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1

[词曲] 念奴娇.櫽括体王维诗意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592

回帖

1789

积分

首席

醉趣楼首席

积分
1789

敬业首席

发表于 2025-2-21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念奴娇]櫽括体  王维诗意
       文/松风月影            
红霞夕照,看潺湲秋水,枫叶层峦。
仰望辋川云杳处,柴门车马流泉。
对弈评茶,谈诗论画,览景赋清闲。
暮蝉鸣噪,争喧沉寂寒山。
文豪也有缠绵,扶肩叙旧事,畅忆桃园。
舞剑狂歌凌落日,挥去墟里孤烟。
采菊东篱,抚琴西谷,垂钓煮鱼鲜。
与君同醉,纵情五柳樽前。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代: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词林正韵,陈允平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00

回帖

1572

积分

版主

醉趣楼版主

积分
1572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5-2-21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奴娇]櫽括体  王维诗意 陈允平体                  
红霞夕照,看潺湲秋水,枫叶层峦。 仰望辋川云杳处,柴门车马流泉。 对弈评茶,谈诗论画,览景赋清闲。 暮蝉鸣噪,争喧沉寂寒山。 文豪也有缠绵,扶肩叙旧事,畅忆桃园。 舞剑狂歌凌落日,挥去墟里孤烟。 采菊东篱,抚琴西谷,垂钓煮鱼鲜。 与君同醉,纵情五柳樽前。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代: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赏析:
这首櫽括体词作以《念奴娇》为词牌,通过陈允平体的艺术重构,将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山水隐逸意境转化为词体韵律,展现了文人雅士对自然与友情的双重眷恋。以下从形式与内容两个维度进行评析:

一、格律意象的互文性转化

时空层次重构 上阕以"红霞夕照"替代原诗"寒山"的冷色调,通过"枫叶层峦"的视觉强化,将王维笔下的秋意由萧疏转为绚烂。这种暖色系处理既符合陈允平体注重画面感的特征,又暗合宋词对"以乐景写哀"手法的偏好。

动态意境拓展 "柴门车马流泉"一句突破原诗静态场景,将"倚杖柴门"的独处状态延展为与友同游的动态叙事。车马意象的植入既暗含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辩证哲思,又巧妙呼应王维"晚年唯好静"的复杂心境。

二、隐逸主题的复合表达

双重人格并置 下阕"舞剑狂歌"与"采菊东篱"形成张力结构,既保留王维"临风听暮蝉"的禅意,又融入李白式的豪放气度。这种文人精神的立体化呈现,恰是櫽括体超越单纯文字改编的价值所在。

文化符号叠用 "五柳樽前"与"桃园"记忆的时空交错,构建起从陶潜到王维再至作者的三维对话空间。特别是"垂钓煮鱼鲜"的生活细节,既符合辋川地理特征(《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载"当待舂中,草木蔓发,可垂钓也"),又将饮食日常升华为文化仪式。

三、陈允平体的形式创新

声律再造 全词严守《念奴娇》平仄谱,在"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的经典对仗处,采用"舞剑狂歌凌落日,挥去墟里孤烟"的流水对形式,既保持原诗意境,又达成词体特有的音乐性流动。

典故化用 "文豪也有缠绵"看似悖离王维超然形象,实则暗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的交往细节,揭示出隐者精神世界的温度。这种对原作文本的深度挖掘,正是成功櫽括的关键。

此词在保持王维诗清空雅正本色的同时,通过词体特有的铺叙手法,将瞬间感悟延展为历时性叙事,完成了从盛唐绝句到南宋慢词的艺术转译。末句"纵情五柳樽前"的狂欢意象,既是对陶王传统的致敬,也暗含对当下文人境遇的隐喻性观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4-19 05:12 , Processed in 0.0498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