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古风] 十大名楼

[复制链接]

485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級版主

超版|古韵飘香首席

Rank: 8Rank: 8

积分
57386

敬业首席超級版主

发表于 2023-1-1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谦翰行云流水 发表于 2022-12-31 23:58
谢谢首席赏读,看茶。

致敬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5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級版主

超版|古韵飘香首席

Rank: 8Rank: 8

积分
57386

敬业首席超級版主

发表于 2023-1-1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谦翰行云流水 发表于 2022-12-31 23:59
谢谢首席赏读,看茶。

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5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級版主

超版|古韵飘香首席

Rank: 8Rank: 8

积分
57386

敬业首席超級版主

发表于 2023-1-1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谦翰行云流水 发表于 2023-1-1 00:02
谢谢首席赏读,看茶。

元旦节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2648

帖子

6686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86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2648

帖子

6686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86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2648

帖子

6686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86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旦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2648

帖子

6686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86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3-2-6 12:50 编辑

鹳 雀 楼
中国十大名楼之四

鹳 雀 楼
        陈玉喜
【一】
鹳雀栖上而得名,楼体壮观结巧型;
风景秀丽仿唐制,四檐三层登楼盛。
建于北周经五代,登临作赋绝楼倾;
遐标碧空影横流,独立佳气胜概迎。
【二】
唐世诸公多题咏。云烟之胜河山穹;
不殊往古址尽泯,欲存其迹寄鹳雄。
高台重檐瓦朱楹,千古绝唱唐盛詠;
悠远流长亘文明,黄土风韵旷世荣。
赏析;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清初诗人尚登岸写道:"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城西河洲渚上,周(公元557-571年)宇文护造。"唐朝李瀚有《河中鹳雀楼集序》云:"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标碧空,影倒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概。唐世诸公多有题咏。历宋至金明昌时尚存。有河中府录事李逵书楼额。"元代王恽《登鹳雀楼记》云:"至元壬申(公元1272年)三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十月戌寅,按事此州,获登故基,徙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旧志云:"明初时,故址尚可按,后尽泯灭,或欲存其迹,以西城楼寄名曰鹳雀"。
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占河山之胜,据柳林之秀,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鹳雀楼立晋望秦,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吸引了历代名流登临作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李益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畅当的《题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一层主题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二层悠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四层黄土风韵,五层旷世盛荣,六层极目千里,使盛唐的氛围和华夏文明得到充分展示。王之涣旗亭画壁诗名扬、"毛泽东主席手书登楼诗"、"江泽民总书记三题鹳雀楼"等名人佳话,都为鹳雀楼增光添彩。鹳雀楼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外表经过磨平处理后,进行了油漆彩绘,立刻使该楼变得古典风雅起来,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5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級版主

超版|古韵飘香首席

Rank: 8Rank: 8

积分
57386

敬业首席超級版主

发表于 2023-1-1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谦翰行云流水 发表于 2022-12-31 23:58
谢谢首席赏读,看茶。

诗友新年大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2648

帖子

6686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86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首席赏读,看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2648

帖子

6686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86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蓬 莱 阁
中国十大名楼之五

蓬 莱 阁
        陈玉喜
【一】
人间仙境蓬莱骄,海市蜃楼奇观傲;
山海城阁为格局,结构精美仙人桥。
匾额楹联朱明廊,丹崖山巅檐八角;
墨客雅集素仙境,凌空海雾四季飘。
【二】
登临阁廊举目望,时隐时显碧波彰;
心旷神怡三清殿,吕祖天后龙王镶。
短垣遮护海风啸,燃烛不灭避风墙;
石刻九方观海市,陡峭险峻气势扬。
【三】
朱碧辉映亭殿像,楹联碑文目琳琅;
翰墨流芳仙阁增,云海空覆群仙荡。
奇景写照纷然形,浮生万象雀珠藏;
蓬莱仙境神仙居,恩涵如春仁寿享。
赏析;
蓬莱阁,位置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是一处古建群。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佑六年(1061年),蓬莱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蓬莱阁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以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田横山、合海亭及黄渤海分界坐标等20余处景点为点缀,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胜地。
阁中高悬一块金字模匾,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苍劲大字,东西两壁挂有名人学者的题诗。位于蓬莱阁下的仙人桥,结构精美,造型奇特,传说为"八仙"过海的地方。蓬莱蓬莱阁道教名胜,阁下面临大海,建筑凌空,海雾四季飘绕,素有"仙境"之称。
史载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为寻求仙药先后来此,传说秦方士徐福受始皇之遣由此乘船入东海去求仙丹,著名的"八仙过海"神话故事传亦在此,自古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历来是道教炼士修真之境,阁之附近现存留历代文人雅士观海述景题刻二百余处;登临阁廊,举目远望,长山列岛时隐时显,东北海疆碧波连天,春夏之际,海市蜃楼时时光临登州海上,使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阁南有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龙王宫等道教宫观建筑,均依丹崖山势而筑,层层而上,高低错落,与阁浑然一体,阁东南建观澜亭,为观赏东海日出之所,西侧海市亭,因为观望海市蜃楼之境而名,又因其三面无窗,亭北临海处筑有短垣遮护,亭外海风狂啸,亭内却燃烛不灭,故又名避风亭,亭内墙壁上嵌有袁可立《观海市》诗石刻九方。整个建筑陡峭险峻,气势雄伟,朱碧辉映,风光壮丽。是山东著名的旅游胜地。
蓬莱阁自古为名人学士雅集之地,阁内各亭、殿、廊、墙之间,楹联、碑文、石表、断碣、琳琅满目,比比皆是,翰墨流芳,为仙阁增色不少。蓬莱阁前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苏东坡的"东方云海空覆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雀藏珠宫",袁可立的"纷然成形者,或如盖,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语,春树万家, 参差远迩,桥梁洲渚,断续联络,时分时合,乍现乍隐,真有画工之所不能穷其巧者",正是"海市蜃楼"奇景的生动写照。
蓬莱阁;"八仙过海"、海外三仙山、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这些流传甚广的传说无不与蓬莱阁息息相关。自古相传蓬莱是仙山,而山上的蓬莱阁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蓬莱阁历称"蓬莱仙境"。蓬莱阁包括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等几组不同的祠庙殿堂、阁楼、亭坊组成的建筑群,这一切统称为蓬莱阁。自宋嘉裕年间起,历代都进行了扩建重修。
蓬莱阁虎踞丹崖山巅,这里是观赏"蓬莱十大景"中"仙阁凌空"、"渔梁歌钓"二景的最佳观景处。仙阁凌空,蓬莱阁高踞丹崖极顶,其下断崖峭壁,倒挂在碧波之上,偶有海雾飘来,层层裹缠山腰,画栋雕粱,直欲乘风飞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2648

帖子

6686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86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4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 江 楼
中国十大名楼之六

阅 江 楼
        陈玉喜
【一】
阅江楼巅狮子山,扬子江畔霞雾延;
文人笔客多留墨,古文观止载记牵。
特色高精细雕刻,内涵丰富皇家献;
一江奔海特显阔,两记呼楼文积淀。
【二】
风雨沧桑真写照,登楼阅江放眼眺;
浩瀚观海收眼底,龙江出水浩荡遥。
汉白玉雕阅楼鼎,汉白玉碑铜浮雕;
飞檐峭壁碧瓦楹,朱帘凤飞彩彤俏。
【三】-
色彩斑斓磅礴弹,巨幅瓷画风情言;
静海天妃宫牌情,灿烂文化明朝展。
郑和宝船锈铁锚,名家书画朝图堪;
阅江楼湛细精雕,皇家气派蕴厚嵌。
赏析;
阅江楼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也是南京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江南第一楼”之称。阅江楼;为楼阁写记的文人墨客有很多,可是皇帝却极少,明太祖朱元璋就曾亲动御笔为南京的阅江楼写下了《阅江楼记》,不仅如此,他还下令所有大臣都要写并进行评比,最后,大学士宋濂榜上有名,最后还入选了《古文观止》。
南京阅江楼和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岳阳岳阳楼都是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四大名楼。阅江楼的特色,一是高,山高78米,楼高52米,总高130多米,是最高的名楼;二是精,处处精工细作,精雕细刻,无比华美;三是内涵丰富,有许许多多历史文化积淀,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的足迹和作品;四是皇家气派,因为只有南京,出过十姓二十六位帝王,这里的建筑都是按照皇帝的规格建造房屋。
"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这副绝妙的对联,是南京阅江楼六百年风雨沧桑的真实写照。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但见浩瀚的大江滚滚东去,一览无余,他年观海,今日阅江。仿佛郑和下西洋以来六百年烟雨尽收眼底。阅江楼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年郑和庞大的船队就是从南京下关龙江出水,浩浩荡荡地从这里驶向太仓刘家港起锚地。《阅江楼记》汉白玉雕刻、阅江楼鼎、狮岭阅江浮雕等5个"全国之最大",立意新颖,工艺精湛,独具特色,充分体现了阅江楼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
阅江楼风景区创下五个全国之最;
1、石狮子---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对雄狮,高4.8米,重约30吨,用苏州金山石整块雕刻而成,风格为明太祖时期,并按照盱眙县明祖陵的守门狮子刻制。两只雄狮,气势雄浑,具有皇家气概。
2、汉白玉碑刻---朱元璋撰写的《阅江楼记》,由当代书法家抄写,碑的背面刻的是宋濂所写的《阅江楼记》,被选入《古文观止》。汉白玉从北京房山开采出来,高律3.1米,宽4.8米,重15吨,是全国最大的汉白玉碑刻。
3、阅江楼鼎---是全国最大的仿西周司母戊鼎,重4吨,鼎上刻篆字:"狮梦觉兮鬣张,子孙骄以炎黄,山为挺其脊梁,阅万古之长江,江赴海而浩汤,楼排云而慨慷,鼎永铸兹堂堂。这七句话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念,就是‘狮子山阅江楼鼎。’
4、郑和下西洋瓷画---这是中国最大的瓷画,高12.8米,宽8米。壁画背后是唐伯虎和祝枝山的作品。
5、青铜浮雕--是全国最大的青铜浮雕,高2米,宽8米,由雕塑大师吴为山作。阅江楼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阅江楼整体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主楼在两翼的犄角处,外四内三,共计七层,总高度为51米,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阅江楼碧瓦朱楹、飞檐峭壁、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内部布局围绕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代帝王的政治主张展开。底层,最值得看的是一椅、一壁、一匾。摆放在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朱元璋龙椅",虽是仿制品,但选上等优质红木制成,重量超过千斤。龙椅靠背上雕有九条龙,刻工精细、形象生动。东侧的一匾,"治隆唐宋",为康熙所书。阅江楼的顶层可观蟠龙藻井,屋顶盘踞的金龙用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龙身上用的是二十四 K 黄金,用江宁金箔制作工艺制作。这座楼内外共用去十一公斤二十四 K 纯金,所以显得特别金碧辉煌。
钟楼三层大厅正中,装饰着中国最大的景德镇巨幅瓷画郑和下西洋。画高十二点八米,宽八米,画面由十二个部分组成,色彩斑斓,气势磅礴,全景式地描述了一四零五至一四三三年间郑和下西洋这段辉煌历史,巨幅瓷画上还反映了永乐皇帝建造"静海寺"、"天妃宫",立"天妃宫牌",为郑和航海祈求平安的情景。厅内有一条复制的郑和宝船和一个锈迹斑斑的巨大铁锚,这两件实物,生动具体地证明了南京是郑和下西洋主要造船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基地。在阅江楼的二楼,展示了郑和下西洋期间及以后的十六位皇帝像,排在前几位的就是郑和所经历的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同时还展示了明朝的灿烂文化,有明朝版图、名家书画、科学技术,详尽地介绍了郑和下西洋期间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2648

帖子

6686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86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6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鹳 雀 楼
中国十大名楼之四

鹳 雀 楼
        陈玉喜
【一】
鹳雀栖上而得名,楼体壮观结巧型;
风景秀丽仿唐制,四檐三层登楼盛。
建于北周经五代,登临作赋绝楼倾;
遐标碧空影横流,独立佳气胜概迎。
【二】
唐世诸公多题咏。云烟之胜河山穹;
不殊往古址尽泯,欲存其迹寄鹳雄。
高台重檐瓦朱楹,千古绝唱唐盛詠;
悠远流长亘文明,黄土风韵旷世荣。
赏析;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清初诗人尚登岸写道:"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城西河洲渚上,周(公元557-571年)宇文护造。"唐朝李瀚有《河中鹳雀楼集序》云:"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标碧空,影倒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概。唐世诸公多有题咏。历宋至金明昌时尚存。有河中府录事李逵书楼额。"元代王恽《登鹳雀楼记》云:"至元壬申(公元1272年)三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十月戌寅,按事此州,获登故基,徙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旧志云:"明初时,故址尚可按,后尽泯灭,或欲存其迹,以西城楼寄名曰鹳雀"。
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占河山之胜,据柳林之秀,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鹳雀楼立晋望秦,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吸引了历代名流登临作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李益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畅当的《题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一层主题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二层悠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四层黄土风韵,五层旷世盛荣,六层极目千里,使盛唐的氛围和华夏文明得到充分展示。王之涣旗亭画壁诗名扬、"毛泽东主席手书登楼诗"、"江泽民总书记三题鹳雀楼"等名人佳话,都为鹳雀楼增光添彩。鹳雀楼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外表经过磨平处理后,进行了油漆彩绘,立刻使该楼变得古典风雅起来,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2648

帖子

6686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86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8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 心 阁
中国十大名楼之七

天 心 阁
        陈玉喜
【一】
长沙城楼标志嵌,朱梁画栋碧瓦檐;
妙峰为伴星野阁,盛名于世墨客瞻。
风水宝地吉祥兆,祈福消灾强兴延;
文运昌盛络不绝,登阁远眺吟诗笺。
【二】
主副三阁长廊间,高啄鳌头风铃娴;
吻龙石狮车马龙,梅蓝竹菊芙蓉垫。
名人字画高插云,麓屏耸翠疏含烟;
池塘夕照景相随,远望岳麓更峭险。
【三】
雄镇高明居壮观,城垣雉堞炮洞潜;
古城嵯峨淩高耸,极目真穹横空卷。
阁承厚福扬首望,天涯游客翠妆显;
诗文歌赋巍飞檐,参天楼宇香碧攀。
赏析;
天心阁位于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为长沙重要名胜,也是长沙仅存的古城标志。建筑有楼阁三层,碧瓦飞檐,朱梁画栋,阁与古城墙及天心公园其它建筑巧妙融为一体。基址占着城区最高地势,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近有妙高峰为伴。"天心阁"其名始见于明末俞仪《天心阁眺望》一诗中,至清乾隆年间重修天心阁。"极城南之盛概萃于斯阁",盛名于世且成为文人墨客雅集吟咏之所。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其名源于明代盛传的"星野"之说,按星宿分野,"天星阁"正对应天上"长沙星"而得名,因此这里曾是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之所,加之古阁位于古城长沙地势最高的龙伏山颠,被古人视为呈吉祥之兆的风水宝地,人们多愿在此祈福消灾、强世兴家。清乾隆年间,随着城南书院迁址天心阁城墙下,天心古阁曾作为与城南书院相对应的文化祭祀场所,阁中供奉有文昌帝君和奎星两尊神像,以保长沙文运昌盛,旧时前来拜祭的人络绎不绝,文人墨客也常登阁远眺、吟诗作赋。清代大学者黄兆梅一首"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已成为千古绝唱,而明代李东阳的"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绝妙佳联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天心阁的基址占着城区最高地势,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又有"高阁插云"、"麓屏耸翠"、"疏树含烟"、"池塘夕照"四景相随,近有妙高峰为伴,远望岳麓山为屏,因而显得更加挺峭、峻美。登上天心阁,极目四望,全城景物,尽收眼底。楼阁碧瓦飞甍,朱梁画栋,又大有古香古色,无论是游览观光者还是常居市民,总是留连忘返,恣意盘桓。
天将美意、自盘古氏、引二宿星辉映。阁承厚福、建城南隅、近三百载年华。今古城壮大,天阁央中者矣!平畴化作钢筋铁骨,南隅换成岳色雄姿。扬首望阁,拾级登城。黄花绿草,点头躬身。列于两侧,以迎春风。鸣呼天涯游客,知否杰阁层楼?翠色之妆点,天阁之迎使也!登楼极目:屈子贾生、忧先乐后、还随江涛永涌。长留诗文歌赋,其情悲喜交加、催人下泪。依栏聆听:刀铮箭啸、炮响人嘶、都随时光远尔。唯有风马摇铃,其声缓急调和,令汝安详。飞檐翘角巍巍,奋臂摩天伸巨手,古城织道攘攘,楚地群楼入襟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14

主题

9804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席

古韵飘香轮值首席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858

轮值首席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3-1-8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作学习,祝诗友笔丰!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2648

帖子

6686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86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8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良运 发表于 2023-1-8 19:07
新作学习,祝诗友笔丰!晚安!

谢谢斑竹文友赏读,看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6-27 09:35 , Processed in 0.0792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