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55|回复: 1

[其他] 聂胜琼《遮鸪天·别情》补注

[复制链接]

7

主题

28

帖子

149

积分

论坛嘉宾

诗词理论嘉宾

Rank: 6Rank: 6

积分
149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1-8-7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埋藏在封建文化中的传统精华

        聂胜琼《遮鸪天·别情》补注

                               云狮

         前言   

    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历代统治阶级,传承的封建文化。其标准,首先是“忠君”;手段,是愚民;目的:维护封建体制(次序)。耳熟能详的文学大家,谁个不忠君?如李、杜、苏、辛,再如陆游、文天祥等。就连李易安,她不是逃难,也要跟着皇上,一心要把自家两口子的心血,献给朝廷的吗?

    封建时代,《水浒》那样反贪官,忠皇上的书,是可以流传的;《方腊传》就是禁书。盗跖、庄蹻,李自成和太平天国等,更不允许有传记。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北宋有个李之问,礼部郞中(相当于如今的正处或者副局)。原在长安任职,任期满了,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来述职。为等新任命,独自在城里厮混。

    有意思的是:他这一混,混出个“青史留名”。

    本来,李在政治上、文学上都无建树。只因此间,结识了一位青楼女子——当时的京城名妓,也就是本词的作者:聂胜琼。

    李某好色,但也爱才。聂不仅貌美,更是位大才女。正当这两位情意正浓之时,新的任命下来了:李可以回家,带家属上任去了。于是,聂就为之送行。因聂在席间唱到:“无计留君住,奈何无计随君去”,两人又不忍分别了。又过了月余,李家来催了,这才依依惜别…

    故事很老套,如果没有特别的元素,也就不会流传了。但是——所有的好故事,都是从这个“但是”开始的:

    当时,李已离京上路了,聂还差人,匆匆地赶来,送一封信——这也很平时常。问题是,他李某的心,早飞到了家。只还碍于情面,才草草收了信,这就打发来人回去了。而且过后,老大人还把这封信,是完全的、彻底的:忘记了!

    古时候,民间还没有邮政,一般人收到信,总要当时看,当时回信,好让来人带回去。如果对聂真有感情,真像热恋中的情人,那他又怎么可能,不及时的看信、回信呢?

    这个故事,源于主流文化,自然重在封建说教。故事说:李某到家,信被妻子发现,不仅没有责怪,反而被聂词所感动。她用自己的嫁资,远去京城为聂赎了身。于是,妻贤妾顺,一家人幸福美满。

    一句话,鼓吹封建秩序,宣传封建礼教。

    至于这首词,究竟有多好呢?因为与封建说教有碍,原作糊弄了几句,就带过了。对于作者的生平,当然就更不关心了。

    历史久远,作者的生平,我们也无从考证。但是这首词,却很有必要认真解析。因为它也是传统文化中,难得的精华。


         本篇

   《遮鸪天·别情》: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檐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这个《遮鸪天》是词牌,不用说。题目要先说一下:

    这个“别情”,显然不是特别之情。但也不是离别之情,或分别之情,而只能是:送别之情。

    为什么?

    这首词,写的就是:送别。而且,他们之前不相识,无所谓分别或离别。真正的分离,还在这次送别之后。它不能描述还没有发生的事。

    当然,哪位要说,这个“分别”或“离别”,就是指正在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或过去式。那也一样,只是我们中文词汇,没有时态而已。

    其实,这个送别本身,很平常,很一般。

    在哪送的呢?在“莲花楼”。

    “莲花楼”又在哪呢?“凤城”(也就是京城)的城外。

    于是,这首词就从“出凤城”说起,再到“莲花楼”。接下来,照例是相互敬酒,唱“阳关曲”:“劝君更进一杯酒”…   

    最后,楼门前、大路边,送上一支柳,双方拱拱手:就此别过,各奔前程。

    这首词能流传,就因为其重点,不在“送别”。有关送别的过程,只是铺垫,作者也仅用了,不到一半的篇幅。而“送别之情”呢?却贯穿着词的始终。所以,题目才不是“送别”,而是“别情”。

    或曰:这个题目,干脆就叫“送别之情”,岂不更明确?

    古人写文章,三个字能说清楚的,你用个四字,就证明你水平不够了。写诗词,那怕是题目,也不可能多用一个字。

    第一句:“玉惨花愁出凤城”

    乍看,你一定摸不着头脑:什么出“凤城”?却不是人,而是玉和花。出就出吧,“玉”怎么就“惨”了?“花”怎么又“愁”了呢?

    这里有个典故,还出自我们都熟悉的一首诗,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天的花,不是很美吗?怎么就“溅泪”了呢?

    因为“感时”,“国破”之时嘛。

    春天的鸟鸣,不也是欢愉的吗?为什么会“惊心”呢?

    因为“恨别”。

    杜甫当时在沦陷区,他的家乡在战乱区,那里还有诸多亲友。古人迷信,也相信心灵感应。他自己心里,总有一种预感:战乱区的亲人,多半是凶多吉少了。所以,鸟鸣他也心惊。

    这在诗词理论上就叫做:景由心生。

    一个满目美景的人,心情一定是很好的。而总想着要自杀的人,再美丽的景色,也是看不见的。

    聂的这句词,就是反过来,用景来表达自己心情。玉通常是平和温润的,可此时在聂的感觉里,也是凄惨的;花通常是美丽的,可此时在聂的眼里,也变得愁容满面了。可见,她的心情是多么的糟糕。

    那她的心情,又为什么,是这样的糟糕呢?

    自然是送别,是将要与心上人的分离了。

    第二句:“莲花楼下柳青青”

    “莲花”也就是俗称的“荷花”。也有叫“藕花”的,李易安就有词云:“红藕香残玉簟秋”。

    另外,这个“莲花”也是佛称。如菩萨身下的,就只能叫“莲花宝座”。没有人说是“荷花宝座”或“藕花宝座”的。

    我们小时就读过的《爱莲说》,也正是北宋时期的大名家,周敦颐所作。那之后的北宋人,最推崇莲花。这座“莲花楼”(正好也叫“莲花”)很可能,就建在莲花最名盛之时。

    这么一来,这个“莲花”,就与聂的出身正好暗合了。

    古代的妓女与现代的妓女不是一回事。现在的妓女只卖身不卖艺;而古代的妓女,往往是卖艺不卖身的。

    聂自小就被卖到娼家,也正如莲花一样出自淤泥。这也正好表明,她自己像佛称的莲花那样:冰清玉洁。

    紧接着,是“莲花楼下”的,“柳青青”。

    这样安排,不仅这句词,更显清新自然,还正好承上启下,引出下一句。

    第三句:“尊前一唱阳关曲”

    《阳关曲》,源自王维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本来就是可以唱的,那时的诗和歌还没有分家。只是不久,就有人觉得它太短了,不尽兴,于是就重新谱曲、添词。它就从原来的一段变成了三段。变成了:《阳关三叠》,简称《阳关曲》。

    聂词的“柳青青”,也正是要引出这个典故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但至少在初唐,人们送别时,就有送柳的习惯了。这个习惯,也至少在南宋还盛行。

    因为柳树的适应性很强,几乎什么地方都能很好的生长。而且,还是生长最快的一类树种。它生而保持水土(比如:水岸不易坍塌),还可以用来盖房子,做家具及许多种农具。

    自古以来,农人们都喜欢把它种在家前屋后,村庄的四周。因此,在古人的情感里面,它也往往代表着村庄。比如陆游就有诗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们起初,亲人出门送柳,本意是不要忘了家乡和亲人。而后来,文人们又发现:它柔枝牵衣,似有牵挂之意(这也就是牵挂含有思念之意的由来)。于是,送到重要的客人,就都送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690

帖子

1893

积分

轮值首席

诗词理论轮值首席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93

轮值首席优秀诗手

发表于 2021-8-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的是好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4-26 00:30 , Processed in 0.05571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