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88|回复: 5

[古风] 中国历史上十大谋士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2635

帖子

6619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19

栏目版主

发表于 2023-1-17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上十大谋士之一
       陈玉喜
【一】
韬略鼻祖姜太公,辅佐六周展伟宏;
儒道法兵尊纵横,百家宗师仁政恭。
兴周灭商雄才托,治国兴邦广辅佐;
子牙捕鱼垂直钓,愿者上钩学识博。
【二】
厚积薄发运筹雄,羽翼丰满国势隆;
审时度势伐纣野,投火自焚鹿台穷。
宏图大业周灭商,励精图治霸七雄;
伟略雄才古代论,兵家良师无愧宗。
赏析;
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姜子牙);姜子牙(公元前1156__公元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汉族,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在世的年代,正是殷商走向衰亡、地处商朝西的一个属国周逐渐上升的时期。姜子牙听说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大得人心便很想为兴周灭商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时姬昌也正在为治国兴邦而广揽人才于是姜太公便下定决心,离开了商朝,不辞劳苦,来到了周的领地渭水之滨,终日以钓鱼为生,其实是在观察世态的变化,寻找大展宏图的机会。据说,姜子牙钓鱼用的是直钓,鱼当然钓不上来,所以才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说法。
姜子牙用了几十年的功夫,勤学苦读,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可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学识渊博。尤其对历史和时势的研究更是驾轻就熟如今当了姬昌的太师可以说是厚积薄发运筹而游刃有余对内他帮助姬昌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如:实行“九一租税制”,即农人租用公田,只缴纳九分之一租税的低税制度;给大大小小的官吏“分地”,作为官吏的奉禄,而且子孙可以承袭等。这样,就调动了农人在官田上努力生产、官吏们自觉地搞好本人分地生产的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有朝一日兴兵伐纣奠定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对外,姜子牙协助姬昌实行光养晦薄秃孤立瓦解的政策对商王他表面上表现得谦和恭顺一心事殷使商王误以为周是最可靠的属国姬昌是位忠心的伯而在暗中却采取种种手段,拉拢争取殷商王朝的其他属国使殷商越来越孤立结果许多诸侯国和部落陆陆续续地弃殷而投周,到了后来,殷商虽名为天子,而真正附属于他的属国、部落却连三分之一都不足了。这样,就又为最后消灭纣王,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可惜的是,姬昌未能实现灭纣的愿望,便撒手归西了。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这就是周武王(姬昌死后被追封为周文王)。姬发继位亦继志继续为兴周灭商而努力他拜姜子牙为国师并号称为师尚父姜子牙也不改初衷,继续全力辅佐姬发以图大业。武王姬发慎于刑赏,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的政治更加清明,背叛殷商而依附周室外的人越来越多,出师伐纣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
这时周朝已羽翼丰满国势日隆而殷商王朝已出现了土崩瓦解之势。特别是殷商王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内忠臣良将被杀的被杀被囚的被囚外逃的外逃降周的降周姜子牙审时度势,认为伐纣的时机已到便亲任主帅统领大军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直取商都。经过牧野一战,大败商军,迫使商纣王连夜出逃,与妃子妲已投火自焚于鹿台。中国历史上的殷商王朝至此也便宣告灭亡了,姜子牙终于完成了扶周灭商的宏图大业。
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建有殊功,武王姬发把姜子牙封到了齐地,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子牙励精图治,终将齐国治理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七雄中的强国之一而由于姜太公的雄才伟略更被后人称为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司马迁就曾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史记·齐太公世家》)。姜子牙治国,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针,在齐国数百年的发展史上,代代相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
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齐国,源自太公,所以说太公为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吸收了太公《六韬》的精华,太公的文韬武略被当今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管理、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所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級版主

超版|古韵飘香首席

Rank: 8Rank: 8

积分
56920

敬业首席超級版主

发表于 2023-1-17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韬略鼻祖姜太公,辅佐六周展伟宏;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3

主题

9535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席

古韵飘香轮值首席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247

轮值首席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3-1-17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当益壮,老有所为,当属姜子牙!新作赏学,问候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7

主题

2635

帖子

6619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19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18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良运 发表于 2023-1-17 17:41
老当益壮,老有所为,当属姜子牙!新作赏学,问候诗友!

谢谢斑竹分享,看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7

主题

2635

帖子

6619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19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2-1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管 仲
中国历史上十大谋士之二

管  仲
        陈玉喜
【一】
春秋第一霸管仲,齐国上卿称父琼;
因势制宜设官吏,赏勤罚惰征税拥。
统一铸币尊攘夷,辅佐桓公霸首雄;
天文舆地经济农,分配消费财政咏。
【二】
超凡脱俗志高远,坚韧不拔进取谦;
明察世态乱世纷,洞悉时局功名显。
称霸诸侯定坚础,学贤习武交友勉;
磨难阅历意志处,好友叔牙力推荐。
【三】
宽厚惠民治国权,忠信诸侯制定范;
披甲击鼓士气增,知遇之恩图霸显。
改革内政强民策,民富国强士大变;
尊重民意知礼节,创立霸业荣辱妍。
赏析;
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管仲(公元前723-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汉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东周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之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后人将其著作收编成书,名为《管子》共24卷,85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中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青年时期的管仲,一方面受其曾显赫辉煌一时的家族史的影响,超凡脱俗,志存高远,具有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意识。另一方面家境的贫困,谋生的坎坷,使管仲具有了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乱世的纷争,时局的动荡,锻炼、铸就了管仲明察世态、洞悉时局的能力。他为了实现功名显于天下的志向,学先贤、习武艺、交友共勉、调查实践,多方吸纳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为其后来能成为治齐贤相、称霸诸侯、建立伟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仲早期的个人奋斗是不顺的:经商赔本、做官被逐、打仗败北、辅佐公子纠沦为阶下囚。但是这些磨难正丰富了他的阅历,磨练了他的意志,积累了他的处世经验,提高了他的政治素质,于是才有了他后来的抓住机遇,一举功成。管仲从阶下死囚犯,一跃而为齐相的直接原因是,其知心好友鲍叔牙的推荐。当齐桓公欲委相于鲍叔牙时,鲍叔牙以国家社稷为重,力荐管仲:“治理国家的大事,不是我能胜任的,只有管夷吾才行。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厚惠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士气倍增,我不如他。管夷吾犹如人民的父母,治理儿子,不能不用他们的父母。”(《管子•小匡》下注只书篇名。)然而到后来管仲与齐桓公临终论相的时候却没有推荐鲍叔牙,而是推荐了隰朋,这同样是体现了以国家社稷为重。可见,被世人称颂的管鲍之交是建立在以国家社稷为重的共同志向基础上的友谊。
齐桓公弃一箭之私仇,任用管仲为相,管仲报知遇之恩,辅佐齐桓公图霸,真乃贤相遇明君,明君逢贤相,君臣知遇,相得益彰!管仲凭借自己非凡的政治才能赢得了齐桓公的重用,先拜为相,又拜为“仲父”,几近言听计从,使管仲的经天纬地之才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知人善任,举荐了大批的贤能之士;他改革内政,稳定了齐国的社会秩序;他发展经济的富民政策,使齐国国力大增,民富国强;他修治甲兵,壮大了军事力量;他“尊王攘夷”,扩大了齐国的政治影响;他礼法并用,确立齐国的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近40年,把一个原来“地舄卤、人民寡”的齐国治理得国富兵强,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功高当世,影响深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7

主题

2635

帖子

6619

积分

版主

西园倾盖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19

栏目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2-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篇;       范  蠡
中国历史上十大谋士之三

范  蠡
        陈玉喜
【一】
奇谋霸业商巨富,春秋范蠡宛三户;
尊称商圣博多学,辅佐勾践二十途。
兴越灭吴雪稽耻,激流勇退袭姑苏;
扁舟五湖遨游峰,陶公紧邻幽栖逐。
【二】
儒商鼻祖世人捧,忠举为国保身封;
无所不精显才华,十年生聚九术擎。
同患处安舟浮海,鸟尽弓藏兔狗烹;
长颈鸟喙不共乐,鸱夷子皮富奇惊。
【三】
致赀巨万硃公抱,豁达人生观儒豪;
天地人道尤为贵,持盈定倾节事告。
无所披靡聪明智,散尽其财善施浩;
辉煌功绩说才奇。范蠡三徙天下潇。
赏析;
奇谋成霸业、经商成巨富——范蠡;范蠡(lǐ),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二十余年。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肥城湖屯镇陶山,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西幽寺,始建于宋代,紧邻范蠡墓。)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出身卑寒,但其年少时便显露才华,无所不精,可惜在当时政治混乱的楚国不为世人所赏识。在吴国与越国连年征战之时,范蠡把目光瞄准了越国的勾践。在夫椒之战,勾践战败,率残兵败将约5000逃入会稽山。此时,时年25岁的范蠡趁机说服当时为宛令的好友文种一起投奔了穷途末路的勾践。可惜在17年之后范蠡42岁时勾践才识其才,一起重用了范蠡与文种,并听取范蠡的建议,到吴国为奴,乞吴存越,以图转机。于是,在范蠡的陪伴下,与勾践夫妇“屈身以事吴王”三年,力尽艰辛。归国后,范蠡与文种一起拟定灭吴“九术”,建议“十年生聚”,最后灭掉了吴国。为了表彰范蠡灭吴的功绩,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范蠡在辅助勾践的过程中,知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便修书辞职,与家人及弟子“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范蠡知趣离开越国之前,写信告诫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后文种被人巫告作乱,勾践赐剑,被迫自杀,果然像范蠡所言。范蠡向勾践辞官后,隐名埋姓在齐国从商,自谓“鸱夷子皮”。范蠡父子及其弟子致富能力实在令人惊奇,又得到齐国人垂青,聘为相。在齐国做相不久,范蠡又挂相印而去,并把他的财产分给了亲朋好友及邻居们,携带家人及弟子到了一个名叫“陶”的地方,继续置产从商,过了不久,“则致赀累巨万”,可见范蠡的经商才华实在高超,于是被人称为“陶硃公”。
范蠡无论从政、治国、经商都是成功者。范蠡既拥有古代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有道家顺应自然大道的豁达人生观,儒道互补,外道内儒,顺应自然,所以他无论是在从政还是经商中都保持了心态的平和、淡定。在范蠡思想中,追求和谐的天道、地道、人道尤为可贵。他说:“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范蠡顺应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对今日仍极富现实意义。“持盈,”亦可称可持续发展,即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定倾”,可以理解为不断纠正存在的问题,拨乱反正,克服缺点,做好工作。而“节事”,可以理解为脚踏实地,扎扎实实,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范蠡在历史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力,还有他的经商才华,范蠡把其在政治上的聪明才智运用于经济发展,无所披靡,大有斩获,再加上他散尽其财的乐善好施的处世态度,常常让后人称赞。说范蠡是商家的祖师爷及榜样,也不为过。“范蠡三徙,成名於天下”,在乱世之中,范蠡能急流而退,并能在另一方面创出如此辉煌的功绩,不能不说是奇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606  

GMT+8, 2024-6-17 03:26 , Processed in 0.0508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