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2|回复: 9

[其他] 诗论

[复制链接]

1

主题

5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
发表于 2021-4-5 1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孙逐明 于 2021-4-27 07:39 编辑

                     诗 论                             
  诗作,大多数意思的反转,都是比较复杂的情感处理,只是一个手法。很多看似模棱两可的语句,其用意非常深邃。并不是含糊不清、思维复杂化就是艺术(很奇怪,也很疑惑,怎么会有“现代诗”这一说法。也搜索一番,这一说法出自民国时期。那时的现代诗飘逸温和,丝丝入扣。最初的格律自由,不受束缚,应该是更好的发挥作者自己的特点。并不是说从此,可以天马行空、天南地北。)
  
  经常会听说,艺术,贯穿古今中外,跨越地域时空,不分种族贵贱……这一说法用在<诗、词>或许会更贴切一点。只不过,<诗、词>最终也脱离不了“文字基本面”:整体协调不留间逢,文字连贯透彻,意韵融合(是怎么做到的?要知道茫茫文海啊!这里就值得深思了。甚至为了配合“文字面”意韵、音韵的融合。作者会舍爱,将最正确那个文字换成第二正确的。这一“文字基本面”已经是仿不了,何况还贯入了作者之人生际遇、生活轨迹、职业身份、独到才学……而且是在格式固定的前提下完成)。作者本身是不会去刻意技巧,也不会顾虑于手法,也没有要韵律的概念,水到渠成。技巧、手法、韵律是为描绘到位所必然产生,不是目的更不是灵魂。解说的学者为了方便认识,然后加以区分。自由格式更要突出其特点。“自由”并不是说,想延伸就能延伸,想结束就能结束(因为结构也是信号传达之一)。
  
  我没有对单首诗、词做过深入研究,看看也就过了。其实诗词的讲解,谁来讲谁对,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有研究诗词的专家、学者,谁来写就未必谁都能写得好(隐约会有他人作品“影子”从脑海里浮现),没有内劲的触发是很难出成品的。有一些看似很有气魄,用字非常华丽,仔细一看整体意力不够均匀(因为文字的意韵不合导致行气间断),那就是还没入门,只是觉得哪个字有“诗意”用哪个。要知道相应、相随、相对、相连的除了实意还有寓意,总有一丝半缕的关联。
  
  背诗词高手,其内心是空虚的,苦于没有契机更近一步的灵触“诗境”。契机到了,就不会执着于背诗词,明白了不能受他人之经典所左右,也知道他人的意境角度离自己很遥远。
  
  但凡能感受到一点点力道的诗作,相比我们能感受到的这点力道,在作者那这股劲要乘十倍以上,刻画到字面上减五成,再传达到看的人却只能感受到一成。更何况是一看就大气滂沱、神韵华雍令人心神澎湃的力作。比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小楼昨夜又东风”、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既然古人把智慧都写成诗词,我希望通过写诗可以寻找到一丝蛛丝马迹,不单单是兴趣所致……以后不会再写这种段子,一写就没完没了。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回归它的整体,回归到所处年代。寥寥数语所蕴含的信号能量是巨大的,得来不易。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名作,一时看来太多太多。屡见不鲜是一种错觉,抛开错觉,诗词并不是那么好理解的……我只能说“智”的体现。我个人感觉,前人的这些经典遗作,原本不属于这个世间。既然古人把智慧都写成诗词,我希望通过写诗可以寻找到一丝蛛丝马迹,不单单是兴趣所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25

帖子

1993

积分

常管

诗词理论常务管理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3

栏目管理员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1-4-5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对单首诗、词做过深入研究,看看也就过了。其实诗词的讲解,谁来讲谁对,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有研究诗词的专家、学者,谁来写就未必谁都能写得好


——呵呵,倒也率直。就“真”“理”角度,此一类话语,或未必严密到入“理”,但一般直率见着“真”,后面还没读,容读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了,等一下再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25

帖子

1993

积分

常管

诗词理论常务管理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3

栏目管理员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1-4-5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背诗词高手,其内心是空虚的,苦于没有契机更近一步的灵触“诗境”。契机到了,就不会执着于背诗词,明白了不能受他人之经典所左右,也知道他人的意境角度离自己很遥远。

——嗯,读与学,不是目的。“拿来”,亦不是最终手段。最终,是要成全一己“学问”,或者“技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25

帖子

1993

积分

常管

诗词理论常务管理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3

栏目管理员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1-4-5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小楼昨夜又东风”、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因过既然古人把智慧都写成诗词,我希望通过写诗可以寻找到一丝蛛丝马迹,不单单是兴趣所致……以后不会再写这种段子,一写就没完没了


——学古,不泥古。先“进”去,走完古“迷宫”,要走几圈都没多大问题,问题是,是否迷失了,是否有坚持着、并记着走“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4: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1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里文字打乱了修改不了,在这里备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2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园风 发表于 2021-4-5 14:21
我没有对单首诗、词做过深入研究,看看也就过了。其实诗词的讲解,谁来讲谁对,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有 ...

换句话说,。经典名作,一半是作者的水平,一半是神助或者说是天助。愚见、愚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25

帖子

1993

积分

常管

诗词理论常务管理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3

栏目管理员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21-4-6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毛丛 发表于 2021-4-5 20:04
换句话说,。经典名作,一半是作者的水平,一半是神助或者说是天助。愚见、愚见

嗯,不算“愚见”,不无道理。换一角度说,厚积薄发,是要的。天赋先天,也是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主题

316

帖子

2228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嘉宾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28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1-4-27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毛丛 发表于 2021-4-5 14:37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这里文字打乱了,没法修改。在这备注一下

善于独立思考,胜过人云亦云。

帮您调整了一下格式。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4-24 18:56 , Processed in 0.0471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