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鸿章《入都》十首并序 李鸿章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对奄奄一息的清王朝贡献很大。他虽是进士出身,但是对于诗文却并无建树(这一点大不如他的老师曾国藩),可能也是“志不在此”吧。曾国藩评价李鸿章:“少荃(李鸿章)拼命做官。”,用今天的话说:“李鸿章酷爱做官,且拼命去做,就是个官迷。”梁启超评价李鸿章“不学无术”,主要指诗文学问、治国理政、大势所趋方面。 其实,李鸿章除了诗词可圈点只有一二而已,但是也并非一点“术”也没有,他还是有一些“术”的,主要表现在“做官有术”,带兵打仗有术,体察政治风向有术,办外交有术(曾国藩说他“善打痞子腔”)。对于镇国高官来说,这些只是“小术”而已,李鸿章缺少对“大道”的把握和顺从。他“戮罢汉人治汉人”,缺少大情怀、大风骨、大气节……但这些也是“时势使然”,大环境使然,今人不必苛求。 主席评价李鸿章:“舟大水浅”,这个评价有两义:清帝国这条船太大,而李鸿章这“水”太浅,驶不动这条大船;另一义,李鸿章这条船太大,清王朝的水太浅,故大船驶不动。 疫情宅于家读梁启超《李鸿章》,闲暇时次李鸿章《入都》韵写了几首歪诗,自度虽狗尾续貂却也不是太烂,尚能拿得出手,“稍追古人”气概。籍此聊发感慨而已。 李鸿章鸦片烟抽的厉害。据说访欧看奥运会升国旗时曾唱“茉莉花”为中国选手鼓气。 一 当年筑梦觅吴钩,曾羡长安第一楼。入幕不求千户长,封疆岂在百城侯。 生来有志追金马,老去无心许白鸥。多少过江名利客,几人念念向瀛洲。 二 空留老泪付烟尘,睥睨河山七十春。点雨岂生枯木绿,中材难换朽堂新。 才争镇殿前三等,官做伤权不二人。临事方知愁一死,迷途何不早抽身。 三 栖身乱世欲扶天,甲午云飞数点烟。经国才情归朽木,毕生功过付长川。 马关如见金銮倒,黄海曾夸铁舰坚。莫问他年谁著史,亦褒亦贬不成篇。 四 劳劳车马逐飞尘,半壁金瓯六尺身。镇国虽知来去路,盖棺只见是非人。 出都每叹山河瘦,仗剑安怜气数贫。经世儒生冠带紫,岂同大布与粗巾。 五 谁信当年虱处裈,腾身几转入云门。心雄或可平天下,世乱何曾得本源。 三十功名因国步,一方独树赖师恩。宅家煮酒翻清史,犹见长河数点痕。 六 谁能沧海驭流横,雄杰多生世不平。未许偷安圆夙梦,却因板荡得能名。 百年热血归狐鼠,一纸降书说乞行。虽是龙钟空受过,马关辛丑怎堪情。 七 纸虎装糊觉后迟,卌年车马换长思。入都虽为登魁首,谋国焉能老砚池。 落日秋风空有泪,孤臣宝剑未逢时。厚颜也并非无耻,浅水云舟两不宜。 毛泽东评李鸿章:“水浅而舟大也。” 八 入都不为赛诗囊,只为春风快马狂。掌上功名尘与土,心头意气雪和霜。 破船全靠人糊弄,纸虎还凭糨裱装。卖国贼臣非一个,千秋独骂李中堂。 九 门前冷落散华筵,莫道贤良别有天。虽为背锅归墨砚,或能俯首拜金莲。 春风快马三千里,秋雨卑躬六十年。任似煌煌曾左李,也同国步困迍邅。 十 南望庐州是故家,中天炙手复西斜。扬眉直效瘾君子,吐气曾歌茉莉花。 千里秋风吹铁剑,百年红顶胜乌纱。身前筑有青云路,快似京张一日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