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7|回复: 1

[其他] 汉语诗歌节奏总论—诗联节奏研究之一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316

帖子

2202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嘉宾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0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1-5-1 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语诗歌节奏总论——诗联节奏研究之一
  




  音乐美是中外古典格律诗歌有别于其它文体的基本特征。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指出:“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同源的,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  。其中诗与歌的关系尤为密切,以至于诗被称之为“诗歌”。因此,诗歌的声律美实际上就是音乐美。
  音乐的三要素是节奏、旋律和调式,而诗歌声律美的三要素正好是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无论是功用还是形式法度,二者是高度同构与个性的统一。对联声律是诗歌的延续,自然离不开这种统一性。——此特点将贯穿于本文研究的始终。
  当代古今诗声律研究均聚焦于“节奏”。而我国古代诗人和学者均重实践而疏于理性探讨,对于古诗节奏的论述均流于感性体悟,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许多现代诗人学者开始借鉴西方声律理论探索新诗的节奏形式美。可惜他们缺乏音乐基本常识和素养,无法洞察诗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异同,更无力把握本民族语言所造成的民族声律特色,基本上是生吞活剥西方诗歌长短律和轻重律节奏理论,张冠李戴地往汉语诗歌头上扣,正如学者李章斌所说:“新诗的格律理论在整体上是失败了,其标志是到目前为止新诗并没有建立具有明显的节奏效果而又被诗人和读者广泛接受的格律诗体,甚至连其节奏具体如何产生现在也没有达成基本的共识。”
  据我的研究,世界各国的诗歌的节奏形式与音乐节奏形式基本上同构,具体体现为:歌曲音乐的节奏体系,是乐句之间的顿歇律节奏与乐句内部轻重律节奏相套叠的形式,而东西方诗歌与汉语诗歌等成熟的格律诗体,同样普遍存在半逗律“行间音顿节奏”与轻重律或长短律“行内音步节奏”相套叠的节奏形式;只是各自因自身语音特色的不同,行内音步节奏的具体形态有所差异而已。对此,我在《诗词赋联形式通论》的节奏篇里有较详细的论述;此外,预约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版2021年第一期刊载的《论汉语诗歌节奏的套叠结构》也有简单梳理〔此文可以说是我正在撰写的新诗格律研究专著《汉语诗歌声律通论》一书的纲要〕。限于篇幅,本文无法具体论述,有兴趣的朋友可详见上述资料。
  本系列只能重点阐述四个问题:1、平仄声调与节奏的关系;2、古典诗词的行间节奏——半逗律;3、半逗律与长短句节奏;4、半逗律在对联中的运用。本文先讨论前两个问题。


  一、平仄声调与节奏的关系


  唐代近体诗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唐诗的黄金时代,而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受平仄声调的制约。至于平仄声调的声律功能,古人均无确切的解释。由于近体诗是根据“两两为节,平仄交替”写作的,这种两字节与西诗两音步的结构相同,自然很容易得出古典诗歌节奏是平仄律是很自然的事的结论了。至于平仄的节奏性质,王光沂认为平仄律就是轻重律 ,王力认为是主要是长短律 ;而罗念生则认为是轻重律和长短律的结合 。
  上述观点中,王力的见解影响最广。古典声律中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王力解释说:二四六是“节奏点”,由于“节奏点”上的平仄交替了故能形成节奏美。今人根据王力的“节奏点”之说,还在对联理论中发展出《联律通则》中的“语意节奏” 和康斯馨“意节” 理论来。
  据本人的研究,平仄声调与节奏毫不相干,其真实作用是形成旋律美。理由如下:
  王力断定平仄形成节奏的大前提是“平长且平衍,仄声短且不平”,可这一大前提没有任何依据,王力自己就明明白白地说:这仅仅是他自己想当然的一个“设想”而已。事实胜于雄辩,多位现代语言学家利用仪器测定的数据,均证明了三位学者的假设全部不能成立:
  第一、1934年,白涤洲用浪纹计首次测量了北京四声的时长:阴平为436ms〔毫秒〕,阳平为455ms,上声为483ms,去声为425ms; 。1985年,冯隆的测量与白涤洲很相近:“声调的时长在句中与在句末不同,句中阳平最长,其他三声基本相同〔阳平259ms,阴平和去声为248ms,上声249ms〕,句末则上声最长,阳平次之,阴平较短,去声最短〔上声355ms,阳平320ms,阴平274ms,去声268ms〕。” 可见平仄根本不存在长短对比。
  第二、据冯隆的测试:“研究表明,普通话四声的音强曲线并没有显著差异。” 除了为数不多的轻声较轻之外,其余四声没有显著的轻重差异。
  第三、虽然音高是汉语声调第一要素,但它们都不是单纯的高音或低音,而是滑音,如阳平35从中音3上升到最高度5,去声从最高度5下降到最低度1,余可类推,平仄不可能有明显的高低对比。
  第四、现代各地方言的平仄根本不存在“平与不平”的对比,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就不举例了。
  以上仪器试验,有力地证明了现代汉语的平仄根本不具备任何一种可能形成节奏的语音要素。
  是不是古代声调曾经有过平长仄短或平重仄轻的经历呢?我们可以用反证法证明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的音乐节奏也好,诗歌的长短律抑或轻重律也好,它们的音步内部是反对称,而音步之间为平移式正对称〔按:音乐的小节即相当于诗歌中的音步〕 ,其对称模式如下:

            平移正对称
         ┌────────┐
  音乐的节奏: 强 弱│强 弱│强 弱│……
  诗歌轻重律: 重 轻│重 轻│重 轻│……
  诗歌长短律: 长 短│长 短│长 短│……
         └─┘ └─┘└─┘
          反对称 反对称 反对称


  而而近体诗的平仄规律是双平双仄递推,其对称方式却恰好全部相反,即音步内部为纬正对称而音步之间为反对称,以六言诗言为例:


   反对称   反对称
  ┌───┐┌───┐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平│
  └─┘└─┘ └─┘
  正对称 正对称 正对称


  此外,如果确如王力所说,平长而仄短,那么“仄平仄平仄平仄”和“平仄平仄平仄平”之类的句式应当是典型的抑扬格和扬抑格长短律律句。然而大家公认它们是拗句。
  由此可以证明,平仄声调不可能形成节奏。其实,当代学者早就有此结论。2005年,钱中文等人的《自律与他律——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争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一书也对诗刊编辑部组织的这场平仄节奏的争端作出了总结性的评介:“平仄确与时值性的节奏无关”、“王力所谓的‘声调是高低关系’而非长短关系,已基本上成为了语言学家的共识,可以说在造成节奏鲜明上发挥不了多少作用——这一问题已基本解决” 。
  既然平仄与节奏无关,“节奏点”之说也就不能成立;根据“节奏点”为逻辑起点而推衍出来的“语意节奏”和“意节”理论自然不攻自破了。
  至于汉语诗歌节奏的形成,据我的研究,汉诗诗句内部的节奏律是一拍子拍位上的“重轻律”,诗句之间的节奏律是半逗律。对此,请参看拙作《诗词赋联形式通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古典诗歌中的半逗律


  林庚根据他对古典诗歌节奏美的感性认识出发,创立了迥然有别于音步节奏诗体的半逗律诗体。所谓半逗律,就是“将诗行划分为相对均衡的上下两个半段,从而在半行上形成一个类似‘逗’的节奏点”,“这个节奏点保持在稳定的位置上”  。
  古典诗歌在古代的实际读法是半逗律,这是有史籍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声律典籍《文镜秘府论》“诗章中用声法式”指出:“凡上一字为一句,下二字为一句;或上二字为一句,下一字为一句〔三言〕。上二字为一句,下三字为一句〔五言〕。上四字为一句,下二字为一句〔六言〕。上四字为一句,下三字为一句〔七言〕。”“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
  这两段话里的“句”泛指“句逗”,是停顿之意;所谓五言分为“两句”,是指分为“上二下三”的“两逗”;沈约所说的“并须要杀”就是此两逗都要停顿。由此可见,古诗的停顿方式根本不是两字一顿,而是整句读成两个诗逗:三言诗是“21逗”,四言诗是“22逗”,五言诗是“23逗”、六言诗是“42逗”,七言诗是“43逗”,与林庚的半逗律主张相同。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诗概》的论述与《文镜秘府论》完全相同:“若论句中自然之节奏,则七言可以上四字作一顿,五言可以上二字作一顿耳。”清代万树《词律发凡》也有相同的论述:“词中惟五言、七言句,最易淆乱。七言有上四下三如唐诗一句者,若《鹧鸪天》‘小窗愁黛淡秋山’,《玉楼春》‘棹沉云去情千里’之类;有上三下四句者,若《唐多令》‘燕辞归客尚淹留’,《爪茉莉》‘金风动冷清清地’之类,易于误认。诸家所选明词,往往失调。故今于上四下三者不注,其上三下四者,皆注豆字于第三字旁,使人易晓无误。整句为句,半句为读,读音豆,故借书豆字。其外有六字、八字语气折下者,亦用豆字注之。五言有上二下三如诗句者,若《一络索》‘暑气昏池馆’,《锦堂春》‘肠断欲栖鸦’之类;有一字领句而下则四字者,如《桂华明》‘过广寒宫女’,《燕归梁》‘记一笑千金’之类,尤易误填。”
  《法国诗学概论》是这样描述半逗律的:“一句诗行由于声音的和意思的中断,被分割成两部分,就叫半句诗句(l'hemistiche)。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词hemi,(半、一半)与stikhos(诗)。诗的顿挫(la cesure)就是这样产生的。”“诗句的末尾叫结句(clausule),它与顿挫构成了双重节奏,朗读时读降调。” 这种“半句诗句”又称大顿,与我国古诗的诗逗相当,朱光潜称之为中顿,行末大顿可称为尾顿。利用中顿和尾顿形成诗行节奏的方式就叫“半逗律”,其殊胜处就是“构成了双重节奏”。
  我国古典诗歌的半逗律就是“双重节奏”,以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中顿和尾顿分别以七个字为周期而形成双重节奏。五言诗的节奏为“二三逗”。可类推。
  由此可见,古典诗歌的行间节奏是半逗律,已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08

帖子

1263

积分

版主

砖栏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63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1-5-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3-29 04:51 , Processed in 0.0652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