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邓建

[其他] 草稿

[复制链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古今任何方言〔包括通用语〕语音韵字的实际韵类和调类,与《平水韵》不可能完全吻合,必定有少量差异。

要知道,即使是使用新韵的现代普通话语音,同样存在不可避免有类似的差异。这是严谨的诗词格律与实际语音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是格律体系的缺陷,而不是韵书体系的缺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建 发表于 2024-5-2 14:03
第二、古今任何方言〔包括通用语〕语音韵字的实际韵类和调类,与《平水韵》不可能完全吻合,必定有少量差异 ...

综上所述,用新韵的不必贬低旧韵,用旧韵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新韵。这才是全面合理的辩证观点。

以上看法乃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


《小议普通话能否保持格律诗音韵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诗韵改革讨论中,反对现代普通话新韵的最大理由是它没有入声,不能保持正宗的古香古色的古韵的音韵美。


这是一个很荒谬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建 于 2024-5-2 14:08 编辑

第一、
音韵美 必须倚仗 吟诵 才能得以实现,由于广韵、平水韵里采用的 反切注音法 只能记载音类,不能记载音值,任何现代人根据古韵书根本读不出唐音,只可能读出自己会说的一种或几种现代方音〔绝大多数人都只会说家乡话和普通话〕。


也就是说现代人吟诵根据平水韵写作的诗歌,只可能是今声今韵,湖南人切出来的是湘腔湘韵,广东人切出来的是粤腔粤韵,河北人切出来的是豫腔豫韵……决不可能是什么正宗的古香古色的隋唐声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还可以从古今 声、韵、调 的具体变化 来论证 所谓 “正宗的”“古香古色的”古音韵美的荒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的 音韵美 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们是具体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的综合体;


要想某种现代方言保持唐音的音韵美,那么二者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类别和音值〔即实际发音〕应当相当接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世禄和杨剑桥先生 在(曾?)指出:


“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必须在深刻了解汉语语音史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对于汉语语音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声、韵、调三个方面,分别考证音类,拟测音值,然后才能进行各个阶段的声、韵、调的比较,才能揭示汉语语音发展的总的趋向。〔《音韵学入门》第143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语言学家采用科学的方法考证了隋唐语音的音类,大家的共识是:

唐音的声母是36个〔一说40个〕,韵母140多个,声调4种;

而现代各个方言里,声母大都只有二十多个,韵母大都只有三十多个,最多的粤方言也不过是五十多个,声调则异彩纷呈,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甚至十二个声调的都有。

仅从音类的多寡来看,现代方言已经与唐音有了巨大的差别了,它们可能保持“正宗的”“古香古色”古音韵美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唐音的音值,现代所有语言学家都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予以“拟测”,没有例外;

所谓“拟测”,就是科学地推论猜测。

显然,拟测的结论只会是“可能如此”,绝不是“真正如此”。

也就是说正宗的古香古色的唐声韵任何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读,连最渊博的语音学家也不例外,现代人根据平水韵写出来的古诗竟然保持了“正宗的”“古香古色”古音韵美,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

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普通话没有入声,对于近体诗的音韵美产生的损害,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可能大家更不知道,即使是保留了入声的现代方言,同样会对于近体诗的音韵美造成损害,有许多入声方言甚至远远超过了普通话。

对此我将在《论新旧韵之短长——声律学研究之五》里详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只简略地说明没有入声的危害性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声调在诗词格律里的作用有两条,一是区分平仄,构筑律句;二是四声分押,协助韵母形成富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1、就构筑律句而言,近体诗是只论平仄,不究四声的,而入声根本不是平仄分野乃至构筑律句的必要条件;

古代近体诗里,没有入声的律句和诗篇并不在少数,这些没有入声的诗篇难道就不是近体诗了不成?

同样,没有入声的北方方言,照样可以区分平仄,构筑律句;在构筑律句的功能上,有入声的南方方言没有任何优势。


更重要的是,平仄是两大类具有“调值类型对比”的声调,这种“调值”对比是形成律体诗特有的声律美的基础。


隋唐时代的声调当然有这种“调值”对比,随着语音的变法,这种调值对比,少数方言里保存下来了,大部分已经消失;有入声的方言也不例外。北京方言是保存了调值类型对比的少数方言之一。这一点上,普通话新韵有极大的优势。对此我只简略提一下,以后详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砖评砖栏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2、关于“四声分押,协助韵母形成富韵”问题,普通话新韵也具有优势,我以后再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4-9-28 03:24 , Processed in 0.0829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