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1|回复: 3

[诗话] 入声的演化

[复制链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发表于 2022-3-13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22-3-13 15:25 编辑

入声的演化
       入声韵尾的脱落,传统说法是蒙古人学汉语造成的,这实在是冤哉枉也。入声韵尾的脱落是渐变的,不是元朝突然产生的。
      入声字韵尾的脱落,最迟从唐末就开始了。先抄段历史。
      公元932年,后唐明宗李嗣源派遣他的女婿石敬瑭出任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虽然富贵后的石敬瑭自称春秋卫国石大夫和汉丞相石奋是他的先祖,但却改变不了自己世代沙陀族的血统,他的父亲是李克用的部将,名叫臬捩鸡。石敬瑭射术精良,李嗣源器重他的才干,将自己的亲军“左射军”交其统领,后来又将他招为女婿。
      公元936年,石敬瑭上书请求调任到内地军镇,借以试探朝廷的态度,李从珂考虑再三,在意识到有可能招致变乱的情况下调任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诏书下到晋阳,石敬瑭召集下属商议对策,大将刘知远说:明公统军多年,众望所归,凭借晋阳的有利地势和精锐部队,一定可能成就霸业,怎么可以受制于一纸诏书而自投虎口呢。石敬瑭最终下定了起兵的决心,上书以李从珂不是先帝亲子为由要求他传位于许王,公开与后唐朝廷决裂,绰号“张生铁”的后唐大将张敬达不久奉命率军三万兵临晋阳城下。
       然而,以当时的实力,石敬瑭还不足以抗衡李从珂,谋臣桑维翰因此提出了借助于契丹力量的建议。
       契丹是古代鲜卑族的一支,朱温称帝的那一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契丹首领,九年后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契丹据有中国北部和东北部幅员辽阔的广大地区,凭借兵强马壮多次南侵。阿保机曾经率兵骚扰云州,晋王李克用北上与之会盟,结为兄弟,相约共讨朱温,因为双方会盟有怀想仁人之意,所以,会盟之地得名“怀仁”,至今沿用。但背信弃义的阿保机后来却投靠了朱温,李克用去世前因此留下一支箭嘱托李存勖北击契丹,四年后,李存勖率领以步兵为主力的十万晋军,在幽州大破号称三十万的契丹骑兵,完成了李克用的遗愿。此后,双方又发生多次战争,觊觎中原的契丹成为后唐王朝的主要威胁之一,也正因为于此,负有北部边防重任的石敬瑭才得以积蓄起了使他产生反叛之心的军事实力。
  面对大兵压境,石敬瑭让桑维翰草表向契丹称臣,以父子相称,以求得契丹出兵相救,并许诺事成之后割让北方诸州做为酬谢。对此,石敬瑭最为信任的大将刘知远提出了劝阻,并且指出,此举将会使契丹成为中原的心腹大患而令人追悔莫及。然而,利令智昏的石敬瑭早已将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置之不顾,他的眼里此时只有他个人的一已私利。
  就在攻守双方激战两个多月相持不下的时候,耶律德光率领旌旗连绵五十余里的五万契丹骑兵长驱直入三千里,直抵晋阳城北虎北口,当日即与后唐军队沿汾河展开激战,杀死后唐步兵近万人,后唐骑兵败归晋阳城南的晋安寨,率军出城助战的刘知远也俘获后唐降卒千余人,因为惧怕他们反复而全部诛杀。
  当天晚上,石敬瑭出晋阳北门会见耶律德光,两人握手言欢,相见恨晚。不久,三十四岁的耶律德光扶立四十五岁的石敬瑭为儿皇帝,石敬瑭穿着耶律德光脱下的契丹皇袍在晋阳城东南的柳林营地筑坛举行了即位仪式,国号大晋,史称后晋。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还答应每年贡帛三十万匹。
  坚守晋安寨数月的五万后唐士卒在部将杨光远斩杀了主帅张敬达之后投降,石敬瑭率兵南下,李从珂举火自焚,后唐灭亡,后晋王朝开始了对中原的统治。
    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即位五年后,被南侵的契丹军队掳往黄龙府,受尽凌辱与苦难,最后竟不知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皇帝,被后世史家称为“出帝”。
从契丹(辽朝)到金国1127年灭北宋,云燕十六州及以北广大地区300年来处于汉夷混居,相互影响,少数民族学汉语,必然混有自己的方音,汉人生活在少数民族圈中,语言也必然受影响。影响最大的便是入声的韵尾脱落。北宋灭亡,到1276年元朝灭南宋,这150年整个北方也落在少数民族统治中,于是整个北方的汉语都受到了影响。元朝灭金到灭南宋,时间很短,是不可能一下就使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的,这是北方340年的潜移默化的结果。只是元朝把北方的语言实际编成了《中原音韵》,于是便被冤枉为蒙古人学汉语丢了入声的韵尾,而把入声派入三声了。
       第二说是《中原音韵》只为元曲服务。这种说法也不符合事实。北方的语言必然也会影响云燕以外的地方。万树在《词律》中指出,元曲不是突然之间就出现入声派入三声的。词曲同源,词中入声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入声派入三声。因此元曲的入声派入三声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不过万树的话始终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到1368年明朝建立,虽想恢复原有的四声,但对已有近百年入声派入三声的全国,特别是有430年入声派入三声历史的北方,收效甚微。任何事物当它形成一种趋势时,它就像洪水爆发,火山喷发,什么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即使是南方的入声也是分崩离析的,有的入声字韵尾被同化,有的韵尾失落了,只是保留了“短重促”的外表,比如江西省,虽然入声字都保留了,但不同方言区入声各不一样,读出来谁也听不懂谁的,我一家由抚州的宜黄、临川,赣州的赣州市和寻乌人组成,说方言对方都半懂不懂,只能以普通话来交流。据说像梅县等一些地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代入声,那是骗人的,经过数千年语言本身的演化,以及迁移民众的影响,任何语言都要发生变化的,原汁原味是不可能存在的。真正的原汁原味的古汉语倒是越南比客家人纯多了,因为越南在秦朝时已汇聚百越人,而客家人在晋朝才开始南迁。
       到了清朝虽然确立了平水韵的地位,但已经成为可看不可读的脱离实际的书面语言了。所以到了民国,声势浩大的国语运动,便把入声冲到太平洋去了,官话到普通话便水到渠成。诗词的写作是跟随时代前进的,若脱离了时代,它就死得快。这并不是什么反对平水韵,割裂文化的的事,反而正是一种传承,一种发扬。大家要做的不是反对新韵,而是如何适应,如何定出一些新的规定,使古典诗词焕发出新的青春。
                                      附
       关于中古入声何时派入三声、何时完成。张玉来认为《中原音韵》的入声已失去塞音韵尾,但独成调类;元、明初北方官话口语中还有入声,但个别方言已经消失;而到明清时期,北方官话口语中入声已消失,分派至三声了。杨剑桥分析了罗常培、陆志韦等人的相关研究材料和结论提出,唐五代的入声虽仍有-p-t -k 韵尾,但已开始失落,到宋代-t -k 都变成了-?,剩下-p 还未变。在1190 年骨勒茂才的《番汉合时掌中珠》中,入声尚自成一类,但塞音韵尾已全失落,或只剩下-?。在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1606)时,古北京话中的入声已经完全消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俐李《20 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2-3-13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22-3-13 15:46 编辑

                                         再谈入声派入三声
       万树在《词律》中谈到入声派入三声的问题。在《南歌子》的《又一體【五十二字】 石孝友》中他有一段议论:
       愚謂入聲可作平,人多不信,曰:“入聲派入三聲,始于元人論曲,君何乃移其說于詞?”余曰:“聲音之道,古今逓傳,詩變詞,詞變曲,同是一理。自曲盛興,故詞不入歌,然北曲《憶王孫》、《青杏兒》等,即與詞同。南曲之引子與詞同者將六十調,是詞曲同源也。況詞之變曲,正宋元相接處,豈曲入歌,當以入派三聲,而詞則不然乎?故知入之作平,當先詞而後曲矣。盖當時周、柳諸公製調,皆用中州正韻。今觀詞中如“不”音“逋”、“一”音“伊”之類,多至萬千,正與北曲同,而又何疑于入作平之說耶?且用韻句,亦可以入為叶,如惜香《醉蓬萊》以“吉”字叶“髻”“戲”,坦菴以“極”字叶“氣”“瑞”等甚多,若云入不可叶,則此等詞落一韻矣。至通篇入叶之詞,有可兼用上去,如《賀新郎》、《念奴嬌》之類,有本是平韻,而以入代叶者,如金谷(刚刚注  指石孝友)此篇之類。雖全用入聲,而實以入作平,必不可謂是仄聲,而用上去為韻脚也。”(此文无标点,我试标之)
       这段意思是说元曲的入声派入三声是词曲同源,指出词中已经有入声派入三声的情况。
       《词林正韵》证明这种说法。《词林正韵》由第三部起,平声五支六脂七之八微十二齐十五灰通用之后,列“入声作平声”一项,举“室”、“榁”、“实”、“石”等130多入声字,说可以作平声字用;仄声四纸五旨六止七尾十一荠十四赌五寘六至七志八未十二霁十三祭十四太(半)十八队二十废通用之后,上声字后列“入声作上声”一项,举“质”、“锧”、“礩”、“骘”等170多入声字,说可以作上声字用;去声字后列“入声作去声”一项,举“日”、“衵”、“驲”、“入”等110多入声字,说可以作去声字用。以下第四、五、八、九、十、十二部也有这种情况。
       戈载这样的断定来自归纳法,尊重事实,有事例为根据,他在《词林正韵发凡》里说:
       “实则宋时已有中州韵之书载啸余谱。中不著撰人姓氏。而凡例谓为宋太祖时所编。毛驰黄亦从其说。是高安已有所本。”
       他也指出,并不是元曲才有,宋朝词中已有,而且可能在宋太祖时期已经出现。“中州”指现在的河南省一带,“中州韵”是以北方话(确切来说是中州官话)为基础的,分韵的方法各地不完全一样,都跟皮黄戏的“十三辙”很相近。根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等书所载,中州韵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而无入声,字音归为十九韵类。最早使用中州韵的是元代的北曲。但据《发凡》所言,中州韵在宋朝已有了。
       按张楚《从入声演变看语音演变规律的阶段性和时间性》的论述来看,这种变化在《广韵》中已有所反映。
       《词林正韵发凡》又说:
       惟入声作三声,词家亦多承用,如晏几道《梁州令》“莫唱阳关曲”,“曲”字作邱雨切,叶鱼虞韵;柳永《女冠子》“楼台悄似玉”,“玉”作于句切,又《黄莺儿》“暖律潜催幽谷”,“谷”字作公五切,皆叶鱼虞韵;晁补之《黄莺儿》“两两三三修竹”,“竹”字作张汝切,亦叶鱼虞韵;黄庭坚《鼓笛令》“眼厮打过如拳踢”,“踢”字作他礼切,叶支微韵;辛弃疾《丑奴儿》“慢过者一霎”,“霎”字作双鲊切,叶家麻韵;杜安世《惜春令》“闷无绪玉箫抛掷”,“掷”字作征移切,叶支微韵;张炎《西子妆漫》“遥岑寸碧”,“碧”字作邦彼切,亦叶支微韵;又《征招》换头,“京洛染缁尘”,“洛”字须韵,作郎到切,叶萧豪韵。此皆以入声作三声而押韵也。又有作三声而在句中者,如欧阳修《摸鱼儿》“恨人去寂寂,风枕孤难宿”,“寂寂”叶精妻切;柳永《满江红》“待到头、终久问伊著”,“著”字叶池烧切;又《望远行》“斗酒十千”,“十”字叶绳知切;苏轼《行香子》“酒斟时须满十分”。周邦彦《一寸金》“便入渔钓乐十字”,“十”字同;李景元《帝台春》“忆得盈盈拾翠侣”,“拾”字亦同;周邦彦又有《瑞鹤仙》“正值寒食”,“值”字叶征移切;秦观《望海潮》“金谷俊游”,“谷”字叶公五切;又《金明池》“才子倒玉山休诉” “玉”字叶语居切;吴文英《无闷》“鸾驾弄玉”,“玉”字同;黄庭坚《品令》“心下快活自省”,“活”字叶华戈切;辛弃疾《千年调》“万斛泉”,“斛”字叶红姑切;吕渭老《薄幸》“携手处花明月满”,“月”字叶胡靴切;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吴文英《江城梅花引》“带书傍月自鉏畦”,两“月”字同;万俟雅言《梅花引》“家在日边”,“日”字叶人智切;又《三台》“饧香更,酒冷踏青路”,“踏”字叶当加切;方千里《瑞龙吟》“暮山翠接”,“接”字叶兹野切;又《倒犯》“楼阁参差帘栊悄”,“阁”字叶岗懊切;陈允平《应天长》“惯识凄凉岑寂”,“识”字叶伤以切;周密《醉太平》“眉消额黄”,“额”字叶移介切。诸如此类,不可悉数。
       例子之多,不能不令人深思,能说入声字派入三声只是元朝开始吗?如果不是元朝开始,那能说入声字派入三声是因蒙古人造成的吗?但词中派与不派都存在,不派占优势,如《忆秦娥》、《念奴娇》等调有大批的其他入声字。
       《中国古代音韵演变》也指出:宋代声韵母都比五代大幅度的减少,而且入声开始模糊,而出现这种大量简化的原因是什么,学术界尚无定论,但是,受到晚唐----五代时期民族融合的影响是肯定的。
       《中国古代音韵演变》的观点与我《入声的演化》的看法是一致的,只是我说得更具体详细而已。入声派入三声的历史应从唐末五代写起。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稼轩《贺新郎》词:“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又《定风波》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绿”、“热”二字,皆作上去用,与韩玉《东浦词•贺新郎》以“玉”、“曲”叶“注”、“女”,《卜算子》以“夜”、“谢”叶“食”、“月”,已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这也是证明宋词已开入声派入三声的先河。
       《中原音韵》和《中州音韵》都直接提到了“入声作平声”,“入声作上声”,“入声作去声”。不过周德清又提到:“入声派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尔。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这就引出了学术界的一个争议:一种看法认为,当时入声在北方方言已经大幅度消亡,仅有少数口语仍然保留着。而另一种看法认为入声在当时已经彻底不存在了,是因为当时语音规范仍然是“平上去入”四声,周德清按北方方言写的戏剧严格来说不符合规范。于是周德清在著作中特意写出,作为自己的辩护。
       不过,根据学者多方面的拟构,现今留存下来的元代语音资料,确实已经找不到入声的存在的迹象。因此,第二种说法相对可信度比较高。
       《中原音韵》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韵书,周德清完全以北方话的实际语音为基础,如实描写了当时新兴的天下通语的语音系统,开一代韵书之先河,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周德清在《中原音韵•自序》中明确指出:“夫声分平仄者,谓无入声,以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也。”元曲用韵是周德清编著《中原音韵》的主要根据,早期元曲本来没有韵书,用韵规律纯粹出于天然之音,把入声字分派到三声,是客观的语言事实。周德清之所以声明还有入声之别,“广其押韵”,是因为当时正音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二是周围其本人家乡(南方江西高安)所在地有入声,他无法从根本上否认入声存在。
       入声派入三声,与声母的清浊有直接的关系,全浊的入声归阳平,次浊的入声归去声,清声的入声归上声。关汉卿的作品在《中原音韵》前,关剧中派入平声的入声字97%是全浊声母,而且全归入阳平;派入去声的入声字,86%是次浊声母字。
       《中原音韵》反映的是入声字演变过程,这种演变过程到《中原雅音》完成。《中原雅音》是一部记录北方时音的亡佚韵书,它不仅记录了北方口语的实际语音,还保存了一些当时的俗字、俗言的释义材料,补充了《中原音韵》的不足。惜已亡佚。幸得明代章黼《韻學集成》中保存了大量有關《雅音》的珍貴資料。或说就是《中州音韵》。
       语音的发展规律,总是先在语言实际中广泛出现,然后才有可能被研究者发现和总结,绝不会先由某人臆造出一条规律来,然后在语言实际中推广实行。浊上变去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以后才逐渐被人作为一条规律总结出来。平分阴阳,是周德清研究了大量语言事实以后才揭示出来。
       《南曲入声客问》作者毛先舒(1620~1688)篇幅很短,仅3000多字,专门回答南曲演唱中的入声字处理问题。北曲入声字已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南曲仍有入声字,并可以入声押韵。但在实际歌唱时入声字却仍按平、上、去三声作腔,如何解释这个矛盾,作者提出北曲入声乃“音变腔不变”,而南曲入声则“腔变音不变”的论点。因为北方语音中无入声字,已变为平、上、去三声,所以称“音变”。而南方语音中仍有入声字存在,歌唱时须出字即断,不好作腔,而断后仍须以三声作腔,故称“腔变”。这是南北曲相异之处,也是南曲不能“派入三声”的原因。此外,由于入声字没有闭口音,也无穿鼻、抵腭韵,演唱时只有吐字、作腔,而无收韵。作者从音韵学的角度,对当时歌坛上如何处理南曲入声字的争论,提出了颇有参考价值的看法。
       这段意思是说南方虽有入声,并写在南曲谱中,但唱时仍像北曲一样只有平上去。如此看来今人攻击新韵岂不是冤哉枉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俐李《20 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勾画了这种变化的轨迹:关于中古入声何时派入三声、何时完成。张玉来认为《中原音韵》的入声已失去塞音韵尾,但独成调类;元、明初北方官话口语中还有入声,但个别方言已经消失;而到明清时期,北方官话口语中入声已消失,分派至三声了。杨剑桥分析了罗常培、陆志韦等人的相关研究材料和结论提出,唐五代的入声虽仍有-p-t -k 韵尾,但已开始失落,到宋代-t -k 都变成了-?,剩下-p 还未变。在1190 年骨勒茂才的《番汉合时掌中珠》中,入声尚自成一类,但塞音韵尾已全失落,或只剩下-?。在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1606)时,古北京话中的入声已经完全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5

主题

2471

回帖

1万

积分

超版

超版|奇诗怪词首席

积分
10014

敬业首席优秀诗手超级版主

QQ
发表于 2022-3-13 1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认为,北方人不会说入声字。偏偏北京土话就有!大栅栏~这个栅是怎么发出来的!?据说这就是明代北京口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397

回帖

5170

积分

论坛嘉宾

西南诗词栏目嘉宾

积分
5170

论坛嘉宾

 楼主| 发表于 2022-3-13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星族 发表于 2022-3-13 15:54
一般认为,北方人不会说入声字。偏偏北京土话就有!大栅栏~这个栅是怎么发出来的!?据说这就是明代北京口 ...

实际上北方少数方言中还是有入声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诗词论坛【官方网站】 ( 京ICP备2021037395号-2 )

GMT+8, 2024-9-28 00:29 , Processed in 0.08176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