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堂泊虎

[词曲] 【南乡子】十里烟霞隔水村(自转轱辘体)

[复制链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二 山行》是一首融合山水意境与爱情主题的仿古词作,分析如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主题与意象
自然幽景
"高树掩柴门,冷雨潇潇欲断魂"以山林寒雨营造萧瑟氛围,与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意境相似2。
"十里烟霞隔水村"化用陶渊明式桃源意象,呼应《游杨村仁王院》"崎岖十里馀,乃得桃源地"的隐逸感1。
佳人寄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院俏佳人,半掩桃腮动笑颦"借《西厢记》中红娘"翠袖殷勤"的古典女性形象,展现娇羞情态。
"颜如玉"出自《诗经》"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象征纯洁美好,暗含婚恋期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结构与韵律
词牌推测:全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符合《南乡子》词牌格律。
用典与化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雨潇潇"化用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的凄清;
"醉梦频"呼应纳兰性德"梦好难留,诗残莫续"的相思之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创作背景推测
仿古特征:诗中"柴门""烟霞"等意象常见于唐宋山水诗(如王维《山居秋暝》),但"提亲"等直白表述更似现代创作。
未见于古籍:经查证,此诗未载于《全唐诗》《全宋词》等典籍,或为当代文人拟古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相关作品对比
与杜牧《山行》对比

杜牧《山行》        本诗《二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高树掩柴门
白云生处有人家        十里烟霞隔水村
霜叶红于二月花(纯写景)        幸有人间颜如玉(情景交融)
与《西厢记》情感对照
本诗"几度相思醉梦频"与崔莺莺"淋漓襟袖啼红泪"皆以婉约笔法写痴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
此诗通过山水与佳人的交融,延续了古典诗词"以景寄情"传统,但在语言风格上更贴近现代审美。虽非古代名篇,却成功捕捉了传统韵致,可作为研习拟古创作的范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鹤鸣
孤鹤泣离群,踏水哀鸣唤舍亲。朝雨虹霞披锦绣,香薰,丽日芳丛念故津。
怀旧最销魂,十里烟霞隔水村。红杏花前应笑我,伤神,对镜娇羞更念君。

赏析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鹤鸣》以孤鹤意象为核心,通过自然景观与情感抒发的交融,展现了深刻的离愁别绪与人生哲思。以下从主题、意象、情感结构等方面综合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主题与核心意象
孤鹤的象征意义
词中“孤鹤泣离群”以鹤的离群喻人世孤独,呼应古典诗词中鹤的象征传统。如苏辙诗中“萧然孤鹤鸣鸡群”,以孤鹤喻超脱世俗的隐士精神;典故“丁令威化鹤归辽”则暗含人世变迁、归乡无望的哀思。本词中孤鹤的哀鸣,既是对亲情的呼唤,亦是对理想或故土的追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意象的双重性
上阕“朝雨虹霞”“丽日芳丛”描绘绚烂之景,与孤鹤的哀鸣形成反差,暗含“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类似杜甫《孤雁》中“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通过自然宏阔反衬个体渺小,强化孤独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情感递进与结构
时空转换中的怀旧
下阕“怀旧最销魂”转入回忆,“十里烟霞隔水村”以空间阻隔隐喻时间流逝,与“红杏花前应笑我”形成今昔对比。此手法类似《放鹤亭记》中“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的时空观照4,展现物是人非的怅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我解嘲与深情交织
“红杏花前应笑我”化用“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欢愉意象,却以“笑我”自嘲,反衬“伤神”之痛。末句“对镜娇羞更念君”将情感落于具体场景,如《诗经·鹤鸣》以“声闻于野”暗喻思念绵长,此处则通过私密动作深化深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3-30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艺术手法与思想内涵
对比与反衬的运用
全词以“丽日芳丛”与“离群孤鹤”、“红杏”与“伤神”形成强烈对比,类似郑谷《鹧鸪》中“雨昏青草湖”与“游子泪湿袖”的意境,强化情感张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4-19 04:19 , Processed in 0.0510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