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广义孤雁出群与入群
老朽有一首独酌诗:
山中独酌其一(绝谷野樵)
独酌秋山杯莫停,且看黄叶落纷纷。
酒酣但有鸟来伴,一曲狂歌遏白云。
一些人认为首句的“停”字出律,其实是他们不懂“广义孤雁出群与入群”所致。下面老朽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在介绍广义孤雁出群与入群之前,我们先介绍两个概念:
邻韵:简单地说,在《词林正韵》中被归入同一韵部的两个韵部,就互为邻韵。比如【江】、【阳】,就互为邻韵。 近韵:若两韵部不是邻韵,但读音仍比较接近,则该两韵部互为近韵。比如【真】、【文】、【痕】(元韵下半部),与【侵】不是邻韵,但读音仍接近(韵母都为en),因此【真】、【文】、【痕】与【侵】是近韵。同样,【元】(上半部)、【寒】、【删】、【先】和【覃】、【盐】、【咸】也非邻韵,但读音仍接近(韵母都为an),因此二者为近韵。再有,就是前鼻音和后鼻音,虽不邻韵,但读音仍接近,所以也是近韵。比如【真】、【文】、【痕】、【侵】,韵母实质上都是en,属于前鼻音,而【庚】、【青】、【蒸】,韵母实质上都是eng,属于后鼻音,二者读音接近,所以【真】、【文】、【痕】、【侵】与【庚】、【青】、【蒸】互为近韵。典型的例子就是“深”和“声”,既不同韵也不邻韵,但它们读音很接近,却是近韵。 有了上面的基本概念,我们再来谈谈“广义孤雁出群与入群”: 狭义上的孤雁出群与入群,是指首句或尾句用邻韵,如果首句或尾句不用邻韵而用近韵,则是广义上的孤雁出群与入群,这在前人作品中是不乏其例的,略举几例吧:
1)推官旅中遇雪且约同登雨花台三首其三 (宋 周必大)
天女来参彼上人[真韵], 逆知君动雨花心。[侵韵]
故令六出缤纷下, 免使荒台更重临。[侵韵]
——人,广义孤雁出群。
2)抚掌泉(唐 白元鉴)
直下碧千寻【侵】,蛟龙此隐身。【真】
无心能应物, 拍手涌如神。【真】
夜镜涵星斗, 春杯荐藻蘋。【真】
终年丹灶下, 长给武陵人。【真】
——寻,广义孤雁出群。
3)代书索镜(唐 张继)
情亲留故镜,贱子感遗簪。【侵韵】
汉月经时掩,胡尘与岁深。【侵韵】
珠还仍向浦,鹊绕会归林。【侵韵】
早晚清光至,窥予白发亲。【真韵】
——亲,广义孤雁入群。
4)赠山庵高士(宋 邵棠)
山带寒流无俗声【庚韵】, 通樵一径锁清阴。【侵韵】
幽人饱卧西风里, 并午醒来黄叶深。【侵韵】
——声,广义孤雁出群。
5)送倪尚书归霅川(宋 华岳)
笔麟图凤久无声【庚韵】, 何事权舆复见今。【侵韵】
鲁祭不因夫子肉, 齐卿难夺孟轲心。【侵韵】
我公去就何为重, 吾道兴亡所系深。【侵韵】
安得斯文天未丧, 载歌狼跋继遗音。【侵韵】
——声,广义孤雁出群。
6)口占(唐 慧棱)
万象之中独露身【真韵】,惟人自肯乃相亲。【真韵】
昔时谬向途中觅 , 今日看来火里冰。【蒸韵】
——冰,广义孤雁入群。
7)题玄哲禅师影堂(唐 张乔)
吾师视化身,一念即遗尘。【真韵】
岩谷藏虚塔,江湖散学人。【真韵】
云迷禅处石,院掩写来真。【真韵】
寂寞焚香后,闲阶细草生。【庚韵】
——生,广义孤雁入群。
8)次韵王浚明咏新居木犀(宋 范成大)
月窟移来有贵名,一帘金碧照东荣。【庚】
鼻端入妙睡魔醒,眼底会真诗句生。【庚】
日气珑璁无奈醉,露华凌乱不胜清。【庚】
君家倾国何时见,淡扫蛾眉撚夕阴。【侵】
——阴,广义孤雁入群。
9)八十抒怀(现代 叶剑英)
八十毋劳论废兴【蒸】,长征接力有来人。【真】
导师创业垂千古, 侪辈跟随愧望尘。【真】
亿万愚公齐破立, 五洲权霸共沉沦。【真】
老夫喜作黄昏颂, 满目青山夕照明。【庚】
——兴、明,广义孤雁出、入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