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2|回复: 2

[文集] 《道德经》之“道经”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1639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嘉宾

东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37219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2-1-28 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左岸春风 于 2022-1-28 14:25 编辑

《道德经》之“道经”学习心得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今以闲暇时间,研读《道德经》,试以五言表达前面37章“道经”之学习心得,本人才疏学浅,难免漏洞百出,不妥之处不在少数,权作抛砖引玉,能得大家批评指正,不胜荣幸之至。

道德经之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非常道,无名万物名。
常无玄众妙,常有自然亨。

道德经之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孰知善恶斯。
有无难易事,长短作息时。
是以千言去,弗居万物辞。
音声和不恃,前后影相随。

道德经之第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贵谁为盗,无争伉俪谐。
思齐恬淡欲,勿乱自然阶。
虚心赢示弱,实腹失强怀。
无为无不治,智者敢难为。

道德经之第四章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冲用勿盈,渊涌万千生。
挫锐浮波浪,解纷激浊清。
光辉同隐没,尘垢异功名。
莫问谁之子,先闻象帝声。

道德经第五章之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乎?万千为狗刍?
圣人怜百姓,橐龠若藏虚。

道德经第六章之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不死根,玄牝九重门。
相用勤耕作,绵绵浩气存。

道德经第七章之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时,象似顺风旗。
日月无私出,凡夫冷暖知。

道德经第八章之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众人之所恶,上善谏如流。
善地乌台客,善渊青翰舟。
善仁千里信,善治万家侯。
事善春潮动,不争无祸尤。

道德经第九章之原文: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金玉莫能守,骄奢难避咎。
功成否泰盈,名遂乾坤醜。
身退尽还休,天随何所有。
持盈勿满之,谦豫存敦厚。

道德经第十章之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魂魄载无离,婴儿至弱时。
涤除心妄念,开阖口无疵。
国治无为处,民安众所知。
生而能不有,不宰可长持。

道德经第十一章之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辐当无,辎车御大夫。
陶埏与户牖,器室作工徒。

道德经第十二章之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驰情田猎是,五味令发狂。
难得珍瑰货,危亡戬戟墙。
五音催耳聩,五色令人盲。
故此推心腹,惊魂未定伤。

道德经第十三章之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宠辱若惊鸿,无身断灭空。
及吾何有患,得失寄其中。

道德经第十四章之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忽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视而不见夷,听又不闻希。
如此难言窘,搏其不得微。
绳绳无徼昧,恍恍复云归。
以御今之有,难能辨是非。

道德经第十五章之原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微妙玄通道,深言不可容。
如犹惊盛夏,似豫恐残冬。
动静分清浊,亏盈辨淡浓。
敦兮其若朴,涣若释冰融。

道德经第十六章之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万物命芸芸,虚观各复根。
知常容乃道,不殆没身魂。

道德经第十七章之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太上不知之,多亲盛誉为。
畏服何笃信,侮谩怎威仪。
言贵声轻处,功成事遂时。
自然皆若是,百姓可如期。

道德经第十八章之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浮道有仁心,聪明大伪临。
无亲谁尽孝,昏乱见忠臣。

道德经第十九章之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仁和复孝慈,显道致良知。
绝巧无贪盗,少私寡欲时。

道德经第二十章之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善恶百花开,熙春摆擂台。
昏昏如未兆,闷闷似童孩。
澹海飂无止,凡夫妙有来。
谁能顽且鄙,何异母怀胎。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之原文: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惚恍物之容,幽冥道是从。
精神翔可信,众甫以无穷。

道德经第第二十二章之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枉反相成,非矜去惑明。
归功非自伐,天下莫与争。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之原文: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骤雨难终日,飘风不再朝。
希言于道者,德亦乐逍遥。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之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踮脚难凝立,遥途勿跨行。
令人馀厌恶,赘叙若残羹。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之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然成,先天寂廖生。
周行而不殆,有道是无名。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之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是以圣人行,身轻若燕莺。
超然平否泰,厚重豫谦亨。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之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行无辙迹,善辩无瑕谪。
关楗不轻开,维绳难解释。
扶伤可谓明,弃物堪怜惜。
要妙贵其师,精深时务策。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之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知雄贵守雌,溪涧德难离。
睿智昏庸处,知荣受辱时。
堪为天下谷,可作圣人师。
朴素行无碍,复归此道宜。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之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天神不可为,故物或相随。
瓢饮三千弱,蛩鸣两部吹。
有情心倔强,无奈体尪羸。
甚用奢靡去,修行勿惰隳。

道德经第三十章之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以道佐君成,强兵荆棘生。
大军宜慎用,不必祸连横。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之原文: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夫唯兵器者,有道淡然之。
战胜平天下,悲哀礼敬时。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之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将知之。知之,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侯王若守成,质朴道无名。
万物宾服始,江河不殆行。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之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人者智名,知己者明征。
自胜刚强足,无亡是素精。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之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万物恃之生,功成不有名。
常无从所欲,池沼泛浮萍。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之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大象往祥云,听之不足闻。
淡乎其忘味,过客止兰薰。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之原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欲歙必张之,羸尪鼎力持。
废除襄盛举,豪夺鼓盆悲。
是谓微明处,如柔战胜随。
于渊鱼不脱,利器示无为。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之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大道是无为,侯王可守之。
常名吾返朴,动静制时宜。

辛丑,左岸春风,于仙人岛整理近日学习之体会(五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3400

回帖

7874

积分

核心管理员

四海诗盟首席

积分
7874

论坛管理员敬业首席

发表于 2022-1-28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这种学习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9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嘉宾

东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37219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天孤鹤 发表于 2022-1-28 08:54
佩服这种学习精神!

谢谢诗兄百忙之中不吝赐教,问好!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4-11-23 05:52 , Processed in 0.0668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