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港与琅岐岛隔江对峙,距五虎礁20海里,是自闽江口登长乐的必经之地。当时,文石港是海舟渔货商旅云集之区。官宦商贾、文人学子络绎不绝。场非常繁荣,连澎湖列岛的渔民和商家都被吸引来。 登文道码头又是古代长乐客商出远洋的始发地和朝廷使臣去琉球岛的出道,也是中琉关系重要口岸。 现在的登文道,已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和船去舟来。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梅花出美女,文石好道头”,也已成了美好的回忆。 文石天妃庙文石天妃庙面向闽江口,地处海港交通要道,距五虎门约20海里,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是研究郑和在长乐活动的一处重要遗址。庙前有明代码头登文道,1956年庙圮废,2001年村民集资,前殿、大殿、后殿全按原规模重建。
文石天妃庙坐落在“王兽奇峰”之间,依山傍海,左揽虎山,右倚牛山,身后坐卧蛇山、狮山、龙山三山,景色秀丽。1409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前曾在此设祭开船,传说郑和船队在海上遇险之际,妈祖显灵保佑,使之安全回到南京。郑和将此事上奏朝廷敕建文石天妃庙,便有了这座富丽堂皇的庙宇和“钦赐天妃庙”的匾额,妈祖塑像端坐大殿中央,大殿的墙壁上绘有妈祖生平与郑和遇难得救、赐匾重修的连环图画。 此后,郑和每次亲率船队下西洋前都在此设祭开洋。郑和之后,明朝廷多次派遣使者前往琉球,册封琉球国王,俱在此设祭开船,记载于史书的有四次。 明成化七年(1471年),朝廷派给事中董旻、行人张辉出使琉球。行前,两人传命长乐地方官将天妃庙修缮一新。嘉靖十三年(1534年),给事中陈侃、行人高澄出使琉球前,再次修缮文石天妃庙。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骚扰闽海居民,天妃庙被焚毁。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琉球世子尚元乞封,朝廷派刑科右给事中郭汝霖(官至南京太常卿)、行人李际春出使琉球。郭、李决心重修天妃庙,传令长乐县地方官编制工程预算。陈侃、高澄闻讯捐奉24金,郭、李二人亦捐24金,郭汝霖请求闽代巡抚樊斗山赞助,两个月后竣工。郭汝霖请来樊斗山、陈侃、高澄在装饰一新的天妃庙设坛祭海,祈求天妃娘娘庇佑。祭罢登船开洋,直驰琉球。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郭汝霖从琉球归来后,撰《文石庙碑记》,立在天妃庙前。
万历六年(1578年),萧崇业(官至南京右佥都御史)在筹备出使琉球期间,与谢杰写信给长乐县地方官,要求他们筹资维修文石天妃庙。翌年夏四月,竣工。萧崇业亲撰《重修文石庙碑记》。今《文石庙碑记》与《重修文石庙碑记》皆不知下落,仅留碑座。 民间刻龙只刻四爪,朝廷钦赐建造的庙宇才能刻五爪龙。长乐五爪龙石刻有两块。一块存在文石天妃庙内,一块存在稍后三年赐建的长乐县城南山天妃宫。 福州、长乐与琉球的关系特殊。史料记载,福州是朝廷指定的通往琉球的唯一港口,长乐是其中一个重要据点,也是中国册封琉球使团起程和返航的地点。明清朝廷十分重视册封使臣的派遣,两朝对琉球册封活动有24次,遣使43名,明朝琉球遣使18次,琉球使臣前来请封、谢封、进贡多达300多人。明清两朝中,共有4名福州人当过册封使。在册封活动中,福州承担了主要任务,如明万历七年(1579年),福建长乐人谢杰(1536—1604)充册封副使,清同治四年(1865年),福建侯官人赵新充册封正使。 明洪武年间,为传播中华文化,朱元璋特赐闽人36姓移居琉球。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24岁的长乐古槐北湖人郑义才,奉旨与梁、高、蔡、王等姓乡亲从长乐移居琉球,成为琉球郑姓始祖,担任总理唐荣司(从二品)。如今,长乐古槐北湖后代在冲绳有7000多人。前些年,他们曾两次组团从冲绳回长乐祭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