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邓建

[其他] 草稿

[复制链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建 于 2024-5-2 13:26 编辑

4、叶韵,又称“叶音”,或称“叶句”(叶,同“协”,和谐之意)。


由于语音发展、变化,后人读先秦韵文,有些地方便会感到不押韵,于是就临时改变其中某一字的读音,使之谐合。

晋代徐邈、北周沈重已有改读之例,而南宋吴棫的《诗补音》和《韵补》始集大成。

这种改字一般是主观的,像《诗经·行露》上下章同一“家”字,朱熹分别叶音“谷”、“空”,大为人所诟病。

这种叶音法,跟后世科学地归纳古韵、构拟古音是完全不同的。

明末清初,顾炎武根据《诗经》等先秦韵文韵例、古文字谐声关系以及声训、假借材料,离析《广韵》韵部,得到先秦实际韵部,现代音韵学进而据音理、方言、对音而构拟出古音,这才是科学的方法。

不过,叶音说是人们认识古音的一个阶段,其中也有确能反映上古音中字音关系、韵部分合的,如“下”叶音“户”,此二字在上古确实都在匣纽鱼韵。

南京大学刘晓南认为叶音大多反映作音者当时的方音,可参看其论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建 发表于 2024-5-2 13:18
PS:  

1、叶音,诗韵术语。叶音,即叶韵。“叶韵”之“叶”,读作:xié。  一作“谐韵”、“协韵”。

PS:

5、(诗词漫谈一)“叶韵”与“协韵”之异同:

叶韵(叶韵)xié yùn
01
南北朝时,学者因按当时语音读《诗经》,韵多不和,便以为作品中某些字需临时改读某音,称为叶韵。后人并以此应用于其他古代韵文。此风至宋代而大盛。
明陈第始建立“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历史语言观,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参阅明陈第《毛诗古音考序》。


02
作韵文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点化故事》:“借君衔以叶耳。”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夫叶韵乃词中最要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PS:

5、(诗词漫谈一)“叶韵”与“协韵”之异同:

协韵(协韵)xié yùn

(1)押韵,符合韵律。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安禄山亦好作诗,作《樱桃诗》云:‘樱桃一篮子,半青一半黄,一半寄怀王,一半寄周贽。’或请以‘一半寄周贽’句在上,则协韵。”清俞樾《茶香室三钞·蜀音押韵》:“然则顾亭林谓《毛诗》有以方音协韵者。如《小戎》之‘参’‘中’。”鲁迅《集外集·通讯(复张逢汉)》:“译诗就更其难,因为要顾全音调和协韵。”

(2)音韵学用语。一种因不知古今音异而随意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的作法。开始于南北朝,盛行于宋朝,朱熹是代表。明末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道理反对这种不科学的作法,认为所协之音实即古本音,每字只有一个古音,而不应随文改读。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协韵,《楚辞》及《选》诗,多用协韵。”郭绍虞校释:“盖由时人不知古音,故创为协韵之说。《楚辞》及《选》诗犹合古音,故沧浪谓‘多用协韵’。”清钱大昕《音韵问答》:“《邶风》:‘宁不我顾。’《释文》:‘ 徐音古。’此亦协韵也,后放此。陆元朗之时,已有韵书,故于今韵不收者,谓之协韵。”参见“叶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建 发表于 2024-5-2 13:31
PS:

5、(诗词漫谈一)“叶韵”与“协韵”之异同:

——可见“叶韵”与“协韵”不同之处在于:叶韵,只是音韵学用词一个意思。而协韵,除了含有“叶韵”意义外,还有“用韵协调”之形容词意义。即“协韵”比“叶韵”含意更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建 发表于 2024-5-2 13:31
——可见“叶韵”与“协韵”不同之处在于:叶韵,只是音韵学用词一个意思。而协韵,除了含有“叶韵”意义 ...

注意:

在繁体字中,“叶韵”的“叶”不能写作“树叶”的“叶”的繁体(葉),而是简化字中的“叶”,因为此字在古时为另一字,和“葉”(叶的繁体)不同音(读xie二声)且也不同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建 发表于 2024-5-2 13:12
又由于《切韵》和《平水韵》是“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而成的“通用性质”韵书,比较全面地照顾了各地方言 ...

此外,古今汉语的语音虽然一直是在缓慢的变化,但变化最大的只是音值,而音类〔包括韵类和调类〕却有较大的相对稳定性。——这就是大家用任何现代方言读唐诗宋词,不押韵或者平仄不合的字眼并不多的根本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建 发表于 2024-5-2 13:37
此外,古今汉语的语音虽然一直是在缓慢的变化,但变化最大的只是音值,而音类〔包括韵类和调类〕却有较大 ...

PS:

1、音值,音乐术语。音值,一般指时值,指音符时间值,表示法分为二分法、三分法与其他分割法。

这里的“音值”,应该是特指“古音音值”,是一音韵学术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建 于 2024-5-2 13:55 编辑
邓建 发表于 2024-5-2 13:53
PS:

1、音值,音乐术语。音值,一般指时值,指音符时间值,表示法分为二分法、三分法与其他分割法。

古音音值,音韵学术语,简称“音值”。

音韵学家替古代字词构拟的具体读音。如“鱼”的上古音[ŋ ia]、“父”的上古音[bia]。

古音音值研究是古音音类研究的更高阶段,是历史语言学重建母语的需要。所构拟的古音音值不一定是古人的实际读音,但必须能解释历史上的语言现象,因此必定与古人的实际读音相距不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建 发表于 2024-5-2 13:37
此外,古今汉语的语音虽然一直是在缓慢的变化,但变化最大的只是音值,而音类〔包括韵类和调类〕却有较大 ...

PS:

2、音类。音类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01、乐音和噪音。

乐音  是由物体有规律的周期性振动产生的,具有确定的高度,听起来悦耳,如乐器小提琴、二胡?、钢琴?等发出的声音。

噪音  是由物体无规律的非周期性振动产生的,没有确定的高度,听起来刺耳,如打击乐器锣、鼓?、梆子?、木鱼?等发出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建 发表于 2024-5-2 13:59
PS:

2、音类。音类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02、古音音类。


在音韵学中,古音音类指的是古代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类别。这种分类是通过分析归纳古代语言资料取得的,并不等同于现代活语言的音值描写,也没有经过音位的归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建 发表于 2024-5-2 13:37
此外,古今汉语的语音虽然一直是在缓慢的变化,但变化最大的只是音值,而音类〔包括韵类和调类〕却有较大 ...

现代方言语音里,尽管大陆消失了入声的方言所占比例较大,但大陆保留了入声的方言也约占四分之一,加上港澳台胞和其它外籍华人,比例将更大,对于他们来说,平水韵更加适用,这就进一步增强了《平水韵》的生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建 发表于 2024-5-2 14:01
现代方言语音里,尽管大陆消失了入声的方言所占比例较大,但大陆保留了入声的方言也约占四分之一,加上港 ...

个人认为,上述三方面原因,使得《平水韵》在各朝各代乃至当代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后,只要保留了入声的方言语音继续存在,只要后人还在继续欣赏古典诗词,平水韵就绝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文学艺术内在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强调两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还想强调两个问题:

第一、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和声律美的强弱,完全取决于读者朗读时的实际发音;无论是方言语音也好,普通话语音也好,只要实际发音时韵脚的韵母发音相同或相近〔即押韵〕,平声和仄声之间有鲜明的抑扬对比,韵律美和声律美就必定强,否则就弱。至于所采用的语音是不是“古香古色”,是不是“时髦通用”,没有必然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8万

回帖

137万

积分

超版

律绝特区版主

积分
1377591

超级版主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建 发表于 2024-5-2 14:02
最后还想强调两个问题:

第一、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和声律美的强弱,完全取决于读者朗读时的实际发音;无论 ...

大家如果不去考察具体方言语音吟诵时诗歌是不是押韵,是不是有抑扬顿挫之声律美,而莫名其妙地追求什么“古香古色”或“时髦通用”,完全是本末倒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4-11-16 06:14 , Processed in 0.0697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