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闲情五首 (一) 寂静蟾宫夜,寒霜撒槛前。依稀仙乐响,倩女也无眠? 月落韶晖杳,晨曦袅冷烟。残年能几许,何必惹尘缘。 (二) 自在金秋夜,悠闲苦作诗。香茶才半盏,倩影竞西移。 辗转难成寐,床前透晓曦。谁知刚梦枕,旭照已斜窥。 (三) 暮色添愁绪,寒潮透九楹。淋然黏滞雨,水涨满澄瀛。 浩露侵淫冷,秋风彻夜鸣。可知晨雾里,冻煞失巢莺。 (四) 素淡香飘远,黄花月下盈。云鸢陪玉笋,环佩伴鸾缨。 叶落霜风厉,秋来冷雨倾。命途多跌宕,太息到终生。 (五) 户外花香异,醺酣顿觉惊。徘徊篱栅下,洒泪对娴媖。 孰谓陶公意,今朝不必争。诗家多妄作,旦取即时情。 附记: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中,有一种浓浓的悲愁情调贯穿始终。这种悲愁情调是最容易打动人们心灵的诗歌原素,不管是国仇家恨,还是离情别意,都使你在悲愁情调的感染下,产生一种无穷的美感,所以人们称之为“悲愁美”。《诗经》中的“兴、观、群、怨” ,《离骚》中的“悲、愤、弃、懑”, 到《古诗十九首》都有大量的篇幅对战争、离别、爱情、失意的悲叹和对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悲伤,以及对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官场失意等诸多悲苦愤懑的倾诉,由此而奠定了中国传统古典诗词中以悲愁为主情调的审美倾向。发展到唐、五代、宋,悲愁之咏叹风格已自成一格,不管是“豪放”,还是“婉约”,悲愁之情仍然占据着诗词创作的主导地位。直至元、明、清之际,古典诗词亦多保留此遗迹。古典诗词的悲愁美,是基于作者对人生的深层体验,是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富于生命意义的感受的悲呜,那愁思之声,那感伤之情,再加上跌岩的文字,动人的音韵,很容易激起吟咏者的思绪共呜,打动人的情怀,展现人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