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68|回复: 1

[其他] 律拗的对称模式——平仄理论研究之九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316

帖子

2224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嘉宾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24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1-6-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孙逐明 于 2021-7-15 15:24 编辑

  《律拗的对称模式——平仄理论研究之九》
  
  
  前面已经论证了诗歌与音乐是同源的,而且形式结构存在同构现象。这种同构现象也反映在旋律的对称模式当中。钱仁康在《音乐语言的对称结构》里讨论“旋律的对称”时指出:

  对称旋律是把两个相同或相似的旋律联合成对,有如诗歌中的联句。相同的旋律是指重复的旋律,相似的旋律则有四种不同的程序:平行、反行、逆行和逆反行,这四种程序可用字母示明如下:
  平行程序b b   逆行程序 b d  
  反行程序 b p  逆反行程序 b q[ 钱仁康《音乐语言的对称结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许金昕在《巴赫<赋格的艺术>中的组合对称》里对钱仁康的四种对称方式作出了更确切的解释:

  现代数学、物理学意义上的对称,其实指不变性。变形之中的不变,变量之中的恒定。对称的基本形式其实很有限,在二维空间里,对称无非三种形式:平移、反射、旋转。平移,指向量移动后的叠合。反射,反射后的叠合。即我们常说的镜像、左右手对称。旋转,指绕一个中心点旋转某一角度后的叠合。”“音乐虽被称为时间的艺术,但其对称形式也不例外。音乐中,平移(即钱文所说平行)包括前后(同声部)、上下(异声部)、交叉(异声部易位)平移;反射,包括上下(即钱文所说反行)、左右(即钱文所说逆行)反射;旋转(即钱文所说逆反行)。因为五线谱的特殊表现方式,乐曲中的旋转一般为180°,即曲式中常说的‘倒影逆行’。其实巴赫在《赋格的艺术》中自己指出的‘正向、倒影’等,就是平移和反射。[ 许金昕《巴赫<赋格的艺术>中的组合对称》,《北方音乐》2016年13期。]

  从本书的导论可知,这几种对称模式与“对称五范式”是相通的。

  一、律式旋律与音乐旋律对称结构之比较

  流美婉转的律句所遵循的随转对称式〔aabb〕与包韵对对称式〔abba〕的共同特点是“音步之间的对称都是反对称”;而音乐旋律结构中的“反行旋律”和“逆行旋律”中也有类似的结构和旋律风格。
  〔一〕随转对称式律句与音乐对称结构之比较
  钱仁康《音乐语言的对称结构—中外曲式共同规律》[ 钱仁康《音乐语言中的对称结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第三期。,]对“反行程序”的解释是:“反行旋律又称倒影旋律。原旋律和反行旋律象水中倒影一样,围绕着一个轴心构成反方向的对称结构,其对称轴心就是离正、反旋律距离相等的音。”所谓倒影对称,就是镜像反对称。例如:
      
  〔按:钱仁康原示意图的对称关系表达得不清楚,此图据原意重新作了处理。〕
  北京方言的平声上扬,仄声下抑,双平双仄递换也是镜像反对称,如:
      
  元曲对两仄相连有“上声之前宜去,去声之前宜上”的讲究,随转对称的“平平仄仄”若按照“阳阴去上”“去上阳阴”递换,其声调线最为流畅圆转。其声调线示意图如下:
   
  用普通话朗诵下面的诗句,就可品味最流畅圆转的旋律风格:盘飧市远无兼味〔阳阴去上阳阴去。杜甫《客至》〕;细雨如烟碧草新〔去上阴阳去上阴。温庭筠《题李处士幽居》〕。
  这种声调线是典型的倒影对称,与前面的《江南丝竹》“老六版”的曲调线如出一辙。
  〔二〕包孕对称式律句与音乐旋律对称结构之比较
  《音乐语言的对称结构》对“逆行程序”的解释是:“逆行是前后倒置。一个旋律分成两半,后半是前半的逆行,是一种拱形的对称结构。微观的拱形对称,是古今中外常见的旋律思维形式。这种顺去逆来的对称旋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abba’型的错位旋律,即旋律的前半部分分为两段,后半部分交换两段的位置,而不改变旋律细部的顺序”,如:
      
  逆行程序“abba”就是包孕对称式。与律句“仄平平仄”是同构的
         

   “仄平平仄”式的声调线,若按“上阳阴去”与“阴去上阳”递换,声调线同样最为流畅圆转。其声调示意图为:

     
  试用普通话朗诵下面的诗句,同样可以品味出最流畅圆转的旋律风格:山径晓云收猎网〔阴去上阳阴去上。许浑《村舍二首》〕,两朝开济老臣心〔上阳阴去上阳阴。杜甫《客至》〕。
  不难看出,随转式和包孕式的抑扬起伏,与平缓河流水波的抑扬起伏十分类似, “流美婉转”〔流畅圆转〕的风格就不难理解了。

  二、拗式旋律与音乐旋律对称结构之比较

  刚健沉着的拗句所遵循的交叉式〔abab〕和连续式〔aaaa〕,同样存在于音乐旋律之中。
  〔一〕交叉式拗句与音乐旋律结构之比较
  逆行音乐旋律中有一种“北字型”结构。《音乐语言的对称结构》是这样解释的:“一种微观的拱形旋律是‘北’字型的对称旋律,即前后两部分的旋律细部完全逆行,一进一退,构成一条拱形的旋律线。”北字形旋律有疏密之分,古琴曲《流水》就是密集的“北字形”旋律:
      
  古琴连用滚、琵琶连续扫拂,以及钢琴、竖琴连续上下滑奏或演奏琶音,都可以奏出对称的音型,这种音型常常是逆行的。……《流水》一曲经清代川派琴师张孔山的加工发展,增加了许多滚(自高音至低音顺序拨弦)拂(自低音至高音顺序拨弦)手法,描写水势湍急,号称“七十二滚拂流水”或“大流水”。《百瓶斋琴谱>中的《流水》源出于张孔山的传谱,所用滚拂手法远远不止72次,例55是其中的一段:
   
  这种旋律音符虽多,实际上每小节只有反对称的两拍。又如小提琴曲谱《Violino》也是密集北字形旋律:
     
  这种密集的北字形旋律与交叉式的拗句“平仄平仄平仄”相类似。正如钱仁康所说,《流水》是“描写水势湍急”的“滚拂流水”,属于刚健的旋律风格
  〔二〕连续式拗句与音乐旋律对称结构之比较
  与拗句风格相类的第二种音乐旋律是“平行程序”。钱仁康是这样解释的:“平行旋律包括重复的旋律、变化重复(加花变奏、换尾、换头等)的旋律和模进(包括移调)的旋律。在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中,把相同或相似的旋律联合成对,是最常见的对称形式。” 正如许金昕所说,“平行程序”就是“平移对称式”,相当于连续对称式〔aaaa〕。
  乐曲里的平移对称式有两大类,一类是乐句之间宏观的“平移对称式”,等价于平仄重复型的齐言诗。另一类是节拍之间的微观平移对称式,它又可细分为三类:
  第一类:连续的下行旋律的〔仄仄仄仄〕——低抑的凄调
  钱仁康在《慷慨挥洒的“英雄之歌”——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章刍议》里评论下面这段旋律时说:

  就在这降E大调属七和弦的根音和七音微微震颤的背景上,圆号轻轻吹出英雄之歌”,造成了属七和弦和主和弦同时结合的复合功能的奇妙和声:
    

  这部交响曲初次演出进行排练时,贝多芬的学生李斯(1784_1838)大叫“圆号出来得太早了”,而贝多芬几乎要饱以老拳的地方,就在这里。贝多芬用这一独出心裁的手法,来表现生命不绝如缕的英雄从死亡的边缘挣扎起来,听到微弱的生命的呼唤,低吟着念念不忘的‘英雄之歌’,可谓入木三分,曲尽其妙。[ 钱仁康《慷慨挥洒的“英雄之歌”——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章刍议》,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这种对称模式与下抑声调的拗句“↘↘↘↘↘”相类似。龙榆生在评论宋词拗句时,认为多平拗句是“低抑的凄调”,而据杨荫浏、阴法鲁在《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里的研究,古代平声是下抑调,可见贝多芬的这种连续式下行旋律,与古代拗句“平平平平”是同构的。
  第二类:上扬旋律的连续对称式——沉着平稳的旋律。
  下面是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里大调一段前奏曲的副歌,钱仁康评论道:

  在回旋曲式的第二插部中,出现了作为趣歌剧特征的急口令式的曲调:

  这首朝气蓬勃的前奏曲,表现出莫扎特肯定生活的乐天思想,它受到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格林卡和很多作曲家的赞赏,决不是偶然的。
      
  上面这种对称结构与古代拗句“仄仄仄仄”相类似。小提琴曲《Non-commercial copving welcome”是更典型的上扬连续式旋律:

   
  这些“朝气蓬勃”的旋律属于刚健的风格
  第三类、平行旋律的连续对称式
  西洋歌剧还常常采用同音反复的平行旋律表现特殊的情感。钱仁康评论莫扎特的一段平行旋律时说道:

  刻鲁比诺就将从一个风流的小伙子变为卫兵的军官,莫扎特这首咏叹曲在曲调上和民歌“乡曲民兵”的相似,是耐人寻味的。在回旋曲式的第二插部中,出现了作为趣歌剧特征的急口令式的曲调:
   
  这种豪迈雄壮的进行曲音调,不仅使人想起从军以后的刻鲁比诺的形象,也是和费加罗坚强、勇敢、富于斗争性的性格分不开的。莫扎特用这首咏叹调来结束第一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这种同音反复的平行旋律,与全部用阴平相连的拗句〔如“高歌披心胸”,岑参《送祁乐归河东》〕如出一辙,它们的旋律风格是刚健的“豪迈雄壮”。钱仁康对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两段旋律的评论尤有启发意义:

  旋律有很强的表现力,是音乐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要素,常常被称为“音乐的灵魂”。     
     
  上例的旋律线非常平稳,除了7次顺着音阶稳步上行外,其余都是同音反复。二拍子的节拍,不断重复着×××|××|的节奏,非常简单,非常统一。这个主题的庄严沉着的性格,主要是由平稳的旋律线和整齐匀称的节奏所决定的。后来,这个旋律的下面加上了一个新的旋律,和原来的旋律同时结合。新的旋律的旋律线和节奏都起了很大的变化:
   
  原来以同音反复为主、音阶稳步上行为辅的旋律,现在变成了一系列微小的波状起伏;原来整齐划一的节奏,变成了长短不一、变化多端的节奏;原来以自然音阶(旋律小音阶)为主的朴质无华的旋律,现在增加了微妙的半音变化。这样就使原来的主题所表现的凝重沉稳、端庄肃穆的意态,平添了许多委婉深挚的情味。[ 钱仁康《钱仁康音乐音乐文选》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第347-348页。]

  前一段旋律是以平行旋律和上行旋律为主的连续对称式,与古代 拗句“仄仄仄仄”相类。钱仁康说它们“庄严沉着”“凝重沉稳”,与周振甫拗句“刚健沉着”的看法完全相同。而贝多芬后一段旋律是“一系列微小的波状起伏”,它们“平添了许多委婉深挚的情味”,这种波浪式的旋律,与周振甫律句“流畅婉转”的评价如出一辙。
  为什么反对称的律句与平移正对称的拗句,风格一刚一柔呢?从前面节奏的分析可知,节奏单元之间的平移正对称是刚性的,而反对称则是柔性的。好比人体坚硬的脊柱片必须是平移正对称才能支撑人体;而柔软的斜纹肌必须一正一反才能缠绕在脊柱骨之;脊柱骨是正对称结构,而肌肉斜纹肌就是反对称。正因为如此,音乐家把节奏比喻为骨骼,把旋律比喻为肌肉。
  这就是律句“流美婉转”以及拗句“刚健沉着”旋律风格的由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9

主题

509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版

超版|诗词理论首席

Rank: 8Rank: 8

积分
11329

敬业首席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1-6-20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专业,拜读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4-20 07:40 , Processed in 0.0567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