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回复: 2

[词曲] 风雩学社 第十八期社课 武陵春

[复制链接]

66

主题

883

回帖

2234

积分

常管

醉趣楼常管

积分
2234

栏目管理员

发表于 2025-2-16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桃源耕夫 于 2025-2-16 08:29 编辑

风雩学社 第十八期社课 武陵春
原创 風雩學社 風雩學社
2025年02月16日 00:01 重庆
第十八期社课
    拟题:见微
    点评:见微
    收稿:凨舞
要求:词调《武陵春》,正格、添字格俱可。韵依《词林正韵》,韵部不限。
主题:以“不负五更春”为意,自由发挥。
次序:先后
简繁:遵作者意
词牌提要:
1.本调押平声韵,且多用五七言律句,总体声容较为和婉。
2.本调属于双段词,前后段各两均。在结构上可分为两个大层次四个小层次,但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勾连。
3.《词谱》格一后段起句注为“中中中中中中仄”,系两个不同句式互校导致。此句可平起,可仄起,但都应是七言律句。
4.格二后段结句添一字作折腰句法,句式为“中仄仄、仄平平”,余悉同格一,不必为词谱平仄所拘。
5.格三各均收拍俱添字作折腰句法,句式为“中仄仄、仄平平”,又前后段第二均起拍各添一领字。余参格一可也。
又:
诗有难学而易工者,有易学而难工者。长短句亦然。前者如慢词,后者小令也。故近岁不喜作令词。甲辰岁杪,子青雍也姊弟嘱予命题,不胜惶恐。斟酌数日,乃命以《武陵春》,而以“不负五更春”为意焉。迨截稿日,得词若干,试评析如下。
——见微

习作:

浅浅淡淡
武陵春·以不负五更春为意
月色如银风拂案,花影上窗棂。就梦琴书共一灯。鸡舞见晨星。
寒暑迭催庭竹瘦,金桂折时馨。细柳春衫今夜青。吹角入边声。
见微点评:
本词描绘了一幅书斋晓读图,颇为切题。前段首均从书斋环境切入,“月色如银、晨风拂案、花影照窗”,由外及内、有静及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次均从广角转入特写,集中笔墨写灯,黎明时的灯光正给人一种温暖与慰藉;而“琴书就梦”云云,从侧面见作者嗜书之情。歇拍化用“闻鸡起舞”,亦可。后段“寒暑迭催”以虚笔起,镜头向四季延伸,暗示作者晨读乃平日之常态;庭竹瘦为夏景、金桂馨为秋景,取一二代表性镜头予以充实,笔触遂丰满,有化虚为实之效。又,“庭竹”或为作者自况,既见风骨,亦见体形;而“折桂”云云,亦蕴含作者之良愿也。“迭”字处用平更妥,此若视为“以入作平”,亦可。次均“细柳、春衫”复将镜头拉回眼前,着一“青”字,想见无限春意。“今夜”可酌,因此时已是黎明时分,若说夜亦应为“昨夜”,而对“昨夜”回顾亦无必要。结拍忽闻“画角、边声”,引入听觉效果对全篇进行丰富渲染,又暗含作者之家国情怀。惜前无铺垫,略觉突兀。

张子青
武陵春·以不负五更春为意
雪霁千山风料峭,呵手北窗温。冻笔拈来圈点勤。云屋顿生春。
看碧看朱星斗转,红紫满缤纷。检尽繁花月色新。犹照校书人。
见微点评:
本词言冬日校书之情景,见作者用功用心之勤。起句亦从大环境入手,言屋外之风雪,想见屋内温度不高,故须频频呵手取暖;“雪霁”暗示天已放晴,“风料峭”暗示已有回暖之迹,故虽言冬日之景,亦有春日之期。“冻笔”照应“呵手”,不以天寒而废读,且殷勤圈点以致云屋生春,盖拈笔挥墨之际,自有暖意流动心头,使人忘情典籍不觉身处寒屋矣。后段集中笔墨写校书之感受,“看碧看朱”言其力辛,“星斗转”言其时永;而圈点之后,满纸红圈墨点,“缤纷”如“繁花”,亦足慰己心。“月色新”照应“星斗转”,可知作者不舍昼夜之功夫;惟觉“星斗转”多指季节之变化,可酌。结句以“校书人”登场亮相收束全篇,知前言呵手、拈笔、圈点、看检者,皆“我”也,此即“百川归海”之技法。

欠风
武陵春·夜半逢插花开,恰应不负五更春题
酣睡闻香醒蝶梦,正值五更时。灯下梅开三两枝。浓艳忒相宜。
应是芬芳闲不住,风细弄春姿。拟把春姿作好题。岂敢负佳期。
见微点评:
本词言灯下赏梅盼春之事。起句由嗅觉入手,先写梅香袭梦,足见香味之浓烈。继而转入视觉意象,见灯下疏影两三枝,凸显梅的简约之美。“浓艳”照应前之梅香,亦可;若作“冷艳”,或更传神。后段采用拟人化手法,赋梅以灵动性格,其香气不甘寂寞随风四溢,暗喻梅花报春之切。“春姿”点明梅花作为报春使者之身份,将意境由寒冬引向初春。继而由景入情,拟将梅之春姿写入诗篇。最后以反问收束全词,将咏物升华为对生命价值的叩问;“佳期”暗喻人生中之美好际遇,点出珍惜时光、不负韶华之主题。

黄巑岏
武陵春
霜案萤编今暗掷,绣蝶卷寒衾。不作宵征陌上吟。光景看千寻。
火树城门灯牖外,稀叶滉轻阴。醉把东风放月沉。碧浅饮杯深。
见微点评:
本词言月夜独酌之所见所思。前段起句“霜案”“萤编”暗用映雪、囊萤之典,言昔日寒窗暑夜苦读之勤;而今“暗掷”或系无奈之举,且长夜漫漫,虽有绣蝶锦衾亦难耐其寒,折射出作者内心之孤寂。“宵征”者,公干也;“陌上”者,私游也。今者公私之游,但赏其景而废其吟者,何哉?妙在不说,便有无限遐想。后段承前结“光景”而写,城外火树银花、窗外疏叶轻阴,一闹一静,以彼之繁华衬我之落寞。奈无人问,惟于风中独酌或略遣幽怀;“放月沉”化用稼轩“谁放月、又西沉”句,然造化如斯,安我之所能左右者耶?且向浅碧深杯间寄无垠之怅惘耳。全词遣词造语俱佳,惜基调与本期主题稍违。

见微
武陵春
辛丑秋予移职过铜锣峡,有“风长好放舟”句云云。今复过之,倏忽已近四载矣。因成此篇,以酬前意。
腊破峡江春欲动,江水碧如油。十里烟岑黛色浮。袅袅送行舟。
向日风光犹在眼,莫作等闲游。年少情怀老未休。谁共我、上层楼。
自评:
应景之作,用工不足。通篇结构亦上景下情之老套路。上篇写峡江腊末初春之景,初稿但言江水傍崖而流,失之泛泛,且与前作雷同,后以“碧如油”摹之,差可。下篇言故地重游之情,然无铺垫,赖有题序交代前情,使读者不觉过于突兀。善哉!题序之用一何大也。使有前因后果不便表达者,皆可述诸题序。慎勿用注,以致方家之哂。

劉啟鳴
武陵春·南郊閒步林泉清冽時起歸山之思
晴日山林烟凈斂,草木尙蕭清。隔水梅花照竹亭。坐久暗香凝。
無事放言歸去好,一遂故園情。只恐溪山去未成。春已上、柳梢靑。
见微点评:
本词言郊游生发之感。前段起句日晴、烟净,基调明快,见一片赏心乐事;草木萧清,既点出时令,又有清新脱俗之感。且复梅溪、竹亭,暗香袭人,教人流连忘返,进而引发后段归山之思。然寄身尘网者,安可遽然脱而去耶?故归去云云、终是侈言,故园路遥、恐难竟遂。况复此处溪山造化,未必逊于桑梓也。后段以春上柳梢之景结,预示春之复苏与回归,只此细微一笔,顿觉无限活力生机。

雍也
武陵春
甲辰冬,邻家夜发腊梅,香透南窗,余甚爱之,至四更无寐,遂披衣以窃之,念去岁于无锡折得数枝,咏而归。
帘外风匀香一霎,寒彻破梅些。绿鬓仙裳云不遮。临水月初斜。
曾折数枝清照眼,春与住谁家。相忆成欢梦亦赊。拂雪了无涯。
见微点评:
本词言赏梅雅事,诸细节已见诸题序。前段先从嗅觉写起,风送香来、透墙穿帘;作者循香往寻,见邻家腊梅夜放。继以拟人手法,将梅比作仙子;妙在不言其容,但言绿鬓,见鬓如斯则想见其容;不言其形,但言仙裳,见裳如斯则想见其形。又以云、水、月烘托其环境氛围,真一幅月下美人图也。后段由眼前之景,勾起往事。去岁折梅,今亦折梅,然今之梅不同去岁之梅;去岁折梅欲留春住,今亦折梅欲留春住,梅虽不同,其折梅之心一也;然春去不可留者,是今岁亦同于去岁者也。前事既往,今日只能追忆其欢;而今日之事,亦复来日之梦境焉。故梅者,过往之美好时光也;折梅者,于此之深眷而不舍者也。后结化用后主“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句,则向日所折,或白梅也。

凨舞
武陵春
甲辰一冬未雪,岁末腊梅初开,天降瑞雪,忽忆初识腊梅于锡山青岩之上,倏忽六年矣。
不负相期同岁杪,吹雪到梅花。淡月寒香抚鬓华。欹枕对横斜。
忆向青岩寻蜜蜡,怀袖满清嘉。芳信消磨若许赊。留取寄天涯。

见微点评:
本词言岁末赏梅赏雪之趣。前段起句先发一感慨,梅雪同至,不负一冬之期;一冬相期,可谓久矣;遽尔见梅伴雪开,其乐自难抑也。以上种种情愫,皆在“不负”二字之中。于是赏之、对之、嗅之、抚之,见爱梅乐梅之心也。后段追忆与腊梅初识之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幽香亦尚在怀袖中矣。奈“芳信消磨”,一段美好时光难留,可向谁赊?平添无限无奈与怅惘。

空谷幽兰
武陵春·以不负五更春为意
屋后梅花开也未,欲折伴书斋。犹记当年慈父栽。最是慰思怀。
朔风料是知心意,遣雪落窗台。一缕清香袭梦来。晓看腊梅开。

见微点评:
本词言盼梅之情。前段以问起,想见日日期盼梅开,欲折来作伴。且此梅乃慈父手栽,见梅思人,更有高堂一片关爱。后段写梅开之景,雪落之时亦梅开之时。故知梅之未开,因雪之未落;雪之未落,因寒之未彻。是以寒彻而雪落,雪落而梅开。若夫高堂之爱,不亦类乎?严管即厚爱者,此之谓也。

凤舞九天
武陵春·立春后一日作
谁倩琼花飞万户,恰是五更天。催促春心不得闲。舞转树枝间。
欲见娇容双手捧,一朵落衣边。霎那金光雀鸟喧。惊梦立阶前。

见微点评:
本词言赏雪之乐。立春过后,瑞雪纷飞,丰年之兆也。复将雪拟作顽童,童心不闲,嬉戏于树上枝头。欲捧于手上仔细端详,奈入手即化,难识真容,惟落于衣边者,或可略睹六出之态。既而雪霁天晴,雀鸟复喧,而作者尚痴痴于阶前,意犹未足也。


风雩学社管理团队
社    长:张子青
副社长:雍也 见微 大龝鶴
秘书长:肖泽龙 彭哲
长调群:雍也(兼) 见微(兼)
小令群:大龝鶴(兼) 惺惺阁
文赋群:翰墨 水木轩
风雩学社公众号编辑团队
主    编:张子青
副主编:雍也 见微 大龝鶴
编    辑:彭哲 肖泽龙 惺惺阁 如冰
               眉妩 羲音 凨舞 苏生
               翰墨 文普 水木轩  
支持: 中华诗词论坛(www.zhsc.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883

回帖

2234

积分

常管

醉趣楼常管

积分
2234

栏目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16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作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883

回帖

2234

积分

常管

醉趣楼常管

积分
2234

栏目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1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4-19 20:31 , Processed in 0.0467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