“八病”和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手法。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属于历史中的某一阶段,永明体是一大群人的创作,因此永明体不是个人风格。
有人说永明体是准格律诗,根据是八病说强调了格律,后来的格律诗就是在八病说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根据是错误的。格律诗强调平仄(两组),永明时虽有四声(四组)而无平仄,格律诗强调的是节拍(格律),永明强调的是声调音韵(声律),二者虽有相近处,但重点不一样,永明时诗歌虽然也有合乎平仄的,但很少,是偶然和无意出现的,与魏晋时期差别不大,要说与魏晋的区别就是魏晋时诗人对声律是按自然习惯而不自觉的遵守,晋代的陆机和南朝宋范晔提出了文学语言要音声变化和谐的要求,属于自然的声韵。指导齐梁声律论的提出,才人为地总结并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创作的声律韵调。因此永明体人为因素加强声律,有目的的自觉地遵守了。
有人说永明体是“永明八病,试新求变,欲突破古风,反而成杂体”。这里概念错乱。先说永明体是不是杂体。永明体中有杂体诗,但数量很少(顶多十之一)。少数不能充当代表。多数诗写法与魏晋无异。其次,永明是否“欲突破古风”,我看是想当然。沈约他们研究声律,定下那么多规矩干什么用,应该是总结前朝,继承强化古风才是。当时的杂体诗又有两种情况,一种相当现在的限题作文,丝毫不破坏声律,这是杂体中的多数,它们仍是正统的古风。一种是与八病说唱反调,偏处处不按规矩办,从创作者来看,仍然是研究八病说的这伙人,总没有自己反对自己的道理吧,因此它应该仍然是八病说的试验,是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
那永明体是不是诗体?“永明体”亦称“新体诗”,一般人认为这是一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因为大家认为它是一种诗体,是古风中的一种,所以没有认识到它对古风的指导作用。
也有人说,说诗体也可,说时代风格也可。对吗?这是抹稀泥,其实是不懂。诗体一般有形体特征或写作特色,永明体可以说归纳不出一条,怎能是诗体呢?
那么永明体是时代风格了。那它的时代风格表现在哪?它的时代风格是相对于汉魏晋的。就是对声律的遵守与强调,由不自觉进入自觉,由自然阶段进入人为阶段,或者说由量变产生了质变,进入飞跃阶段(升华阶段),从此人们对诗的认识由感性进入理性。其特点可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强调声律。
有人说,永明体不在古风阶段中。那我就糊涂了,从汉到唐格律诗奠定前都是古风时代,没听说还出现过什么另外的诗歌时代呀。
二  杂体附属古风
我说南北朝时的杂体附属于古风。有人笑我老糊涂了,简直是笑谈。那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个“笑谈”吧。
先解一下“杂”,杂是不纯正的意思,那就是说它有纯正的东西,但又混了不纯正的东西在里面。因此杂与正(纯)是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好像籼米粉掺进糯米粉中一样。
再看永明体的杂体现状。诗人们对八病说的研究,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的,正面是加强人为因素,强调声律的八条新规,诗歌写作中尽量做到符合声律要求(也只是尽量做到而已,其实整个永明时代也没有认真的做到),还有意出一些增添条件的题目来强化这种训练,这些有意增添的题目便被称为杂体。这种杂体居然还不少。这些杂体没有脱离八病说的范围,说它独立另为一体是毫无根据的。这是诗人们从反面进行的,是对八病说中的某种病态进行强化,使一首诗中每一句都是这种病态,结果发现一种奇妙的情况。当一首诗中偶尔出现八病说中的病态,你可说是犯病,但全诗如此,就成为一种怪胎,由怪而显出某种美来,就按八病说称它叫病态美吧,于是大家认为全篇一致病态的也是体,比如声律方面有何逊徐陵的转韵体,何逊的掷韵诗,萧衍沈约的叠韵诗,沈约庾信王融何逊的双声诗。但出现在南北朝的这种声律杂体诗,写作的人极少,数量也极少,远没有声律以外的杂体诗多。这种捣乱的杂体诗体的数量猛增倒是在唐朝,一下就冒出了一二十种。因此在南北朝时它不可能独立。
其次,从历史上看,杂体从来没脱离过古风或格律,不像格律诗能创造独自风格,脱离古风。杂体没有创出古风之外的风格,大的格局仍在古风之中。唐朝声律方面的杂体比南北朝强势多了,有些紅杏墙外的势头,但也只是这一部分,其他的杂体仍然循规循矩的或在古风大寨中,或在格律大纛下,因此整个杂体不能说已分庭抗礼了。
再从杂体理论家的理论来看,没有谁提倡过另树一帜,最主要的主张只是“字要正用,意要假借”,提倡古风中的双关,提倡增加谜意而已。宋朝人要求杂体“无异寻常诗”,常诗当然是指格律和古风,这就明确提出杂体不得越界。
再看作者,宋朝以前的作者羞说自己是杂体诗人,他们不屑出个人的杂体诗集,出个人诗集时,或则把杂体诗删掉(结果只能在古人的笔记小说中看到),或者混在其它诗中,最胆大也只是附于诗末作附录。
以上罗罗总总都说明杂体诗不存在独立的能量。它附属于古风与格律。
要笑我糊涂的就继续笑吧,只是小心别噎着,要不就拿出证据来。
三  永明时代的杂体作家
最初写作《歌曲名诗》的是南朝梁元帝萧绎。星名诗数量不多,以南朝齐王融五古《星名诗》为最早,(梁)张见正有《星名从军诗》。南朝梁元帝萧铎写出我国最早的一首姓名诗。南朝陆慧晓写有一首姓名诗,南朝(梁)沈约有《和陆慧晓百姓名诗》。萧绎写《将军名诗》 。最早写作数名诗的作家有南朝(宋)诗人鲍照《数名诗》,南朝齐、梁间诗人范云(451~503)的《数名诗》,(齐)虞羲的《数名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9

主题

7164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奇诗怪词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01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1-10-25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学习!问好秋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5-4 11:44 , Processed in 0.0578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