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59|回复: 6

[其他] 永遇乐·井陉关怀古

[复制链接]

1545

主题

1

回帖

6162

积分

论坛嘉宾

积分
6162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2-8-1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遇乐·井陉关怀古》

词林正韵·第七部(仄声)·一组韵·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苏轼正体。

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

晋冀浮沉,雄关虎踞太行云汉。
燕赵疏狂,井陉龙绻三省横天半。
土门重地,京畿冲要,人道李、王鏖战。
忆当年,齐王韩信,运筹妙机神算。

井陉背水,陈仓暗渡,临晋设疑天羡。
十面围歼,一麾项羽,自刎乌江岸。
萧何献计,吕雉荼毒,免死金牌崩断。  
哭兵圣:烟墩数尽,垛墙拍遍。

注:
井陉关-----要隘名,即井陉口,又称土门关,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北井陉山上,属于太行进入华北平原之重要关隘。井陉关与其南面的壶关、天井关合称“上党三关”,同时也是太行八陉之一,其八陉为:轵关陉, 2.太行陉,3.白陉,4.滏口陉,5.井陉,6.飞狐陉,7.蒲阴陉,8.军都陉。故此吕氏春秋》、《淮南子》称“井陉”为天下九塞之一,故此自古著名。

龙绻三省------井陉关作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的东出口,其古驿道宛如蜿蜒游龙一般,把太行山东西两方及广大地区连结起来,大大方便了北方的交通。“井陉”两边石壁峭狭,车不能方轨,骑不能并行,险厌难行,但古代晋冀间或北方有战争,东西两方行军多取道于此。特别是有关中地区通向河北的驿道在定州与太行山东麓南北的主驿道相衔接,北通蓟燕及辽东,这便更增加了“井陉”其重要地位,可以说,井陉关既是秦汉以来的军事要塞、屯兵重地,也是晋、陕、冀三省经济文化交往的交通枢纽和邮递驿站。

李、王鏖战------即赵国李牧与秦国王翦所爆发的一场世纪之争,井陉之战。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王翦、白起、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之离间计,听信谗言罢黜李牧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秦统一中国后,王翦急流勇退,主动辞官,回归乡野,其结局美好,后世子孙也得到其荫庇。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解决了吕不韦和嫪毐等人之后,在李斯、尉缭子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的策略,准备灭六国统一天下,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国和赵国。公元前236年,秦国兵分两路,以救燕为由灭赵,开启了统一之战。秦军一路由王翦率军攻占阏与、撩阳等地,另一路由将军桓齮[yǐ]、杨端和率军攻占邺、安阳等地。公元前233年,桓齮在击败十万赵军后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生死存亡之际,赵王只得让李牧率镇守北疆北方兵团南下抗击秦军。李牧与邯郸军汇合后,分析敌我形势,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其后,李牧趁桓齮攻肥下之际突袭秦军大本营,使桓齮回救,并设伏击溃了秦军,史称“肥之战”。公元前232年,面对秦军再次来袭的两路兵马,李牧则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再次大败秦军,史称“番吾之战”。公元前前230年,正当秦国派内史腾灭了韩国之际,赵国内却发生了大旱。公元前前229年,秦国趁赵国国内缺粮,连年战争,人心浮动之际,再次兵分两路发动灭赵之战。这次一路由王翦率主力东出上郡进击井陉[xíng],一路由杨端和领兵北上河内准备夹击邯郸。终于,战国四大名将之间唯一的一次对决在此爆发。赵国这边,李牧在军心不稳的不利情况下硬是于井陉挡住王翦的疯狂进攻,以至于两军相持一年多,王翦见进不能胜,便再次向秦王禀告,使用反间计,重金贿赂赵王迁近臣郭开,让他散步李牧通敌流言蜚语,终于使得李牧被杀,司马尚被废弃不用之结果。随后,王翦趁机横扫赵地,攻入邯郸,将赵国国土纳为秦朝版图。秦赵井陉之战,作为战国名将交锋,李牧在兵力远不如王翦情况下,却固守阻击王翦大军一年之久,以至于王翦不得已出此下三滥离间之计,由此可见,论才能李牧更胜于王翦一筹。《战国策》对这次秦灭赵的战役有如下记载:“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王翦恶之,乃多与赵王宠臣郭开等金,使为反间,曰:“李牧、司马尚欲与秦反赵,以夺取封于秦。”赵王疑之,使赵葱及颜最代将,斩李牧,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大破赵,杀赵军,虏赵王迁及其将颜最,遂灭赵。”

齐王韩信-----即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 “兵家四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后来,韩信在攻破齐国,平定了齐城,便遣使向刘邦报喜,但更重要的是向刘邦求封赐,要刘邦封他个假齐王。刘邦本来在荥阳就已被打得狼狈不堪要死要活,可等来的结果竟不是韩信派来的救兵而是一封要求封侯的信件。刘邦顿时大怒,随后被陈平和张良各踩了刘邦一脚,刘邦机敏多权变,便立马改口说:“大丈夫要封就封就真齐王,封什么假齐王啊!”虽然刘邦心里恨死了韩信,但是在做事上毕竟圆滑老套,这种驱虎吞狼之谋略在其后楚汉战争中起到巨大作用,但这件事也为韩信之死埋下伏笔。

井陉背水-----即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是发生在井陉一带的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战所体现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略战术和军事思想以及在流传过程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成为全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背水一战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楚汉相争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则带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正面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一个背水阵势用来引诱赵军,另外派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最后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等待时机,而只要赵军一旦离开营地此两千轻骑便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韩信布置已定,待天将拂晓随即率军发起进攻,双方喊杀震天展开血战。不料仅一会儿功夫,汉军假意大败退回水边阵地,赵军自然倾巢而出全部离开营地而乘胜追击。恰在这时,韩信擂鼓鸣炮命令主力部队出击,此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只能反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见营中已插遍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直杀得赵军丢盔弃甲,望风披靡,死伤过半。正因如此,这场发生在公元前204年的举世闻名的战役,为后世留下“背水一战”的成语和典故。
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所记载的呀。”无需质疑,韩信导演的背水一战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关键之战,以谋略制胜,充分利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略思想,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以少胜多,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 研究秦汉历史、传承军事思想的宝贵资源。

陈仓暗渡------即韩信陈仓之战。暗渡陈仓的特点是,是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动的背后,将奇特的、非一般的、非正规的、非习惯的行动隐藏在普通的、一般的、正规的、习惯的行动背后,迂回进攻,出奇制胜。而“明修栈道”则表示公开的行动,“暗渡陈仓”表示隐藏的真实意图。由于楚汉相争,项羽自封为诸侯的首领,刘邦被迫退驻汉中。随后,刘邦在去领地途中令部下放火烧毁了从关中到汉中的栈道,刘邦由此向项羽表明自己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公元前206年,刘邦帐下大将韩信在出兵“东征”之前,调配将士,编排队伍,操练兵马,宣布纪律,没多长时间,就训练了一支很整齐的军队。韩信就将跟汉王、萧何商议好的东征计划,告诉夏侯婴、周勃、樊哈等几个人,并嘱咐他们保密,然后分头执行任务。8月份,汉王和韩信率领大军静悄悄地离开南郑,命丞相萧何留下收税征粮,供应军饷。韩信令樊哙、周勃带领一万人马修复栈道,限期3个月完工,以便按东征的计划,大军从栈道通过。然而,栈道还没修多少,汉王兴兵东征的情报,却早已传到关中。章邯听到汉王东征的消息,一面派人打探修栈道的情况,一面调兵遣将作拦截汉军的准备。突然有一天传来急报:“汉王大军已经占领陈仓,向这边打过来了!”章邯还有点半信半疑,栈道并没有修好,汉军怎么能过来呐?原来,当初韩信投奔汉王时,按照砍柴老人的指点,是从小道绕过陈仓到达南郑的,这次韩信带着大军又从这条小道到达陈仓。就这样,汉军仿佛从天而降,突然杀来。章邯匆忙上阵,带领军队赶到陈仓抵抗汉军,可是,怎能抵挡得住勇猛冲杀的汉军呢!章邯死伤大半人马,急忙逃回,向司马欣和董翳讨救兵。谁知这两个人怕汉军进攻,自顾不暇,未敢发兵援助。韩信早就侦察过地形,定下攻城计划:一面派樊哙、周勃、夏侯婴进攻咸阳;一面自己赶到这边,引水灌城。章邯兵败,自知无路可走,自杀了。就这样,韩信明着修栈道,迷惑敌人,而暗地里却从小道上急行军,突降神兵,使敌人措手不及,全军败逃,最后在汉军前后夹击下章邯大败于陈仓。

临晋设疑-------三秦平定之后,汉王刘邦调集56万人马,浩浩荡荡直取楚鄱彭城。项羽闻讯,率3万精兵,在谷水、泗水、睢水大破汉军。汉军死伤20余万,刘邦只带领几十人逃出重围。这时,原先归顺汉王的翟王、塞王、齐王、魏王等人都相继“变节”,反对刘邦而与项羽合作,局势十分危急。公元205年8月,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军攻打魏王,以首先解除汉军的侧翼威胁。为阻止汉军渡河攻魏,魏王豹将主力部署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坂在黄河东岸,同西岸的主要渡口临晋相对,是攻魏的必经之地。韩信见魏军正面有重兵防守,从临晋强渡黄河已不可能,于是采取了“临晋设疑,夏阳偷渡”,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魏王豹是秦亡之后项羽封王时所立,以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金殿)为都城,管辖河东郡。刘邦平定三秦之后,自临晋(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南)渡黄河向东扩展,魏王豹顺应大势,不战而降,归顺汉王,并带兵随汉王东进讨伐项羽。后来,汉王东征受挫,魏王豹托词亲属有病要回去探视,便离开汉王。回魏之后,他立刻关闭黄河东岸渡口,断绝与汉的来往,重新投向楚霸王。刘邦看到魏王豹所控制的地区十分重要,从魏国西进可以威胁关中,南下可以截断汉军粮道,与楚军形成对汉军的夹击之势。为了解除这一威胁,刘邦先派郦食其前去劝说魏王豹归顺汉王,并许诺封以万户之邑,却遭到魏王豹的断然拒绝。于是,刘邦任用韩信为左丞相,与灌婴、曹参一起伐魏。韩信把船只和兵力集中起来摆出要由临晋渡河的架势,而在暗中调集主力,出其不意地从夏阳(今陕西韩城南)采用木条缚扎陶瓮而结成渡河工具偷渡过河,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魏军后方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而此刻,魏王豹见韩信在临晋布下重兵,沿岸摆列无数战船,料定汉军必由此渡河,于是集中兵力,严加防守。就这样,汉军出其不意地渡过黄河,迅速占领了魏城安邑。魏王豹得报后,大吃一惊,方知中计,慌忙引兵赶到安邑,迎击韩信,结果被韩信杀得大败。随后,韩信俘虏魏王豹,平定魏地并在那里建立河东郡。韩信木罂渡军克魏王豹后,消除了魏对关中和黄河以南地区的威胁,取得了汉军开辟北方战场的第一个胜利,对减轻刘邦主力在中原战场作战的压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著名战例。

十面围歼------即十面埋伏,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可谓战功赫赫,一路凯歌。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出使者与韩信、彭越等人联络,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并把临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给他们。果然,被刘邦封为齐王的韩信亲率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项羽军队不断收缩,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此刻,项羽军在韩信形如天网的“十面埋伏”包围下,势如鸟雀,即便是绝地反击,也无非属于困兽犹斗。与此相反,韩信大军越战越勇,进攻的捷报频传,著名的垓下之战就此展开。为了动摇和瓦解楚军,一天夜里,刘邦要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听了,益发怀念自己的家乡。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羽惶惶然不能入睡,在军帐中一边饮酒一边激昂慷慨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霸王项羽的爱妾虞姬舞剑唱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挥剑自刎而死。项羽见大势已去,带了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南逃。第二天天亮,刘邦发觉项羽突围而去.便派灌婴带领五千骑兵追连赶。项羽渡过淮河, 跟随的骑兵只有百十来人,至阴陵(在今安徽定远县四北),陷进湖沼地带,被汉军追及。项羽且战且退,退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项羽身边只剩下二十八名士兵。此刻,河边恰好停靠一条小船,乌江亭长请项羽登船并说道:“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接着又对亭长说:“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之间,项羽回头看见汉军骑兵吕马童,说:“若非吾故人乎?”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此项王也。”项羽便说道:“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说完就自刎而死了。   

萧何献计------项羽兵败身亡之后,其手下将领钟离昧素来与韩信交好,就投奔了韩信。刘邦记恨钟离昧,听说他在韩信封地楚国,就下令楚王韩信逮捕钟离昧。那时,韩信初到楚国,在巡察各县乡邑民生状态时,都是大军戒严,车辇鸣锣开道,由此,有人告韩信谋反。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用陈平的计策,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其实是想借此袭击韩信,而韩信却蒙在鼓里并不知道。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本打算起兵谋反,却又认为自己无罪;而想去谒见刘邦,又怕被擒,就这样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杀了钟离昧去谒见汉高祖,高祖必定高兴,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韩信听了觉得建议不错,于是韩信把此事与钟离昧商议,其实是来要钟离昧人头。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随后亡的定是你韩信。看来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说完,钟离昧拔剑自杀而亡。韩信持钟离昧首级去陈谒见刘邦。刘邦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放在随从皇帝后面的副车上。韩信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史记•淮阴侯列传》)高祖说:“有人告你谋反。”就给韩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阳,刘邦赦免了韩信其罪过,降级使用,改封韩信为淮阴侯。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深知高祖刘邦畏惧他的才能,所以从此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韩信由此 闷闷不乐并对自己与绛侯周勃、颖阳侯灌婴等人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一次午后,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后来,韩信部将陈豨被封为巨鹿郡郡守,前来向韩信辞行。韩信辞去左右,拉着陈豨的手仰天长叹道:“你可以同我说知心话吗?”陈豨表示一切听从将军命令。韩信说:“你所管辖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亲信宠爱的臣子,若有人说你谋反,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就会产生怀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定会大怒而亲率军队征讨你。我为你在京城做内应,就可图谋天下了。”陈豨平素就了解韩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计谋,表示一切听从韩信的指示。汉十年(公元前197年),陈豨果然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征讨,韩信称病不随高祖出征,暗地里派人到陈豨处联络,要陈豨只管起兵,自己定从京城策应。  
然而,韩信并不想造反,他还想对刘邦继续效忠下去,韩信的想象很美好,但有人不会放过韩信,这个人叫尹中胜,在吕后的面前告发韩信想要谋反。尹中胜为什么要向吕后说韩信谋反的事情?尹中胜这么做是为了救他自己哥哥的性命,尹中胜的哥哥叫尹中魁,说起来,尹中魁并不是什么老实人,他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大事情,但却比较喜欢女人,由此经常和女人泡在一起,没有想到尹中魁色胆包天竟然把韩信的女人弄到床上,韩信的这个侍妾叫孙姬,不久,有人将此事报告了韩信。韩信自然火冒三丈,随即把这个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尹中魁关进大牢,尹中魁的弟弟尹中胜见到这一幕,自然害怕哥哥丢掉性命,于是便想方设法的救哥哥。说来也巧,尹中胜曾看到陈豨派来的人劝说韩信一起造反,尹中胜便利用这个细节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吕后一听觉得正是铲除韩信的天赐良机。“原来,吕后早把韩信定位为自己的心腹之患,吕后杀韩信除了帮刘邦解决障碍外,更正要的原因是巩固自己的势力,刘邦换太子的时候韩信并没有表态,这就表明韩信并没有支持吕后的意思,而韩信在刘邦团队的核心成员当中算是最年轻的一个,吕后认为刘邦等人都已经五六十岁,韩信才仅仅三十多岁,这种人就连刘邦都有些拿捏不住,要是留下来的话,以后吕后或者自己儿子刘盈又怎么能驾驭得了韩信,所以吕后必须趁着刘邦在世,借助刘邦之手,来顺利铲除韩信,以绝后患。然而,韩信毕竟是个开国功臣,要想杀他那也不容易,吕后于是叫来萧何,吕后告诉萧何,韩信准备谋反,萧何大吃一惊。韩信是萧何追回来的。韩信要是谋反,首先让人想到萧何很可能是同伙。因此,萧何首先想到吕后是不是要对自己追责、问罪。最后在吕后的逼迫下,萧何只能想出杀害韩信的计谋以求自保,于是一套完整的杀害韩信计划被萧何泡制出来:先造声势,谎称高祖已凯旋归来,陈豨也已被擒住。然后顺理成章,朝中大臣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必定都会前来朝贺,韩信如果能自动送上门前来最好,如果韩信不来,也不用着急,我萧何再亲自去请他来,最后是手到擒来,皇后您只需要先派刀斧手埋伏在宫中,等韩信一到,立马将其拿下杀无赦。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好主意,吕后连连称好。于是萧何马上就把这件事付诸行动。随后某一天,韩信正在家中坐,萧何从外边来。萧何跟韩信说,高祖正在凯旋归来,陈豨已被擒住,这是天降好事啊,蛇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可喜可贺陈豨死了,当使者把消息送来,列侯们都到宫中去向皇后和太子祝贺去了,你韩信身为列侯,虽然身体抱恙,但值此大喜时候,应该强撑着跟其他列侯一样,去向皇后和太子道贺才是正理。韩信没有一丝丝怀疑,也没一丝丝顾虑,于是就跟着萧何去了长乐宫。韩信刚进长乐宫,就被预先埋伏好的武士绑缚了,吕后当面列出韩信的谋反罪名,随后被斩杀于长乐宫钟室。韩信被斩前,跟吕后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这话说得很明白,他韩信所后悔的,是当初楚汉相争时,没有采纳蒯通的三分天下之计,背汉自立,如果那时候背汉自立了,或许就不会有今天,就不会死在吕后这个毒妇之手。“ 韩信的成功,是拜萧何所给,韩信被杀害,同样是拜萧何所赐,韩信太贪恋刘邦给他的职位,韩信更不了解人心。韩信若离开浑浊的朝廷,回到原本的地方生活,韩信绝不会被杀害,只是韩信的死竟是萧何送给他,韩信到死也不明白萧何是害死他的人,真令人惋惜。

免死金牌崩断------韩信有高祖刘邦赐予的:“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免死金牌,然而,为何还是被吕后所杀?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吕后利用规则的漏洞在不违抗刘邦旨意下将大汉第一名将韩信杀害。韩信死的时候,是被装在麻袋里并倒挂在钟梁上,即见不到天,也见不到地,更见不到铁,是被宫女们用削尖的竹竿戳死的。吕后杀韩信的时候只有少数人能看到韩信被杀的整个过程,就算吕后违背了那个“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作为掌权者,也没有人能把她怎么样。刘邦回来之后,听说韩信被杀,也只是简单应付了两句,不仅没有惩罚吕后,也没有为韩信鸣冤,而且还赏赐了出注意的萧何。只能说,刘邦早就想杀韩信,只是吕后帮他做了,仅此而已。不过,最悲催的是死于非命的一代悍将韩信,作为六军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名闻海内,威震华夏,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韩信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有兵法三卷,由此而被誉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家四兵圣之一,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奉为“兵仙”、“神帅”。“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 但人无完人,韩信在政治上犯有严重的失误,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最终死于妇人之手,真可谓:“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

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

2022/8/19农历虎年七月二十二


孙世元,网名: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男,大学文化,三级作家,下过乡,当过兵,修过飞机,开过火车,在铁路多经部门经过商。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八大代表。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小说研究会秘书长,于八十年代陆续发表文学作品,在九十年代晚期开始中、长篇小说创作,曾在《章回小说》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煤台老凿李宝昆》(2001年6期)《无规则游戏》(2002年2期)《辽西炮手》(2003年2期)《谜底在新婚之夜揭晓》(2003年11期)《鬼节》(2004年8期)等省市级文学期刊及各大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古体诗词,散文,影视剧本,理论课题,报告文学很多很多,仅在《中国诗歌网》就发表旧体诗词五百多首,在《江山文学》《觅涯网》《中国网络诗歌》《诗词在线》《中文诗歌网》《大中华诗词论坛》《天涯网诗词比兴论坛》等等大型网媒发表现代诗歌及旧体诗词两千余首。本人从一九八五年第一篇散文《冬登华山》第一篇小说《带号码的路徽》见诸报端起,时至今日已公开发表作品达三百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1

主题

1625

回帖

508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088

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22-8-19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比唱的多。
谢谢老师新作,自然流畅,语言精到,注解到位。赏赞问好!
如在词里加入一点正能量的句子,就会成为一首好词。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就是一首名扬中外的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8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7930
发表于 2022-8-19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古新词,赏学!问候孙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6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2441
发表于 2022-8-19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面围歼,一麾项羽,自刎乌江岸。
萧何献计,吕雉荼毒,免死金牌崩断。  
哭兵圣:烟墩数尽,垛墙拍遍。

激情多多。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主题

4667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古韵飘香栏目嘉宾

积分
14893

栏目之星栏目嘉宾

发表于 2022-8-19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顺流畅。内涵饱满。好作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4

主题

5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32252
发表于 2022-8-19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语句凝练,大气饱满,意境高古,耐人品味。
好咏好情怀,附议各位老师佳评,推优共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4

主题

5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32252
发表于 2022-8-19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孙老师佳吟,感佩才思与情怀,遥颂秋日祺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5-1-12 04:07 , Processed in 0.0797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