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3-2-10 11:51 编辑
第六篇; 绶带鸟 绶带鸟 陈玉喜 俗名凤凰实寿带,头颈冠绒深蓝彩; 两根尾羽非常长,一簇冠羽头顶戴。 体羽浅栗背腹白,翅为深栗黑羽睬; 梁祝化身寿带鸟,美好寓意长寿泰。 长尾高举高吭彩,风筝飘带雅悦黛; 夫妻恩爱相敬宾,白头偕老福寿耐。 赏析; 寿带鸟又名绶带鸟、练鹊﹑长尾鹟﹑一枝花等异名。雄鸟有两种色形,体长连尾羽约30厘米,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辉光,身体其馀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中央两根尾羽长达身体的四﹑五倍,形似绶带,故名。雌鸟较雄鸟短小。 它的体态美丽,体型似麻雀大小,最主要特征是雄性有着非常长的两条中央尾羽,像绶带一样。它体色带有金属闪光的蓝黑色,头顶伸出一簇冠羽;鸣叫时可耸起,体羽为背栗腹白,翅亦为栗色。到了老年,鸟的全身羽毛成为白色,拖着白色的长尾,飞翔于林间,因而又称之为一枝花。 传说寿带鸟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身,寓意着幸福长寿,它的叫声吉利,音调似“求福——求福”。我国的传统工艺品中,常借用寿带鸟的美好寓意表达良好的祝愿。 寿带鸟飞行缓慢,长尾摇曳,如风筝飘带,异常优雅悦目,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寿带鸟常从栖息的树枝上飞到空中捕食昆虫,偶尔亦降落到地上,落地时长尾高举。鸣它们声高吭、洪亮,鸣叫时羽冠耸立。寿带鸟繁殖期间领域性甚强,一旦有别的鸟侵入,立刻加以驱赶,直到赶走为止。 我国明、清两代的青花瓷器中常见“花卉绶带鸟纹”图。如一件器物上的《齐梅祝寿》图就是根据“举案齐眉”的故事,绘成一对寿带鸟双栖双飞在梅花与竹枝间的瑞图,以双寓“齐”,以梅谐“眉”,以竹谐“祝”,寓意夫妻恩爱相敬,白头偕老。因有“寿”字,寿带鸟又常与蝙蝠合用,称作“福寿双全”,或者与蝙蝠、如意组成图案,称为“福寿如意”。 寿带鸟不仅飘着长长的寿带,而且它的寿命是野生小型鸟类中最长的,我国古代常用它的形象来表示长寿。故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