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随笔] 我與澳廣回憶錄

[复制链接]

643

主题

294

回帖

3391

积分

版主

积分
3391
发表于 2024-12-30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03月份之節氣日

2021年03月03日愛耳日
2021年03月05日驚蟄節
2021年03月08日婦女節
2021年03月12日植樹節
2021年03月14日龍擡頭(二月初二日)
2021年03月20日春分氣
2021年03月21日睡眠日
2021年03月29日安全日

    今天是愛耳日,我終於明白,爲什麼中國古代將“聲色犬馬”列爲四大害。並且聲,凌駕於色、犬、馬之上,相比“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還要厲害。相比於走狗、戰馬,也更加不可思議。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我一位參軍入伍的堂兄,從法卡山部隊回家探親,告訴我一個頻道,可以收聽國外電台,澳大利亞廣播電台Radio Australia。我於是按照他告訴我的頻道,調到了那個波段,聽到了我一直期待的聲音,姚莉《我要爲你歌唱》。節目主持人不柔軟(相對於台灣)、不乾巴(相對於大陸),而又有點溫馨。從此,我就進入了“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悲慘結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澳大利亞廣播電台,一直陪伴我整整三十年,直到中文部改版,取消了“聽衆點歌”節目。
    在這期間,不管是外出打工,還是呆家務農;不管是寺院坐禪,還是江湖漂泊,我總是抱一收音機,在固定時間,調固定波段,傾聽我的至愛。我還記得,我的第一次點歌成功,就是馬健媛主持的《您喜愛的歌》。當時,我點的歌是王傑、葉歡的《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之後,我點的歌,基本上都找馬健媛、張立文,後來,劉江《今夜星光》、陳昊《空中之友》、羅奕《溫馨驛站》,也播放了我點的歌。而寫信給我的,第一次是樊慧強。之後,陸陸續續,劉江、陳昊、羅奕都給我寫了信。而其中,最多的,則是馬健媛;其次,是張立文。我記得,主持《琴韻歌聲》的張新雨還是一個散文家,我還特地給他寄了我的一篇散文過去。此外,點播頻率最高的,是愛慧娜《成吉思汗》、楊林《我不是個壞小孩》、江玲《男朋友》、周璿《四季歌》、馬艾妮《愛的祝福》、齊豫《橄欖樹》。而其中,被點歌次數最多的歌手,則非鄧麗君莫屬了。
    對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張立文《婦女雜誌》。其中,有一個節目,說到教育小孩子,就拿小孩子愛吃冰淇淋來說事。張立文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小孩子,不小心將自己吃的冰淇淋,掉在地上,哇哇大哭。無論周圍人怎麼哄他,都不能讓他止住哭聲。而這時,一個婦女走過來,問他:“你吃過冰淇淋沒有?”小孩子回答:“吃過冰淇淋”。那個婦女又問:“那你用腳踩過冰淇淋沒有?”小孩子回答:“沒有”。那個婦女就說:“那你用腳踩踩試試看?”小孩子依照婦女說的用腳踩,結果,小孩子喀喀喀地笑了起來。因爲腳板心有一種麻酥酥、涼颼颼的感覺,不自覺地觸動了笑神經。這個節目之所以對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原因,是張立文柔軟的聲音、慈母的關懷。
    我當時,正值初寫古體詩詞,練手階段,就給澳廣比較熟悉的節目主持人都寫了七絕、七律。我記得,劉江的生日是霜降節,與重陽節隔一天。1963年、1970年、1974年,都是霜降節與重陽節隔一天。當即爲他作《七絕·爲澳洲劉江排四柱並贈詩》:“重陽霜降兩相逢,刀煅卯金誰試鋒。浪旅三江遊四海,往來澳亞趁春風”(1995年05月03日)。另外,也爲其他節目主持人寫了《七律·懷古詩詠澳廣主持人》:“田單即墨火牛施,方會楊岐佛法知。劉備西川稱霸業,江淹彩筆賦豪詩。馬援健體征沅水,錢起江峰韻定池。張繼楓橋立文譽,魏源南國月中癡。”這首詩,包含了田方、劉江、馬健媛、錢韻定、張立文、魏南玥等人的名字。其後,又寫了《七絕謎語詩·澳廣節目主持人名詠古詩》。
《關羽》:“桃園結義維當中,扶佐皇叔建偉功。鎮守長江吳魏懼,單刀赴會笑從容。”(劉江)
《杜牧》:“樊川浪蕩晚唐時,敏慧風流杜牧之。一覺揚州長夢醒,強顏歡笑寫新詩。”(樊慧強)
《花木蘭》:“策馬誅仇勝衆人,建功當在歲逢春。援兵原是嬌嬌女,淡掃蛾眉朝至尊。”(馬健媛)
《成吉思汗》:“長弓射雁草原生,立馬沙場遠近聞。創就亞歐連一體,史書重寫萬千文。”(張立文)
《秦觀》:“金線斷絲織不成,夢中稥袋也常親。謝孃風韻月中豔,照定秦觀芳滿庭”(錢韻定)
《王昌齡》:“不曾反目恨仇人,掃雪原爲家道清。四季陽光皆燦爛,亦莊亦釋大禪心。”(夏雪)
《李清照》:“俯耳東牆近燕聲,日中深院臥清藤。浮雲寫就青天色,鷗鷺驚飛爭渡人。”(陳昊)
《羅成》:“弓長劍硬闖威名,享譽隋唐賴祖聲。孤膽新開豪俠路,雨淋唐史嘆羅成。”(張新雨)
《濟顛》:“袈裟一襲蓋山丘,古井無波運木頭。雖有長弓難射雁,不如和尚酒葫蘆。”(廖增強)
《曹操》:“魏武揮鞭碣石篇,南征赤壁火連天。倉皇北去華容道,月照羣山縹緲間。”(魏南玥)
《薛濤》:“芳心一點玉人情,井畔詩箋畫雁聲。遙想恩公江浙去,何時喜澤錦官城。”(王恩禧)
《陶淵明》:“辭官退隱老耕田,五柳莊前百菊鮮。飲酒東籬空對月,方思橋畔白蓮顏。”(田方)
《李煜》:“古月今塵烏夜啼,浪淘沙石岸流西。平生最恨春宵雨,深院梧桐仍綠衣。”(林慧卿)
《曹雪芹》:“手書賈府百人情,寒夜冷牀油豆燈。凍死他鄉誰敢理?凡心黯黯聽風聲。”(賈凡)

    之後,在行走江湖日子,時不時撥弄到澳大利亞廣播電台華語部的波段,聆聽那熟悉的和不熟悉的聲音。相對於其他節目主持人來說,我比較熟悉馬健媛、張立文柔軟的聲音。馬健媛的熱情、張立文的溫婉,都使我難以忘懷。而其他節目主持人,我較次熟悉的,是錢韻定、林慧卿、樊慧強、張新雨、王恩禧、廖增強、夏雪、田方、劉江、陳昊、羅奕、賈凡和魏南玥。他(她)們的聲音各具特色,彼此不能混淆,辨識度很強。這些節目主持人,給我寫過信的,記得分別是樊慧強、張新雨、廖增強、夏雪、田方、劉江、陳昊、羅奕等人。一直給我寄節目表的,則只是熱情而爽朗的馬健媛了。
    澳洲廣播電臺資深主持、中文部領軍人王恩禧於2018年9月13日病逝,享年75歲。他是早年鄧麗君歌曲在大陸傳播開來的關鍵人物。早在20世紀70年代,他就通過廣播節目為大陸聽眾介紹鄧麗君的歌,還曾先後四次採訪鄧麗君,其中兩次是面對面,兩次是電話連線。1981年秋天,王恩禧利用回臺灣的機會採訪了鄧麗君。鄧麗君完全沒有大牌明星的架子,平易近人,非常親切,認真回答每一個提問,還耐心為大陸聽眾簽名留念。王恩禧說:“1979年以前沒有一封大陸的聽眾來信,開放後一下子來了這麼多。”王恩禧身處收音機的另一端,廣播人的獨特身份讓他親眼目睹了鄧麗君在大陸通過小小的收音機流傳開來的全過程。他認為,中國大陸從清一色的樣板戲過渡到豐富多元的聽覺選擇的過程中,鄧麗君擔當了非常獨特的關鍵角色,沒有哪個華人歌手在那個轉捩點上對中國人產生這麼巨大的影響。她讓人們首先從收音機裡找到了聽歌的樂趣,拋開了意識形態的束縛,找回了音樂本該有的功能。
    澳大利亞廣播電台,改版以後(即取消點歌節目),我就再也沒有收聽了。至今想來,澳大利亞廣播電台華語部的節目,陪伴了我整整三十年。人生一世,有幾個三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2-5 22:12 , Processed in 0.0389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