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1

[其他]

[复制链接]

666

主题

1617

回帖

8362

积分

常管

中国楹联常务管理员

积分
8362

栏目管理员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4-12-17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斤酒山人 于 2024-12-17 23:59 编辑



斤酒山人

平沙雁落汉迢遥,
灞柳长安旧月桥。
枉却画师空费力,
绕梁千古话渔樵。

2.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琴声中,山人仿佛看到了平沙雁落的遥远景象,
长安的灞桥上,柳树依旧,旧时的月光依旧照耀。
画师们枉费心力,无法描绘出这绝美的画面,
千年以来,人们仍在谈论这动人的琴声和渔樵的故事。

注释
平沙雁落:形容雁群在平沙上降落的景象,常用于描绘秋天的景色。
汉迢遥:形容汉朝的遥远,这里可能是指时间上的久远。
灞柳:灞桥上的柳树,灞桥是古代长安的重要桥梁,常有离别送别的场景。
枉却画师空费力:枉却,徒劳;画师,画家(为王昭君画像的毛延寿);空费力,白费力气。
绕梁千古话渔樵:绕梁,形容声音美妙,久久不散;千古,形容时间长久;渔樵,指渔夫和樵夫,常用来象征隐士。

3. 创作背景
《平沙落雁》是一首著名的古琴曲,最早载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年)。这首曲子的作者有多种说法,包括唐代的陈子昂、宋代的毛敏仲、明代的朱权等,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具体作者。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文人隐逸文化有关,表达了文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曲子通过描绘雁群在平沙上降落的景象,借以抒发逸士的心胸和远志。

4. 赏析
结构分析 这首诗共有四句,每句七个字,符合七言绝句的形式。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平沙雁落和灞桥柳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画师的徒劳和琴声的永恒,表达了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赞美。

立意分析 诗的立意在于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崇敬。诗中的“平沙雁落”和“灞柳长安”都是典型的自然景观,通过对这些景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同时,“枉却画师空费力,绕梁千古话渔樵”则进一步强调了艺术的魅力,即使画师再努力也无法完全捕捉到这种美,而琴声却能够流传千古,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典故分析
平沙雁落:出自《平沙落雁》古琴曲,描绘雁群在平沙上降落的景象,象征着宁静和平。
灞柳:灞桥上的柳树,常用于离别送别的场景,象征着离愁别绪。
渔樵:渔夫和樵夫,常用来象征隐士,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佳句点评
“枉却画师空费力,绕梁千古话渔樵”:这两句通过对画师和琴声的对比,突出了艺术的永恒魅力。画师虽然技艺高超,但终究无法完全捕捉到自然之美,而琴声却能够绕梁不绝,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这一对比不仅展示了艺术的力量,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美。

5. 作者简介
由于这首诗的作者不详,无法提供详细的作者简介。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作者可能是一位热爱自然、崇尚隐逸生活的文人。在明代,许多文人都有隐逸的情结,他们通过诗词、绘画等形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这首诗正是这种情感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6

主题

1617

回帖

8362

积分

常管

中国楹联常务管理员

积分
8362

栏目管理员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斤酒山人 于 2024-12-17 23:44 编辑

诗词原文



斤酒山人

平沙雁落汉迢遥,
灞柳长安旧月桥。
枉却画师空费力,
绕梁千古话渔樵。

2.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琴声中,山人仿佛看到了平沙雁落的遥远景象,
长安的灞桥上,柳树依旧,旧时的月光依旧照耀。
画师们枉费心力,无法描绘出这绝美的画面,
千年以来,人们仍在谈论这动人的琴声和渔樵的故事。

注释
平沙雁落:形容雁群在平沙上降落的景象,常用于描绘秋天的景色。
汉迢遥:形容汉朝的遥远,这里可能是指时间上的久远。
灞柳:灞桥上的柳树,灞桥是古代长安的重要桥梁,常有离别送别的场景。
枉却画师空费力:枉却,徒劳;画师,画家(为王昭君画像的毛延寿);空费力,白费力气。
绕梁千古话渔樵:绕梁,形容声音美妙,久久不散;千古,形容时间长久;渔樵,指渔夫和樵夫,常用来象征隐士。

3. 创作背景
《平沙落雁》是一首著名的古琴曲,最早载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年)。这首曲子的作者有多种说法,包括唐代的陈子昂、宋代的毛敏仲、明代的朱权等,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具体作者。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文人隐逸文化有关,表达了文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曲子通过描绘雁群在平沙上降落的景象,借以抒发逸士的心胸和远志。

4. 赏析
结构分析 这首诗共有四句,每句七个字,符合七言绝句的形式。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平沙雁落和灞桥柳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画师的徒劳和琴声的永恒,表达了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赞美。

立意分析 诗的立意在于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崇敬。诗中的“平沙雁落”和“灞柳长安”都是典型的自然景观,通过对这些景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同时,“枉却画师空费力,绕梁千古话渔樵”则进一步强调了艺术的魅力,即使画师再努力也无法完全捕捉到这种美,而琴声却能够流传千古,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典故分析
平沙雁落:出自《平沙落雁》古琴曲,描绘雁群在平沙上降落的景象,象征着宁静和平。
灞柳:灞桥上的柳树,常用于离别送别的场景,象征着离愁别绪。
渔樵:渔夫和樵夫,常用来象征隐士,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佳句点评
“枉却画师空费力,绕梁千古话渔樵”:这两句通过对画师和琴声的对比,突出了艺术的永恒魅力。画师虽然技艺高超,但终究无法完全捕捉到自然之美,而琴声却能够绕梁不绝,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这一对比不仅展示了艺术的力量,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美。

5. 作者简介
由于这首诗的作者不详,无法提供详细的作者简介。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作者可能是一位热爱自然、崇尚隐逸生活的文人。在明代,许多文人都有隐逸的情结,他们通过诗词、绘画等形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这首诗正是这种情感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1-18 13:00 , Processed in 0.0545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