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2|回复: 1

[其他] 文体—约定俗成的规范形式zt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316

帖子

2224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嘉宾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24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1-4-23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孙逐明 于 2021-6-27 15:12 编辑

文体——约定俗成的规范形式〔转贴〕
谢锡文




    文既成体,便有了文体自身的“规矩”。比如小说,从史传文学中脱胎而出,就一直规规矩矩地承担着讲故事的任务,并力求讲得曲折生动.再如诗歌,从“诗言志,歌永言”始起,便义无反顾地“戴上脚镣”;一“舞”就是几千年。文体规矩的存在,造就了文学艺术的异彩纷呈,也使“从心所欲不逾矩”成了艺术创作的极高境界。
    然而.“规矩”总有变成“陈规”之时,历代亦不乏推陈出新之士。由古而今,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不愿讲故事或不单纯讲故事的小说,试图改变“脚镣”或松动“脚镣”的诗人。这些努力,无疑正是文体自身生命活力的展示。把握这一运动的内在机制,探寻文体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不仅对于理解古令创作的曲折轨迹,而且对于认识当今艺术的创新方向,将不无裨益.我们的探讨从文体的初成开始。
    文体最初是怎样形成的?回答这个问题须上溯远古。洪荒时代,人们是没有文体概念的,先民的创作无范本可依,只是率性而发。性情所动,源于田猎、祭祀、丰收.这种简单淳朴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情感表达的单纯与简陋—鲁迅先生说过,最早的诗歌可称为“吭晴,吭啃”派。但这只是就艺术的起源而言,作为生活中的天然形式,与原始劳动相伴生的劳动号子,本身不就是诗,而只是诗体追本溯源的远古起点。作为一种文体形式,即便最古老的二言诗,也是超越了“吭唁吭啃”的原始形式,而由人类创造的规范形式“吭哨吭晴”,不过是艺术草创阶段的初级的原生形式,这种形式,还远不具有艺术规范力,因为它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粗糙的,无选择性的,偶然性的,并与具体内容共存亡。但是,也正是这种偶然性,蕴含了某种必须因素—比如“吭晴,吭唁”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反复出现于原始人类的简单劳作之中—扛抬重物时脚步的一左一右,集体狩猎时成员的一呼一应,划动木舟时船桨的一收一送,……正是与这种单调的劳动节奏相呼应,富于节奏感的原始歌谣出现了。原始歌谣的音乐形式,因其原始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只有单调的节奏,没有旋律。然而,这种无旋律的音乐形式一旦形成,在此后的劳动伴唱、祈祷、游戏中,得到强化发展,并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存在。有了这种相对稳定的音乐形式,只要配上歌辞,就可以自由反映生活,抒发感情,而不必再和劳动动作发生直接联系。于是,音乐节奏成了一种由人们约定的,相对独立的规范形式。大家共同认可,互相遵守,使它对内容的关系不再是完全被动的,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它对原始生活具有了选择和处理的主动权,它可以按照节奏的形式要求,截取、规范内容,因而,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最早的诗歌形式便是如此:
    断竹,续竹
    飞土,逐肉。
    这首见于《吴越春秋》中的古老的《弹歌》,就充分体现了原始诗歌节奏短促,二拍一顿,诗句短小的特点。随着社会发展,诗体也日渐完善。西周以后,汉语双音化,原始的二言句式已难容纳诸如“关关”“窈窕”“辗转”等叠音词、连绵词,于是,四言句以更为灵活的语法结构和声韵变化,取代了二言、三言。同时,随着文字产生,诗句由传唱变成可读,句式的整齐在书面上一望可知,人们便自觉地将二言或三言能够达意的诗句添加虚字或运用叠字,变成四言,以求严整.终于,以四言为定格的诗体规范确立了,与此同时,篇章结构富于变化的诗作也大量涌现,《诗经》的时代到来了。
    在四言诗体的确立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苍领一样的人物,也没有发现缪斯女神的点化,文体的发生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在这个自然过程中,四言诗体超越了生活的天然形式,成为一种人造的规范形式,并且得到社会共守。据统计,《诗经》305篇中,纯用四言的达143篇,其余也多以四言为常格。为什么四言会成为《诗经》的主导形式呢?从我们描述的诗自成体的过程看,这里既没有统治者的诏令,也没有文人领袖的倡导,完全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然趋合。也就是说,正如“吭晴,吭晴”是劳动群体必须共同遵守的节奏一样,一人不守,众行难调;由此脱化的诗体形式也是一种全社会的约定俗成,不遵守这种约定,自成格局,在诗乐一体的时代,它自然是个不和谐音,在诗体独立之后,它则要被目为异端,不称之为“诗”了。
    所以我们说,没有谁在文体创立之初立下规定,诗须四言,文必散体。就像美国美学家布劳克所说的,艺术创造没有规则,只有约定俗成。任何一种文体的形成,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实践、思维水平和情感表达方式相适应,在社会心理的约定俗成中逐步获得其独立自主地位的。
    也许有人会说,《诗经》时代毕竟还是以民间集体创作为主,理所当然要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那么,在文学大师出现之后呢?诗三百后、楚辞异峰突起。这一迥异于三百篇的新诗体,似乎独与屈子有缘,《离骚矛公天问》《九歌》哎九章势,屈原的旷世之作,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才情,似在表明:屈原独创骚体—文体这不是可以由一人创立吗?不错,“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第五)})但是,没有楚歌巫风,又何来《离骚》《九歌?)}国家不幸诗家幸,屈原的机遇是千载难逢的。他深重的悲患忧思,长期的流放生活,既有万丈情愁,又深深浸淫于楚国民间文学—正是这种上天入地泣鬼神的楚地巫歌,成为了屈原***创作的文体渊源。他的《离骚》中巫咸降神,《招魂》中巫阳下招,都直承巫风,而《招魂》更是根据民间招魂词的写法创作而成。屈原是以他超群的才华,广博的修养,多方面地吸收民间艺术经验,对楚辞这种古老形式加以锤炼、改造和提高,才创造出来的“气往栋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文心雕龙·辨骚第五》)的楚体文学。这一事实也表明,一种文体在文学史上的确立,约定俗成于民间的基本形式是最坚实的基础。
    当然,没有艺术大师的点化,民间形式步入艺术圣殿也好梦难圆。战国荀子创作的《成相》,虽然也植根于民间通俗说唱形式,以“三三七四七”言的固定句式,自别于《诗经》、楚辞,然而,荀子终非屈子,虽有气魄采用民间形式,却无才力予以创造性地改造升华,致使《成相》从俗有余而提升不足,从而大大削弱了其影响力,终使这种“俗”的诗体未能如楚辞一样大放异彩,而终至湮灭。
    一种文体在大师手中发展到炉火纯青之时,不须作者自立范本,也不必统治者明文推崇,人们便会在文学经验的积累中,自觉地追寻模仿,因为其创作实践表明,此形式更适合表现此内容.在文学史上,也有统治者硬以个人意志凌驾于文体规律之上的。魏晋以来,t封建朝廷自视高雅文明,曾规定,公文一律用镂金错采的骄文写作,原本质胜于文的实用文体,却硬要“骈四俪六”地刻意雕饰,除却留下千古笑柄和与之一脉相承同样面目可憎的“八股文”外,并无任何积极建树。
    文体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规范,它始终面对的是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文体的发展创新,也必须以这一普遍心理为基础,为契机。(作者:山东大学中文系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6798

帖子

1万

积分

核心管理员

《驻站诗人》副主任|律诗专栏执行首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050

特别贡献执行站长《驻站诗人》执行主任执行首席

发表于 2021-4-23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创时期,的确如此,文史不分、歌诗不分。
但当文体品类繁盛之后、作品海量积淀之后,不加以分别则不利于传承和研究,何况自《文选》以来,分门别类已经成为自觉。
一個人的武功分了派别,已自落了下乘。  - 金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4-20 00:00 , Processed in 0.0555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