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查看: 37|回复: 1

[成联] 题杭州西湖苏小小墓亭联

[复制链接]

693

主题

1625

回帖

8621

积分

常管

中国楹联常务管理员

积分
8621

栏目管理员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5-3-28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斤酒山人 于 2025-3-29 20:53 编辑

题杭州西湖苏小小墓亭联

斤酒山人

听几度西泠残雪,莫问沉鱼故国,吴越陈思,只悲于学失英年,尤严塔又镇红尘爱?
想何番春晓闻莺,休寻化蝶新茔,钱塘旧梦,当怅在芳消永代,更断桥还萦绿柳愁。


这幅题杭州西湖苏小小墓亭的楹联,以时空交叠、虚实相生的笔法,抒发了对苏小小身世命运的哀婉之情,同时巧妙融入西湖景观,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一、时空对仗的纵深性
上联以"听几度西泠残雪"起笔,用"残雪"暗合苏小小墓的地理坐标(西泠桥畔),又借寒寂之景隐喻其人早逝的凄凉;下联以"想何番春晓闻莺"呼应,既点出"西湖十景"中的"柳浪闻莺",又以春日暖景反衬墓亭永恒的冷寂。从寒冬到阳春,从听觉到想象,时空在对比中形成张力。

二、典故化用的隐喻性
"沉鱼故国"(西施典故)、"化蝶新茔"(梁祝传说)构成双重镜像,将苏小小与吴越文化中的悲剧女性并置;"吴越陈思"暗用曹植《洛神赋》笔意,赋予墓亭以"翩若惊鸿"的缥缈感。尤以"尤严塔又镇红尘爱"最耐寻味:表面写雷峰塔镇压白蛇传说,实则暗讽礼教对自由恋爱的禁锢,与苏小小"油壁香车"的爱情故事形成互文。

三、情感抒发的复调性
上联"只悲于学失英年"直抒对才女早夭的痛惜,下联"当怅在芳消永代"转为对美好事物永恒消逝的怅惘。末句"更断桥还萦绿柳愁"尤见巧思:既实写断桥垂柳的物理形态(绿枝低垂如愁绪萦绕),又虚化出穿越时空的情感羁绊,使自然景物成为永恒哀思的载体。

四、音韵结构的节奏感
全联以四字短句为主干(如"吴越陈思""钱塘旧梦"),穿插七言长句调节节奏。"听几度""想何番"的领字运用,赋予吟咏般的音乐性;"莫问""休寻""当怅""更断"等虚词转折,形成情感起伏的声律波澜,读来如听西湖水波拍岸,声声叹惋。
回复

举报

110

主题

284

回帖

1183

积分

常管

中国楹联常管

积分
1183

栏目管理员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5-3-29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对仗工整,字句耐嚼。斤酒山人常管功底不凡,出手镇场。问好常管,祝福文丰笔健、思高才茂。恭颂春祺,临屏愉快!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4-3 05:02 , Processed in 0.0393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